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风能等清洁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等特性,大规模并网后对电网调峰、调频及电能质量均会带来不利影响,这限制了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储能技术则有望解决上述困扰。近年来,钒电池凭借其安全性高、寿命长、低污染等特  相似文献   

2.
储能技术是突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瓶颈的关键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储能市场商业化雏形阶段,系统性的比较分析各类储能技术的性能特点,为未来市场发展提供筛选技术路线的框架基础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对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二次电池,液流电池),其它化学储能(氢能,合成天然气)等储能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与分析,最后提出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能源》2014,(2):54-55
随着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规模的不断增长,水电的“储能功能”将是保证地区电网稳定以及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节能》2017,(6)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发团队在液体金属电池技术上不断取得进展。该团队研制出的液体金属电池是贮存风能或太阳能的理想设备,可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备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该电池最有可能取代从前的熔化金属电池,更好的用作医院备用电力,或者用作电力调度者,当夜晚用电不紧张时,此电池从电网用电,而当白天处于用电高峰时,将能量回输入电网。近期,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还研发出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5.
液流电池技术利用流动的电解液作为电化学储能介质,适合于进行大容量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与储存。液流电池通常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等技术特征,在平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以及微型电网、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液流电池的研究与开发现状,概述了目前逐渐具备工程实施能力的全钒液流电池体系,分析了液流电池新体系的研究开发状况,指明了它们各自需要进行技术突破的重要问题,最后展望了金属/ 空气液流电池的技术优势与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依赖也随之增大.面对当前这种形式,人们除了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以外,逐渐开始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往往通过自然界存在的能量进行发电,因而其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从而影响电压与电网的稳定连接.储能电池可作为介质来维持电网与清洁能源之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储能作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电压等诸多优点在电子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但因锂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匀,而且原材料成本比较高,所以锂离子电池在电网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遇到了瓶颈。与锂相比,钠不但具有与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更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原料成本低廉等优势。近些年室温钠离子电池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在电网储能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虽然目前已报道了多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大都离实用化以及进一步产业化尚有一定的距离。本文重点介绍一些性能较为突出的室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并指出要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需要开发空气中稳定、高安全、高容量、高倍率、循环稳定、低成本的新型正、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储能技术发展概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能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人均能源储备量少,能源开发利用设备和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研究价值高、应用前景广阔的储能技术,已受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密切关注,成为国际能源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储能方式主要有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四大类型,其中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及高温熔岩等;化学储能包括铅酸、锂离子、钠硫和液流等电池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级电容储能、超导储能和超级电池;相变储能包括蓄热和蓄冷储能等。对储能技术进行分类介绍,对其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发展前景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储能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农村要积极发展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在能源领域,国家又专门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开发风能和生物质能,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质电站,扩大生物质密致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前者是要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后者是优化能源工业的内容.正确认识可再生能源,优化发展能源工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Energy Daily,2019-10-14南澳大利亚州已是风能、太阳能和电池储能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以至在生产高峰期间经常要弃失过量的可再生能源。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已发布其"氢行动计划",以期利用廉价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氢在随后的时间和地点可用作燃料或发电。南澳大利亚州总理Steven  相似文献   

11.
舟丹 《中外能源》2014,(11):30-30
<正>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说明了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实际上,可再生能源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天上的太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都源于太阳活动;另一个来自地球,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部不断向外散发的热。来自太阳的能量都受昼夜、气象等条件影响而变化,它们发出的电力需要"智能电网"来弥补其  相似文献   

12.
问: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如何? 答: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据国家发改委有关单位测算,在今后20~30年内,具备利用条件的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量,预计每年可达到8亿tce.  相似文献   

13.
中东北非地区能源转型进展缓慢,加速部署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电源、电网协同规划与项目开发融资模式创新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区域电力市场缺乏顶层设计,电网消纳和调节能力不足,限制了中东北非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此,详细梳理了中东北非电源开发以及电网互联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中东北非电源、电网规划...  相似文献   

14.
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对配电网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应用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技术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可再生能源并网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了VRB储能的充放电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池模型,充分考虑配电网中风电、光伏发电、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VRB储能电池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VRB储能优化配置策略,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IEEE33节点电网模型中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策略可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大电网中传统燃料能源输入电量。  相似文献   

15.
储能系统是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太阳能、风能以及燃煤机组灵活性调峰等领域起着关键的角色。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路线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火力发电调峰能力以及缓解电网调度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固体储热技术的发展现状、相关应用、发展趋势及其优缺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储能技术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微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铅酸电池具有价格低、较高电压、性能稳定、宽工作温度范围等优势,占据着固定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在智能电网、混合动力车的实际应用中,电池必须在不同的充电状态下操作,特别是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下,硫酸盐沉积物积聚在电极表面,限制了铅酸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铅碳电池是由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合形成的新型储能装置,它抑制了放电过程中负极板表面硫酸盐的不均匀分布和充电时较早的析氢现象,具有铅酸电池高能量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的优点,在部分荷电态大功率充放电状态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适合高倍率循环和瞬间脉冲放电等工作状态。本文介绍了铅碳电池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并对铅碳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储能技术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微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铅酸电池具有价格低、较高电压、性能稳定、宽工作温度范围等优势,占据着固定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在智能电网、混合动力车的实际应用中,电池必须在不同的充电状态下操作,特别是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下,硫酸盐沉积物积聚在电极表面,限制了铅酸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铅碳电池是由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合形成的新型储能装置,它抑制了放电过程中负极板表面硫酸盐的不均匀分布和充电时较早的析氢现象,具有铅酸电池高能量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的优点,在部分荷电态大功率充放电状态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适合高倍率循环和瞬间脉冲放电等工作状态。本文介绍了铅碳电池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并对铅碳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国内     
<正>发展改革委:印发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有关管理办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征求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有关管理办法意见的函》。优先发电适用范围包括:纳入规划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为满足调峰调频和电网安全需要发电;为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可再生能源调峰机组发电;为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可再生能源指不包括大型水力发电和传统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据估计,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大于100,000MW。其中,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全球增长最快。由于太阳能和风能是众所周知的能源,这两种可再生能源有巨大的潜力可帮助所有国家向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发展,本文主要谈这两种可再生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风光"电与传统煤电的竞争力正在形成。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情景下,储能应用能否从现在的"锦上添花"到"更上层楼",直至变成"不可或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告诉记者,有利于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众所周知,包括风、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