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本文采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基于传统风格诉求的研究型办公建筑的功能和造型的分析,并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方案设计实践为例,从平面布局、材料运用、空间及造型设计等方面,探索传统建筑地域性的现代设计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是实现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为视觉造型设计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3D打印技术在视觉造型设计领域地应用,探讨了3D打印对传统设计制造、设计材料、传统动画产业重塑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3D打印技术优越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技术,运用艺术,实现技术与艺术地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以便为视觉造型设计的过程与艺术产品地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柿蒂纹作为我国传统植物纹样,造型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丝织物中的传 统柿蒂纹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法对柿蒂纹样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归纳,提取柿蒂纹的整体造型及 叶瓣形态,从不同时期柿蒂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并探究其造型演变原因,分析总结出传统柿蒂纹造型 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以汉代为典型的抽象图形阶段、以唐代为主的写实花朵图案阶段、以及宋代以后的多 元素组合柿蒂窠造型,深入挖掘传统柿蒂纹样的造型美,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和学习的作用,同时也为更好地 将传统柿蒂纹样在现代设计中进行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图像分析法和比较法为主,结合文献资料,对布艺人偶的造型分类、特点与功能、美学意义等内容进行研究,为现代布艺人偶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按照不同的表现手法,布艺人偶的造型设计可分为写实的布艺人偶造型、写意的布艺人偶造型、装饰的布艺人偶造型。布艺人偶的造型有体积的量感,物体的质感,承载着创作者所传达的观念与情感,它能够体现布艺人偶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布艺人偶能够展现传统民族文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中新生事物的活力、当代人的审美观以及对手工艺术的思考与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传统豫剧服饰为研究对象,以其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追踪法和田野调研法,从造型样式的可舞性特征、图案纹样的装饰性特征以及色彩搭配的程式化特征三方面归纳了传统豫剧服饰的艺术特征,并分别探究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将传统豫剧服饰的宽袍阔袖造型、题材丰富的纹样图案以及五色观念等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相融合,不仅对传承和发展传统豫剧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有助于构建传统豫剧服饰的现代设计符号,为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尚化运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在工业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特征及设计过程,说明了工业造型设计的必要性,而传统的设计方式不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思路,针对性地提出了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以加工中心的造型设计为例,着重阐述了计算机建模技术用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语意学与语言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统的语言学与现代设计的语意学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通过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式、方法及成果,探讨产品造型语言这一新的课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造型语言,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符号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打造机械产品在造型设计中的品牌知名度,结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利用工业设计中审美学理论,在分析国内外减速机箱体外观造型的基础上,提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减速机箱体外观造型创新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中造型维度单一、外观造型设计与机械结构设计干涉等问题,提出情感化造型基元的拟合模型.通过运用视知觉原理分析消费者需求,确定了视知觉原理作为联系感性心理与造型要素的有效途径,结合可拓论,给出基于情感意象的造型要素生成方法.分析产品机械结构对外观造型的影响,结合可拓变换思想与参数化设计软件,提出造型拟合...  相似文献   

10.
食品机械的造型设计在内容、方法和着眼点上与一般消费产品有所不同,所以对产品造型设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非常有必要.由于现代产品造型设计观念和方法在不断推陈出新,过去作为造型基础研究主要内容的形态,开始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形态的知觉、美感及语言功能,探讨形态在食品机械造型设计中如何针对功能意义,实现人机交流沟通、审美意象表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促进食品机械造型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民族风”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兴起,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如提取并运用传统纹样中的吉祥寓意、在传统纹样中加入新文化的元素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由此建立起传统纹样与现代平面设计一种协调共融的联系,从而使现代平面设计与时代、社会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从包装设计中可提取的传统文脉元素。通过对包装设计大师的优秀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传统文脉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形式,并进一步探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包装设计风格突破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从包装设计中可提取的传统文脉元素。通过对包装设计大师的优秀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传统文脉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形式,并进一步探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包装设计风格突破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应用规律和经验及其与现代家具设计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在现代设计领域中传承中国传统色彩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家具设计形式联系起来,形成新中式设计色彩体系,并为其在相关设计行业中的应用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成为现代设计中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作品,真正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按照现行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和可靠度标准进行结构加固,会造成巨大浪费.为此,设计者需要根据经济分析的有关成果,采用性能化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对业主的不同要求及现有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加固设计.在分析传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及现有性能化设计方法与规范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的不足,借鉴已有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和抗火性能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性能化的结构加固设计方法来弥补传统加固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性能化结构加固设计方法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打造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文章从标志设计入手,从传统图形的“形”、“意”、“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包含众多的元素,作者对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色彩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与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就中国传统色彩在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以及环境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并阐释了如何实现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审美化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中国的传统设计又根植在中国的传统审美化之中,当今的科技时代,中国的现代设计意识又受到中国传统审美化的深深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