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秋丽 《福建建筑》2014,(11):57-58
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其中抗震措施包含了抗震构造措施。正确理解抗震设计中的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所对应的设防烈度是做好抗震设计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对比,简单分析了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概念及他们所对应的设防烈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新旧版抗震规范的比较分析,总结了新版抗震规范在抗震要求和抗震构造方面的加强和提高,并据此揭示了要提高人们抗震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在结构方案抗震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小见 《云南建材》2011,(10):40-40
本文主要从抗震墙的布置原则探讨了底框一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的设计,浅析了底框、抗震墙结构刚度比的要求。并针对此要求提出了几种抗震构造措施,浅析了底框、抗震墙结构刚度比的要求,并针对此要求提出了几种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自钢  钱斌 《山西建筑》2010,36(23):71-73
探讨了抗震加固与一般加固的区别,对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结合常用抗震加固基本方法与类型,系统地介绍了抗震加固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期解决抗震加固施工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底层框架砖砌体抗震墙及底部二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数量的简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抗震设防目标,同时介绍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要进行的两阶段设计方法,接着又介绍了我国抗震的主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抗震概念设计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点,并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汶川特大地震对公路抗震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公路的抗震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在分析了公路路线抗震重要度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公路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现代公路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结构抗震主动控制研究的发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的主要控制方式,探讨了结构抗震主动控制的发展原理和算法,论述了结构抗震主动控制在应用上存在的困难,从而促进工程结构抗震主动控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武江传 《浙江建筑》2011,28(10):24-27
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基础,结合某学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加固工程实例,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梁、柱、板等的抗震加固,介绍了一些抗震加固的有效解决方法,可供同类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抗震设计,从而减少地震灾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地震中被毁房屋特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着重从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3个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目前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并按照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高爽 《城市建筑》2014,(20):82-82
地震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随机振动,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专注于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概念设计的能力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就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阐明了概念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都江堰地区建筑震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章 《建筑技术》2009,40(6):531-534
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的震害实例分析都江堰地区建筑物的震害情况,证明规则合理的结构方案是建筑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首要保证;地震区的建筑应为延性结构,增强结构延性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合适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对提高结构的延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志勇 《山西建筑》2006,32(13):67-69
结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工程实践,论述了砖混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正确对待其内容的措施,以从根本上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地震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工程地质震害、建筑物震害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现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强震区对重要建筑应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来抵御地震作用;应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在强地震活动区要对现有房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定;应加强桥梁结构与公路路基路面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应高度重视通讯和供电供水等设施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确保震后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时间。分析结果可供建筑抗震设计、灾后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总被引:89,自引:7,他引:8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汇总了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在四川地震主要灾区所调查的建筑震害资料,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别、建造年代、地震区估计烈度和使用功能进行了震害状况统计分析。结合典型工程震害案例,分析了此次地震中的建筑震害特点,总结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设计和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根据震害调查统计和典型震害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主要前提;砌体结构应加强结构体系和抗震构造措施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框架结构应加强围护结构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并应改进"强柱弱梁"的设计;应进一步重视整体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充分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田德武 《山西建筑》2007,33(16):79-80
针对如何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概念设计的概念,介绍了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指出工程师应掌握概念设计,有助于其明确建筑抗震设计的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达到抗震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田化 《福建建筑》2011,(9):34-36
近几年来,各地频发地震甚至超过设防烈度的强烈地震,为此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如何做好城乡抗震防灾建设,把震害带来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2010年5月政府发布了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通过对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学楼的结构设计,探讨了修订后的新规范与旧规范的部分区别...  相似文献   

20.
王新建  吴红升 《特种结构》2012,29(1):29-30,5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要求,提出了滑移隔震结构中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上部结构剪力影响系数的概念,并推导了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