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对从通天河调水入疆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每年从怒江调水60×10~8m~3入疆的设想,规划了调水路线和工程规模,初步设计了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及尺寸,估算了工程投资,并研究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怒江调水入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这个方案既避免了从通天河调水入疆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矛盾,也解决了新疆的部分缺水问题,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调水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3,(10):80-82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尖锐,现状黄河流域总缺水约95.0亿m3。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在不考虑南水北调西线等跨流域调水的情况下,2030年黄河流域缺水量达138.3亿m3,其中河道外缺水104.1亿m3、河道内缺水34.2亿m3,枯水年份缺水更加严重,只有通过实施跨流域调水,才能有效缓解黄河严峻缺水的局面。以黄河"87"分水方案为基础,结合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情况,并考虑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实施,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要求,提出了黄河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情况尤为严重。水资源尚无有效的替代措施,南水北调势在必行。从长江调水北上,曾对东、中、西三条线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文中仅介绍了西线调水的方案设想、效益估算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水平对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3线方案为20世纪50年代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形成的,现状其东线、中线工程仅缓解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等,寻求新的调水方案非常必要且迫切。文章研究了取水方式、潮汐能利用、输水通路布置、运行控制等系列关键技术,提出了建设沪津沿海输水大通道工程进行南水北调的设想,同时,以此为基础,对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了重新平衡。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调水河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工程建设将对调水河流及当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了西线一期工程对河流调水比例、河流生态、自然保护区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为进一步推进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引哈济党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十三五"重点推进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于调水线路长、年调水量小、工程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工程投资大,调水成本高,因此调水线路方案拟定比选及经济合理性是本工程的关键。文章从调水方案拟定,并通过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和不同层面的多个因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调水线路方案比选过程,同时与国内重点调水工程的调水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引哈济党工程调水的经济合理性。经方案综合比选,选定方案四为本工程的推荐调水线路方案;该线路方案调水成本为32. 8元/m3,处于国内重大调水工程平均值偏上,但仍在较为合理的经济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以及工农业和城市近一步发展的用水要求,阐明了西北、华北地区缺水的严重性和调水的必要性;从水源、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证了南水北调的可行性。扼要介绍了各条引水线的线路方案、引水量、工程措施、工程量、投资和经济效益,并对各引水线路的开发程序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瞿霜菊  黄辉  曹正浩 《人民长江》2013,44(10):80-83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的滇中地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近年来的连续多年干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滇中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实施滇中引水工程的必要性。对分散引水方案和干流集中引水方案进行比选后,最终确定了从金沙江干流奔子栏自流引水的调水方案。该方案具有运行费用低、易调节、移民少、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缓解滇中水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年径流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由于地理、气候特征,我国缺水矛盾主要集中在北方。如京津冀地区当前平水年缺水68亿立方米,到1990和2000年缺水将分别达到82亿立方米和150立方米。山东省当前水供需缺口达153亿立方米,占整个需水计划的44%。水已成为北方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条件。当前,人们对如何缓解北方水矛盾提出了许多方案,主要分为两类,即调水与节水。调水主要指南水北调,除调引长江水东线的方案之外,还有计划在长江中游和上游调水向北的中线和西线方案。东线方案正在审批,实施还有一个过程,其他方案尚在进行前期或超前期工作,近期难以实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效益是通过用水效益呈现和表达的,为了协调好调用水关系、使用水效益最大化,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新研究论证成果推荐的一期工程年调水规模80亿m3和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运用系统观念从流域视角观照受水区用水的有关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顺应流域自然禀赋特征、与调水上下线路有效衔接的"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即:在上线调水进入贾曲进而流进龙羊峡水库后,经西宁、兰州新区、景泰向民勤、乌海等地引水,顺势"高水高用",以解决黄河西北侧缺水问题;在下线调水入洮河九甸峡水库后,就近与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对接,向平凉、庆阳、延安及榆林供水,实现"洮水东用",以解决黄河东南侧缺水问题。"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有利于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发展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补齐"北方防沙带"生态缺口、优化黄河上游用水格局、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使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共同大保护和协同大发展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响应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中国水利》2006,(1):14-19
在分析了国际现有跨流域调水工程普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两个已建和拟建工程特例,对面向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剖析,进而重点阐述了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面向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新疆某些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跨流域调水就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供需水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调水工程的实施,会对调水工程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调水工程的调水量及水库的运行方式出发,探讨跨流域调水对电站装机容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其水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正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期改善其水环境。基于MIKE21构建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总氮和总磷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连通调度方案下大通湖的氮磷浓度变化,采用滞水区面积比例、浓度变化指数、换水率和水质浓度改善率,评估6个连通方案下大通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引水调度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大通湖水环境,当引水前期流量取30 m~3/s,出口水位控制在25.48 m时和引水后期流量保持为30 m~3/s不变,出口水位调整至25.88 m时,大通湖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改善类似湖泊水环境和提高引水调度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地衡量七浦塘引水工程的运行方式对阳澄湖及周边河网产生的影响,基于太湖水量水质模型设计了7种数值实验,从引水量和雨型两个角度对七浦塘引水对阳澄湖及周边河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定义了河网总体水质达标率作为评估标准。结果表明:七浦塘引水使得水量向阳澄湖北线和南线河道集中,在改善阳澄湖西湖水质的同时恶化了中东湖的水质;七浦闸引水量在20~40 m3/s之间时对提高河网水质总体达标率最为有利;引水对河网水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在不同雨情条件下,七浦塘引水调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河网和湖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15.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北方天然缺水的必然选择,却往往由于水价机制不合理,长期亏损,无法稳定地发挥供水效益。因此,跨流域调水工程应该推行更科学、合理的两部制水价。本文分析了适用于跨流域调水不同环节的两部制水价,并提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法,以期水价管理部门提供水价制定和调整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古县2006-2007年建成了"古县三水合一引水工程",但由于这六年的运行出现水源水量不足,管道破损及冻破等现象,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些现象应建设乔麦坪、石人沟引水工程来补充水源,改造和更新县城供水系统设施和配水管网等方法使"古县三水合一引水工程"正常运行,为古县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林城区缺水现状,对郁江引水工程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加以论证,并简要介绍了建设规模、工程内容,对工程投资与效益进行初步评估.通过建设郁江引水工程,为玉林市城区及周边乡镇供水提供保障,改善玉林市城区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于CCHE软件,采用混合掺长紊流模型,建立了新疆典型河流塔什米里克引水枢纽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针对引水枢纽复杂地形边界的网格独特处理方式,使模拟条件更加贴合实际。模型基于试验,选取了引水枢纽典型流量工况下水流运动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了引水枢纽附近的水流流态、流速、流线分布,以及典型断面水面线特征,皆与模型试验吻合良好。表明该数学模型中的零方程紊流模型(混合掺长模型)能够有效地计算低水头引水枢纽水流特性问题,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巴音沟河渠首自1956年始建。因引水排沙问题多次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引水率从建成之初50%增至目前的74%,引水和排沙的矛盾日益突出。文中在分析巴音沟河渠首引水排沙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已采取的措施分析,对渠首引水排沙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该地区工程实例,给出解决方案的结论,这对该地区类似渠首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