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大自然探索程度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开始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现如今,在工业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都将工业设计与仿生学相结合,运用到所设计的工业产品当中,丰富产品的功能,美化产品的外观,来满足不同人民的各种需求。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仿生学和工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浅谈了仿生学在工业设计中的部分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加快住宅建设、促使住宅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影响下,房屋开发经营者随之加大了住宅开发力度,同时住房在由福利型分配转化为商品型出售的时期,住宅需求者对其提出了各种要求。于是任意开发且不符合要求的住宅成了人们摒弃的空置房,大量的住房被空置。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员成份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不同时期对住宅的各种要求是不同的。如何使住宅设计能适应各时期的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使我们广大的住宅设计能适应各时期的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成为我们广大的住宅设计人员及住房开发商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1、城市住宅中的不变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及我国在经历了60-70年代住宅建设停滞阶段,留下了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城市住宅需求量极大,估计1993年到2000年,全国需兴建20  相似文献   

3.
关于SLOWood     
《城市环境设计》2015,(6):298-299
SLOWood是由建筑师王承龙和刘凌晨创立的家居设计品牌.他们在SLOWArchitects的建筑实践中接触到木材,逐渐对这种温暖的自然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使用木材的设计从建筑领域延伸到家居产品及艺术品中.他们以各种来自可持续林场的硬木为主材,希望把有趣的想法和木材唤起的感受通过恰当的设计结合起来,让人们遇见生活中的美好.SLOWood的实木材料采用美国或欧洲进口的黑胡桃,枫木和红橡等,所有木材均来自可持续管理森林,不采用破坏原始林的不可再生红木.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特征感知来自对现状城市空间格局中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社会生活文化沉积的展示和释读。这种展示往往依托城市的线性公共空间展开。它不仅仅是城市的通道,更是具备线性关系、结合了各种物质要素、有着流通以及人们感知产生的空间认知系统。通过对西安大雁塔到钟楼的景观调查分析,探讨从线性空间角度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领域,自古至今有无数各种类型的建筑作品出现在世界各地,从原始穴居到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哥特教堂,中国长城,乃至当今的摩天高楼,地下城市。导致不同风格特点的各种建筑流派也先后产生: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重构主义等。但建筑类型也好,流派风格也好,均非自然形成和凭空产生,而是由人和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均有其创造者或创始者,我们概称这些创造者或创始者为建筑创作的主体(个人、集团或设计机构)。一个建筑作品,人们不仅能看到它的具体形式,而且还能进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建筑的多面性潜能角度探讨了后矿业改造项目的设计策略。作为一种设计工具,这一策略既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又能够增加新的视角,从而实现建筑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目的。通过展现其多面性,一个建筑空间可以与各种文化领域产生关联。新设计完成的空间仍能带给人们来自过去的空间感受。本期收集的类似案例充分利用了建筑的多面性潜能,尽可能地将文化持续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层次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斯霍姆伯格广场位于市中心,它被各种商店环绕着,并与市剧院和音乐厅毗临。这个设计方案强调了空间的重要,它向人们展现出城市天际线的全景画面。广场被设计成了一个与公众互动的空间,灵活的功能,随着昼夜和季节变化着。它的出现就像是鹿特丹港口的一面镜子。所有必要的元素都在这里被展现;它不得不被带入人们的生活。通过提升广场的标高,空地被保留的同时,一个“城市的舞台”形成了。广场的布局是根据每天不同时间的不同功能以及它与太阳的关系而设计的。日光区的地面上镶嵌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广场西边是含有银箔的环氧地板。沐浴着更多日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室内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深度植入,人们对人居环境中高层次的需求不仅限于看到和使用到,而最直接的是通过这些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它的实现就是通过对物质设计的实现来表达精神的内涵。在室内设计中,从空间功能到人体工程设计,从整面的材质到饰品设计等,设计师都要运用大量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工艺,构成具有视觉意义的空间艺术形体,为人们的视觉、触觉、感觉提供了能满足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对象,来感知它是否美好、和谐、舒适、得体、震撼亦或让人快乐、感动、难忘。  相似文献   

9.
赋予公共建筑及公共场所的内部以创造性的设计,并非易事。为未知的公众设计,远不同于为一部分人设计其使用的住宅或者办公室,至少后者限定了人群,并有机会能够了解人们的愿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需要具有实用性和耐受性的设施,而从审美角度而言,还,必须能够平衡儿童和成人的不同需求。同时作为公共设施,各种规则和条例更加严格,种种限制使得本案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命建筑,颐名思义,它是有“生命”的,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内部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及时做了判断和反应,一旦灾害发生.它还能进行自我保护。生命建筑的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和340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美国  相似文献   

11.
国外住宅建筑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从作为人类赖以栖身的场所到今日成为具有生活、信息与工作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根据人们对住宅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从事住宅建设工作的各方人士不断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的各个学科中来探索和创造适应人们各种需要的住宅模式。本文想从几个侧面介绍国外提高住宅功能质量的一些发展趋势,希望能对我国蓬勃发展的住宅建设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玮 《中外建筑》2001,(1):23-25
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来自空间设计技巧,而设计技巧又直接取决于我们对空间的分析和认知方式,空间的认知层次可分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空间意象三个层次,它们是从物质到精神、从表象到内涵的过渡。随着人们的各种复杂活动的需要对城市空间提出的种种要求,从空间艺术到场所精神的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3.
陈瑶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6):148-148
人们在寻找各种方式创造自己私人居室空间的过程中,发现空间的魅力来自于色彩的给予。歌德曾经说过,"人们通常都很喜欢颜色,眼睛觉得有看颜色的要求,正如它感到有看光明的要求一样~[1]"。色彩是华丽壮美而又引人注目的,它能使居室空间的平凡主题进行升华。  相似文献   

14.
建筑的设计离不开窗户的设计,不同形式的窗户给人不同的感受,因此窗户的大小、形状、位置的设计都十分讲究.窗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将阳光和空气引入室内.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阳光所具有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一种人工光源能与之媲美.当室内充满阳光时,人们会感到温暖和愉快;同时,窗户又能带来新鲜的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爽洁  相似文献   

15.
正1室内色彩设计内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越来越感到自身生存空间环境的重要性。现代人类在室内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人们开始对室内空间设计方面也越来越花费心思,人们巧用各种外力来装扮生活的港湾,~([1])而色彩却可以赋予室内空间奇妙的表情。单纯的色彩源自大地,能展露出表情的室内空间颜色却是发自内心的。不同的颜色能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而相同的颜色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色彩能表达自我、展现个性,应善于发现色彩,利用色彩的不同属性,利用色彩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私密空间、公共空间以及弹性空间的设计理念使人们可按自己意愿来支配不同类型的活动。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一般都要满足人们的不同活动行为的需要,不同空间既能隔绝外界的干扰,又能满足有选择地与他人交往的需要。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思想。  相似文献   

17.
森林营地     
《新建筑》2019,(Z1)
正未来,生活方式越来越游牧化,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改变生活及工作环境,那么如何利用设计使人们始终感到家的氛围是不变的?我们设计了"智能盒子系统",它具有舒适、安全、私密、归属感、所有权五种感官感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快递系统从一个城市传递到另一个城市,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换。这种箱系统使人们不管住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6)
插图是一种视觉设计要素,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海报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商业招贴设计中都能看到插图的身影,它以各种形式点缀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是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优秀的商业招贴设计能将商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受众,直观地展示生动、具体的商品形象,从而促进商品销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的落实,居住区的开发使得房地产呈现空前繁荣,各种不同类型的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不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给城市建设增添了不少特色。住宅建设是我国建国51年一贯发展和提倡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住宅的设计也随人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思想观念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和改进。在住宅建设中,房地产开发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使得住宅建设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但在近十几年的居住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矛盾。由于市场的变化和人们需求的不同使得房地产开发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8)
自然是设计永恒的表现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对自然的借鉴和研究是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自然形态是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其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自然形态是人类创造生活的重要素材,经过时间的推移和设计者的努力,人们从最初的模仿到形态仿生,再到图形的设计,创造了层出不穷的自然图形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