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硫化矿中含银矿物的浮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复杂的块状硫化矿中,银是很重要的有价组分,选别这类矿石几乎全部采用浮选方法,利用含银的黔铜矿和铅锌矿进行了可浮性研究,评价了黄药捕收剂浓度、调整时间、矿物的恒电位控制和pH值控制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含银矿物的可浮性取决于捕收剂浓度和矿物电位。本文讨论了在浮选过程中控制矿物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在加和不加捕收剂情况下,矿浆电位对这些矿物的浮选影响。试验研究了氰化物和铬酸盐对浮选和矿浆电位的影响。讨论了在黄药存在条件下捕收和抑制的机理。黄铁矿和黄铜矿和无捕收剂时是可浮的。而这三种矿物用Na2S还原时,都是可浮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在加捕收剂和不加捕收剂时可浮性都发生在同一电位区域,而方铅矿在加捕收剂时的可浮性是在更低的电位区域。在不加铬酸盐的条件下,氰化物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E_n电位控制研究了无捕收剂时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单矿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矿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每种硫化矿的无捕收剂可浮性直接与它们的氧化难易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疏水性表面状态的稳定性有关。疏水性表面物质可能是元素硫(由质谱检测)或富硫贫金属的表面。矿物无捕收剂浮选可浮性顺序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的混合矿在还原环境中磨矿,通过控制E_h电位可以得到分离.这时,它们的可浮性比单矿物时增强了。在氧化环境中磨矿,由于亲水性氧化物在矿物表面生成,导致选择性和可浮性降低。此外还讨论了有关浮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浮选试验、电化学测试、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试验、ζ-电位测定及吸附量测定结果和溶液化学计算,系统地研究了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机理。提出:将硫化矿物的无捕收剂可浮性分为天然可浮性、自诱导可浮性与硫诱导可浮性。天然可浮性由矿物本身的结构决定。自诱导及硫诱导可浮性是在特定的矿浆电位条件下,或在特定的调整剂存在下,硫化矿物表面被诱发出疏水物质而形成的可浮性。元素硫是硫化矿物自诱导及硫诱导浮选时表面的主要疏水物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长石和石英在湿式磨矿条件下,分别选用十二胺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锆球和铁球作为磨矿介质时的浮选行为;并通过检测矿浆中典型金属离子浓度和矿物动电位,借助于矿物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剖析磨矿介质对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采用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时,无论是铁球湿磨还是锆球湿磨,长石的回收率都高于石英;采用油酸钠作为捕收剂时,锆球湿磨长石和石英均不浮,铁球湿磨长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存在一定差异。矿浆中典型金属离子浓度、矿物动电位和矿物表面XPS的检测结果表明,锆球湿磨长石和石英矿浆中金属离子浓度高,不利于阴离子捕收剂浮选;铁球湿磨时,长石和石英零电点对应的p H值比锆球湿磨高,在两种矿物表面均检测出铁的羟基络合物,这不利于阳离子捕收剂浮选,而有利于阴离子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6.
菱镁矿和白云石的脂肪酸浮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室进行了纯菱镁矿和白云石两种盐类矿物用油酸钠浮选可浮性的试验研究,借助于专门仪器测得吸附,接触角和ζ-电位后,研究了矿浆pH值和捕收剂浓度的影响。随后,根据单矿物研究结果进行了两种碳酸盐的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表明分离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7.
用双液浮选法研究了矿浆电位、搏收荆和抑制剂浓度对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用还原荆(Na2S和NaS2O4)和氧化剂(H2O2)诵节矿浆电位.用氰化物和铬酸盐作为抑制剂,用戊基钾黄药作为巯基捕收剂.黄铁矿和黄铜矿具有无捕收剂可浮性.在应用还原剂Na2S时,3种硫化矿物均发生浮选.用或不用捕收荆时黄镉矿和黄铁矿均在相同的电位下发生浮选,而方铅矿在更高的还原电位下用捕收剂才能浮选.氰化物是通过诵节电位的抑制剂,而铬酸盐是不通过调节电位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条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选矿厂实现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行性及必要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无捕收剂浮选工艺不仅可回收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矿物,而且可回收不具有天然可浮性的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硫化矿物的最佳pH值可以根据氧化产物的零点电的电位值或硫化物表面质子化-去质子化的pH值来确定;不同硫化矿物的初始氧化电位不同,表明无捕收剂优先浮选原则上是可行的;为了防止可溶盐离子引起硫化物的活化或相互活化,可以在磨矿和浮选过程中保持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和pH值;所需的矿浆电位Eh值的调节和维持可以通过向矿浆中鼓入不同气体、加入还原剂或氧化剂、安装矿物电化学装置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氧化矿物浮选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矿物浮选受很多因素控制,其中包括矿物的表面电位和可溶性、各种无机组分的浓度和种类、捕收剂的性质、pH、离子强度和温度。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决定了捕收剂、无机物和聚合物的吸附机理。其机理包括静电作用、化学吸附、吸附的捕收剂之间的链一链作用和无机物对矿物表面的改性。在实际体系中,浮选还受到另外一些过程影响,如矿物的陈化、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上沉淀以及徊种捕收剂组分之间的缔合作用(如离子-分子络合),从而改变矿物的可浮性。本文将选择适当的实例对这些影响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结果,对氧及黄药类捕收剂在硫化矿物浮选中的作用提出了与传统的浮选理论不同的思考。认为黄药类捕收剂也可作为电位调整剂,在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元素硫也可能是有捕收剂浮选时硫化矿物表面的疏水物质之一。适度氧化使矿浆处于有利于硫化矿物表面诱导出疏水物质的氧化气氛中,既有利于硫化矿物的有捕收剂浮选,也利于无捕收剂浮选。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研究领域中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各类捕收剂、调整剂与硫化矿物相互作用时,表面的疏水物质;研究从动力学上预测矿物表面生成亚稳态元素硫的条件;研究如何利用控制矿浆电位,实现多金属硫化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乙硫氮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矿浆pH和电位对闪锌矿单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了不同pH和电位条件下闪锌矿对丁黄药或乙硫氮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捕收剂体系中,闪锌矿都只在pH值不超过4.67的酸性条件下可浮,而小于原始电位的低电位环境将导致闪锌矿可浮性严重下降;紫外光谱分析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方铅矿、闪锌矿和单斜磁黄铁矿这3种单矿物在不同矿浆pH值及不同矿浆电位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方铅矿在整个试验pH范围内的可浮性均很好,单斜磁黄铁矿在低pH值下的可浮性差,闪锌矿的可浮性随着pH值的增大而急剧减弱;矿浆电位对单斜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方铅矿在矿浆电位升高时可浮性变差,闪锌矿在矿浆电位降低时可浮性变差。  相似文献   

13.
<正> §5-4 矿浆电位与硫化矿物浮选 (一)硫化矿物浮选。在实际硫化矿石浮选厂,已经发现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与矿浆电位有关。近年来,在试验室的单矿物研究证实了矿浆电位与硫化矿物浮选行为(有硫氢类捕收剂存在时)的依赖关系。对辉铜矿的研究较多,因为辉铜矿的无捕收剂可浮性较差(见图5-8),但辉铜矿与硫氢类捕收剂作用,已经从化学和电化学两方面做  相似文献   

14.
对钠长石和石英纯矿物,用哈里蒙德浮选管、Zeta电位测定和漫射FTIR光谱评价了阳离子捕收剂与阴离子捕收剂混合物从石英中浮选分离钠长石的效果。用分批浮选试验研究了从希腊长石矿石中浮选分离钠长石的浮选药剂制度。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2时,用阳离子捕收剂二胺与阴离子捕收剂磺酸盐混合物或二胺—二油酸盐作捕收剂可以从石英中优先浮选钠长石。与在pH2时钠长石具有选择性可浮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pH2时钠长石荷少量负电荷,石英的零电点位于该pH附近,Zeta电位测定和FTIR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捕收剂在两种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类似。红外光谱不仅证明阴离子捕收剂磺酸盐或油酸盐与二胺一起在矿物表面上共吸附,而且证明,阴离子捕收剂的存在提高了二胺的吸附量。阴离子捕收剂闯入相邻表面烷基氨基离子之间降低了头—头静电斥力,由于疏水尾—尾缔合增强,而使二胺吸附量增大。pH2时矿物的可浮性与捕收剂吸附结果矛盾是由于在这两个试验中分别用粗粒矿物和细粒矿物进行试验引起的。可用除静电作用外,捕收剂中的氨离子通过氢键与矿物表面上的硅醇基团作用来解释,在pH2时捕收剂在细粒钠长石和石英颗粒上的吸附量相近。分批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只在浮选给矿脱泥后,才可优先浮选钠长石。从含6.5%Na2O的给矿中浮选获得了含10%Na20的钠长石精矿,Na20含量高于9%的钠长石产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产地8种铬铁矿的矿物学特性,以确定它们对矿物的电动行为与可浮性的影响。用电泳方法测定了电动电位及其与 pH 值的关系。证实了矿物等电点为~8.0。电动电位受脉石矿物以及由矿物衍生的阳离子的影响。使用十二烷基铵氯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油酸钠为捕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所研究的铬铁矿之间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矿物晶体各向异性与可浮性差异的关系,以 0~37 μm、37~44 μm、44~74 μm 3 组粒级镜铁矿和霓石为研究对象,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量、表面电性计算和 Zeta 电位检测,研究两种矿物的晶面组成在十二胺(DDA)和油酸钠(NaOL)捕收剂体系中的可浮性差异,以及两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规律和对矿物表面电性的改变。XRD 结果表明,在两种矿物粉碎过程中,镜铁矿(110)与(116)解理面优先解离,而霓石(110)、(310)和(-310)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和吸附量结果显示,在DDA体系中,镜铁矿的可浮性明显大于霓石,可浮性顺序均为0~37 μm>37~44 μm>44~74 μm粒级;在NaOL体系中,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差不大,细粒级(0~37 μm)镜铁矿和中间粒级(37~44 μm)可浮性最好;吸附量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面电性计算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霓石(110)面负电荷累积和 R值大于镜铁矿,霓石表面电负性比镜铁矿强,DDA吸附使两种矿物的零电点右移,NaOL吸附使两种矿物表面Zeta电位下降,且霓石表面电位下降幅度大于镜铁矿。  相似文献   

17.
硫化钠作为一种还原电位调整剂,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中起着特殊作用。它能促进黄铁矿和毒砂的无捕收剂浮选,能抑制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无捕收剂浮选,从而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常用还原剂(如S_2O_4~(2-)、SO_3~(2-))的特殊性能。通过控制硫化钠浓度来调控矿浆电位,实现硫化矿物之间的无捕收剂浮选分离。本文以黄铜矿、方铅矿、毒砂、黄铁矿和闪锌矿为例,设计了硫化钠存在下无捕收剂浮选分离的方案。这是一种新的浮选分离思想,可供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及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工艺因素与工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单矿物及矿石浮选试验,电化学测试及溶液平衡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工艺因素。电位调整剂可控制矿浆电位并与硫化矿物表面存在化学作用;pH 调整剂控制矿浆pH 值并影响矿浆电位;不同起泡剂对无捕收剂浮选影响较大,以HLB 值相对较大的起泡剂较好;金属离子、搅拌条件、矿物表面初始状态等都影响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的效果。采用无捕收剂浮选工艺可选择性分选铜硫矿石,在工业上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赤马山铜矿磨矿过程对矿浆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矿过程所引起的矿浆电位的变化,对于矿物的可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赤马山铜矿3号矿体矿石在磨矿过程中所引起的矿浆电位变化规律。探讨了磨矿细度、磨矿浓度、调整剂和捕收剂对磨矿矿浆和浮选前矿浆电位与磨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查明磨矿过程中矿浆电位的变化规律,对制定选矿工艺制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铁矿物,需要通过加温矿浆来保证其捕收性,不仅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此东北大学研发了新型常温阳离子捕收剂DYP。为了研究其对铁矿物反浮选的分选效果,进行了石英、赤铁矿、磁铁矿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结果显示:在捕收剂DYP体系中,3种单矿物的可浮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石英>赤铁矿>磁铁矿;DYP的用量为50 mg/L时,石英的回收率达到了97.33%,而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回收率分别为6.50%、4.33%,说明捕收剂DYP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适合铁矿物反浮选。对捕收剂DYP在溶液中化学平衡、DYP对石英表面动电位及可浮性影响的分析表明,DYP对石英的捕收作用是静电吸附和氢键吸附协同作用的结果,且氢键作用强于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