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性丙烯酸树脂是制造水性油墨的重要原料之一,为满足印刷工艺对油墨的各项要求,水性丙烯酸树脂正在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水基柔性版油墨概念水性油墨由水性高分子树脂和乳液、有机颜料、溶剂(主要是水)和相关助剂经物理化学过程混合而成。水性油墨具有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易燃,不会损害油墨制造者和印刷操作者的健康,对大气环境无污染等特性。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印刷油墨,没有溶剂性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印刷品中残留和对包装商品的污染,改善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基柔性版油墨,是根据油墨按印版版型的分类方法并与油墨的干燥机制相结合命名而得。二、水性柔性版油墨配方的技术依据1.水性连结料的中和成盐机制水性油墨采用水性连结料。水性…  相似文献   

3.
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水性油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性油墨的抗水性和耐酸碱性是直接制约水性油墨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硬软单体,以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高固含量、耐酸碱性和抗水性优良、成膜性较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并用这种树脂配制水性油墨;讨论了各单体用量对树脂膜抗水性和耐酸碱性的影响,以及油墨其他相关成分对油墨干燥速度、抗水性和光泽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MA∶BA质量比为3∶2,AA和HPA含量分别为3.6%和6.7%时,树脂获得良好的抗水性;当助溶剂异丙醇含量为5%,分散剂用量为颜料和填料总量的3%,pH值为8.5~9.0,油墨中水的含量为25%时,油墨具备较好的干燥速度、抗水性和光泽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靖  钱俊 《印刷技术》2009,(22):57-59
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不含有毒有害的苯类物质,属于环保型油墨,适用于对安全环保性能要求较高的食品包装印刷。多年以来,尽管水性凹印油墨在纸张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却始终很难在塑料薄膜上获得完美的印刷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塑料薄膜的表面能远低于水,水性油墨在薄膜表面的润湿性差、附着力小。另外,水性凹印油墨干燥时间较长影响印刷速度、光泽度和色彩鲜艳度低于溶剂型凹印油墨等缺点,也影响了水性凹印油墨在软包装行业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刘家聚 《今日印刷》2006,(10):37-39
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及循环利用和安全生产的呼声中,我国包装印刷的水性油墨在短短的20年里以其35%的用量排在了其他包装印刷油墨之首。纵观包装印刷油墨,越是高档的尤其是水性印刷油墨,它的印刷特性就越强,适应范围也就越窄。从普通的面糊、淀粉、糊精到虫胶、酪素、木质酸钠;从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甚至目前具有核壳结构和网状结  相似文献   

6.
<正>水性油墨是由水性高分子乳液、树脂液、有机颜料及相关添加剂经化学过程和物理混合而制得的水基印刷油墨。由于它用水来代替传统油墨中占30%70%的挥发性有毒有机溶剂,故在印刷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对大气环境无污染,还消除了工作场所易燃易爆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这种独特的环保性,使水性油墨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包装印刷行业的青睐,水性油墨在柔印领域的使用占很高的比例。但是在实际柔印生产中,会出现很多与油墨相关  相似文献   

7.
吕玲 《印刷技术》2012,(24):11-13
水性油墨是为解决溶剂型油墨造成的VOC排放等问题应运而生的,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被业界认为是极具市场潜力的环保油墨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性油墨已经得到稳步发展,更有国家还专门针对薄膜印刷成功研制出了水性油墨。近年来,我国软包装行业也对薄膜水性凹印油墨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研发新品不断涌现,相关标准陆续出台,部分软包装企业也开始尝试应用。然而,薄膜水性凹印油墨虽备受关注,却也争议颇多。本期,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薄膜水性凹印油墨,与行业专家共同寻找其持续探索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水性光油作为一种环保光油,在印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分是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配以耐摩擦剂、润湿剂、聚乙烯蜡乳液、消泡剂、水等组成。通过气刀、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丝印等方式进行上料,要求纸张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抗刮擦、防黏、印刷过程中不掉色等性能。通过自制光油,使用气刀涂布方式,涂布量控制在2.0 g/m^2。通过实验室实验与上机中试,得出较为合理的配方: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85%、聚乙烯蜡乳液6%、耐摩擦剂1.0%、润湿剂3.0%、消泡剂1.0%、水4%。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溶剂型油墨释放易挥发性物质的污染问题,本实验研制了一种不含易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凹印水性油墨连结料,达到国家绿色环保印刷的要求。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对油墨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设计,利用数显黏度计、RCA耐磨测试仪和爱色丽ilPro 2分光光度仪等对油墨的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油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各组分的最佳质量分数为:聚乙烯醇树脂8%、脂肪族类水性聚氨酯树脂3%、酞青蓝8%、溶剂58%、稀释剂15%、助剂8.0%。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油墨已成为印刷包装领域的研发重点.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水性油墨的研究现状,指出水性油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水性连结料的性能,然后叙述了可用作水性油墨连结料树脂的新型聚合物,即水性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阐述了聚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水性聚氨酯作为新型树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指出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和添加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水性聚氨酯性能的两种主要途径,其中又以纳米改性聚合物基体为当今国际研究热点和重点所在.最后概述了水性油墨用连结料新型树脂的主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性油墨在烟包凹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暗影和实地不实等问题,改善其印刷适性,以实现规模化印刷生产。首先,调整油墨配比,采用IGT对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进行印刷适性实验,验证其能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其次,通过调整版滚筒网穴深度、镀铬层厚度、油墨黏度、刮刀、p H值等,对烟包条盒进行了试生产,并统计分析了各批次工序的废品率及投入产出率。结果表明:水性油墨较溶剂型油墨废品率略高,投入产出率略低,水性油墨印制的烟包能够符合烟厂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环保的需要,凹印水性油墨可以用于规模化烟包印制生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如今大部分印刷采用的是溶剂型油墨,随着人们对环保关注度的提高,水性油墨以其环保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软包装印刷中,但一般复合用无溶剂胶黏剂还不能与水性油墨一起使用,因此限制了无溶剂胶黏剂在软包装复合薄膜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不同种类的无溶剂胶黏剂在水性柔印油墨上的应用性能进行比较,讨论不同组分胶黏剂的性能,特别是剥离性能和油墨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水性印刷油墨是一种无毒无味、健康环保的油墨,将水性油墨应用到纺织品涂料印花中,不仅拓宽了水性油墨的应用领域,而且能够使纺织品涂料印花更加节能、环保。文章简析了水性油墨的3个优势:不污染环境、减少残留毒物降低成本,从印花的清晰度、柔软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等方面,对水性印刷油墨在纺织品涂料印花中的应用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含有VOCs的印刷材料是印刷行业的污染源之一.本研究对印刷中使用的油墨、润版液、洗车水、胶黏剂、光油等主要原材料的VOCs含量进行测试比较,基于此,对各种印刷材料VOCs含量水平进行排序.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印刷方式所使用的油墨VOCs含量不同,凹印油墨的VOCs含量最多,溶剂型柔印油墨次之,单张纸胶印油墨相对较少;针对胶印印刷材料进行分析,润版液和洗车水是最主要的VOCs污染源,水性胶黏剂和光油的VOCs含量相对较小.因此,在制定相关的绿色印刷标准时应设立对印刷原材料VOCs含量的限值标准,以保证绿色印刷的准确评价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接触角测试比较了水溶性和溶剂型油墨印刷后接装纸表面润湿性能的差异,通过卷烟卷接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接装纸的卷接适应性和卷接的卷烟质量,并运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分析了影响卷烟质量和卷接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①水溶性油墨印刷的接装纸表面润湿性能优于溶剂型油墨印刷的接装纸;②溶剂型油墨印刷的接装纸接装适应性优于水溶性油墨印刷的接装纸,且在卷接成卷烟后,出现外观缺陷的卷烟比例明显低于水溶性油墨印刷的接装纸;③为提高水溶性油墨印刷的接装纸的卷接适应性,需增大印刷后接装纸表面的接触角或改善胶水性能,从而保证接装时接装纸表面有足够的胶水来满足粘接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尚军 《染整技术》2012,34(7):18-21,1
探讨了四色水性墨丝印彩色网目调T恤时材料准备的原理和方法,如T恤材质、丝网、网框、丝网版、水性墨、刮板、T恤印花机等,分析了水性墨丝印彩色网目调T恤的工艺操作,如定位、网距、印花色序、印花压力、印花速度及停机清洗等,以推动水性墨T恤印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用水性光固化油墨所印刷的新闻纸的脱墨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的碱法脱墨工艺中,水性光固化油墨印刷的新闻纸的脱墨效果接近于油基油墨印刷的新闻纸的脱墨效果,远优于普通水性柔性版油墨印刷的新闻纸的脱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性油墨热风干燥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保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印刷与包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水性油墨逐渐被市场接受。但是,目前国内与水性油墨配套的印刷发备多数存在烘干效率低,从而导致印刷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论文以Logarithmic模型为基础,分析水性油墨的热风挥发干燥机理和过程。在热风温度为50℃,热风流速为6m/s的条件下,假设实验条件遵循费克第二定律:干燥初始阶段,固体基质的流体均匀分布;干燥过程中,扩散系数保持不变;表面传热传质阻力忽略不计以及保持体系一维扩散等。在该实验条件下,对水性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残留流体比例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Orign统计软件),以相关系数的平方作为评价模型的依据,并对Logarithmic模型进行修正,得出与水性油墨干燥过程吻合的改良模型。最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水性油墨干燥效率,而且能够为水性油墨印刷设备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相关印刷设备印刷速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7,28(10):57-60
介绍了水基油墨的组分和产生再沉积的条件等造成水基油墨印刷纸脱墨困难的原因,同时介绍了脱墨废水处理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