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白雨 《中国陶瓷》2012,(9):56-59,65
云南建水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陶瓷工艺中的杰出代表,历史上,它与宜兴陶、钦州陶、荣昌陶齐名。这里试从建水陶产生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民间实用造物和文人艺术观念两个层面为考察角度,论述建水陶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艺在紫陶     
正建水紫陶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以其独特的制陶工艺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水紫陶工艺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逐步形成了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云南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就出现了陶器,唐、宋青瓷,元、明青花享誉世界。建水紫陶、华宁釉陶、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香格里拉藏族尼西黑陶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云南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就出现了陶器,唐、宋青瓷,元、明青花享誉世界。建水紫陶、华宁釉陶、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香格里拉藏族尼西黑陶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陶瓷》2020,(8)
砂陶是贵州民间陶瓷很重要的一个品种,制作原料为煤砂和粘土,其烧成采用平地扣烧和渗碳,承袭并保留了原始制陶工艺,为研究原始制陶提供了现实参考。笔者根据当下贵州织金砂陶生产中使用的泥料、成形方式、釉料、烧成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对其造型、制作、烧成等进行分析,并与原始陶器工艺进行比较,发现织金砂陶的泥料、成形方法与新石器时期的制陶工艺有直接关联,其平地扣烧的烧成方式为研究陶器烧制由无窑到有窑的过渡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陶瓷》2022,55(1):1-2
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是中国的四大传统名陶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水紫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建水县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在距今35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建水就有了原始制陶工艺.建水紫陶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  相似文献   

7.
始于宋代的建水制陶业在清代发展出“刻填装饰”与“无釉磨光”相结合的装饰工艺。清末民初的几代陶艺师凭借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这一独特的“刻填”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建水陶”陶艺品种。然而,由于区位条件及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建水陶”的发展在其后的数十年中陷于停滞状态。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热的兴起,“建水陶”呈现复苏的景象。但单纯的经济驱动力只能让“建水陶”的生产停留于工艺品的层面,大多“建水陶”作品因陶艺师自身的局限而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建水陶”的审美价值普遍被误读的今天,青年陶艺家向进兴的陶艺作品为释放“建水陶”内在的艺术魅力提供了可实践的经验,让我们得以重新理解“建水陶”装饰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始于宋代的建水制陶业在清代发展出“刻填装饰”与“无釉磨光”相结合的装饰工艺。清末民初的几代陶艺师凭借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这一独特的“刻填”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建水陶”陶艺品种。然而,由于区位条件及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建水陶”的发展在其后的数十年中陷于停滞状态。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热的兴起,“建水陶”呈现复苏的景象。但单纯的经济驱动力只能让“建水陶”的生产停留于工艺品的层面,大多“建水陶”作品因陶艺师自身的局限而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建水陶”的审美价值普遍被误读的今天,青年陶艺家向进兴的陶艺作品为释放“建水陶”内在的艺术魅力提供了可实践的经验,让我们得以重新理解“建水陶”装饰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留给我们丰富的陶器艺术。荷马时代以家庭制陶业为主,在雅典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几何陶。文章以家庭制陶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探索出雅典家庭制陶业的陶器风格。即荷马时期雅典陶器是在传承创新中发展且其陶器装饰风格具有强烈的抽象意味,这都源于荷马时期古希腊城邦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以及多民族的交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雅典几何风格陶器。  相似文献   

10.
<正>1、龙山黑陶--蛋壳陶的文化价值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而龙山文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龙山文化黑陶高炳镂空蛋陶杯,以她特有的艺术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11.
杨晓兰 《江苏陶瓷》2010,43(5):53-55
均陶是陶都宜兴最早的陶瓷种类之一,它与精陶、紫砂、青瓷、美彩陶一起被称为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宜兴均陶以大气、古朴、美观著称于世,堆、贴是它的主要装饰手法,这在民间艺术的装饰手法中极具代表性。均陶堆花作品具有实用与陈设的双重价值。然而,今天的陶都却成了紫砂陶"一枝独秀"的局面,作为均陶工艺从业人要振兴现代均陶工艺,我们就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它的堆花工艺,从装饰形式、装饰内容、装饰技法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宜兴均陶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与宜兴陶、钦州陶、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的云南建水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特别是刻坯填泥和无釉磨光工艺在我国传统陶瓷工艺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但由于地处偏远,观念传统,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当代建水陶艺术创作和理论的研究体系也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以传统文人书画作为主要的装饰手法而别具魅力。本文从建水紫陶的书画艺术、书画装饰方法和书画装饰鉴赏几方面探讨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承载着的中国文人的精神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牙舟陶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之后,扎根在得天独厚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洲平塘县牙舟镇。曾"红火"在辉煌的鼎盛时期,也在衰落的困境里挣扎过。是什么让古朴粗犷的牙舟陶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要从其曾经大量流传的美术陶说起了。本文将从文化特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论述民间艺术为牙舟陶的发展开拓新的视野从而推动了牙舟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紫砂陶土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矿产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然而各产区的矿物类型和化学组成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主要研究宜兴紫砂泥料的特征,借助显微观察、X荧光分析、热分析等测试手段,通过与福建、江西等地紫砂泥料相比较,以及宜兴当地不同种类紫砂泥料之间的成分对比,探究宜兴地区紫砂泥料的独特性,阐明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16.
崔强 《陶瓷研究》2020,(1):75-78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比较自现代陶艺出现以来就未曾停止,而以仿生设计学角度进行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从新视角切入,分别从造型形式、造型功能、造型艺术韵律这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既有整体仿生,又有局部仿生;两者在造型功能和语义内涵上有所区别。传统仿生陶艺以实用性为主,兼备审美功能,而现代仿生陶艺以表达个人情感意志的审美功能为主。本文从仿生设计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传统仿生陶艺和现代仿生陶艺,提高对仿生陶艺设计的审美。  相似文献   

17.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吴兴安  徐小红 《中国陶瓷》2006,42(11):62-64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环境陶艺走入生活成为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环境陶艺是现代环境大力改善和现代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人不断提升的审美趣味需求。以环境陶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艺术表现为切入点,探讨了环境陶艺的审美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空间表现的相互关系,论证了环境陶艺以不同形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