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用模糊决策法分析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因素属性的角度将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分为四类: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组织结构特征因素和组织规模因素,具体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提出了组织结构影响因素与组织结构设计的关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决策法对这些因素的重要度进行了评价,将群体的主观评价综合量化。提高了组织结构设计决策的科学性。应用案例分析了各因素对某公司组织设计的不同影响程度。为该公司组织结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导致人因质量事故的人因因素,建立了主因素—子因素—行为形成因子的人因因素层次模型。分析了各层次中人因因素与人因质量事故的关联度,为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控制与减少人因质量事故提供了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导致人因质量事故的人因因素,建立了主因素-子因素-行为形成因子的人因因素层次模型。分析了各层次中人因因素与人因质量事故的关联度,为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控制与减少人因质量事故提供了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首先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随身听的五个品牌形象因素,然后分别用因素解释量法、整体分配法和结合分析来确定因素的权重,同时探讨了这三种方法确定因素权重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因素解释量法不适于确定因素权重,结合分析比整体分配法更适于确定因素的权重;随身听品牌形象的因素重要性排序是:消费体验、企业形象和产品功能、价格性能比、象征意义和广告宣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同时也详细阐述了标准化对服务业中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等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服务标准化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平整度是评定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文章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包括设计因素、施工因素、材料因素和桥头跳车等,为控制沥青路面平整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面向物联网时代的交互系统限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阐述了限制因素由传统交互系统的唯一选择、静态限制向物联网时代的多种选择、动态限制演变的趋势。结合传统交互系统限制因素的产生模式、作用机理,分析了物联网时代限制因素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限制因素对用户的打扰程度、控制感和情感体验3个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时代限制因素的价值,为在交互设计中全面认识和运用限制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石武 《中国科技博览》2010,(24):115-115
学习成绩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决定,非智力因素水平决定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水平上个体间有明显差异。运用非智力因素理论探讨了高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缺乏表现及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产系统中人员误差的因素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分析了导致人员误差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建立影响因素空间的基础上给出了因素评价的数学模型。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影响程度,进行人员可靠性的综合评价,讨论了人员动作的模糊控制过程,并针对该控制过程中的单个子过程建立了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Hofstede文化因素模型.对在此模型基础上交互设计研究领域的三个方面:基于文化因素模型的理论研究、基于文化因素模型的实验研究、基于文化因素模型的应用开发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物流服务质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客户对物流供应商的质量反馈信息,对物流企业的访谈和专家调查的意见,提取了可能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剔除了那些影响小的因素,并对保留的因素加权。这样建立了度量物流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按照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形成了质量屋,其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改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反复冻融对淀粉质食品组织具有破坏作用,融化后产品水分会损失且质地易软化,造成品质下降、消费属性降低等现象,总结和研究该现象的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淀粉在冻融过程中的老化回生、硬度上升、析水率提高等品质劣变问题,以及影响冻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淀粉来源,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盐、糖的加入等均会对淀粉冻融稳定性造成影响,但具体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较大,有待进一步探究。结论 阐述了影响淀粉基食品冻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探究其可能的作用过程和机理,为含淀粉质食品的品质改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喷墨印刷质量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王灿才 《包装工程》2008,29(2):55-57
详细分析了色彩管理软件、分辨率、色阶、墨滴大小、墨水、承印物等对喷墨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找出各因素影响喷墨印刷质量的实质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印刷质量.最后,得到了7个影响喷墨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优化喷墨印刷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羊爱平 《制冷》2005,24(2):33-36
介绍了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识和评价现状,并着重分析综述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观众场地是体育馆建筑设计最基本的依据之一,观众厅场地由比赛场地和观众席组成,观众席设计要使观众能取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主要有视距、方位角、高度角以及观众厅的色彩、灯光、空气透明度、观众的视力、体育比赛种类等,在观众厅环境及观众条件一定的条件下,视距、方位角和高度角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使观众能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主要从观众厅跨长比例的设计上确定观众厅平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Taguchi's parameter design method allows one to make products or processes robust to uncontrollable noise factors.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combining control and noise factors into a single array to model the response directly rather than relying on a performance measure such a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Examination of control-by-noise interaction effects reveals control factor settings that dampen the effects of the noise facto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modified cross-product designs for robustness improvement that enable one to reduce the experimentation costs while maximizing the amount of usefu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朱可嘉  陈明 《标准科学》2012,(1):64-66,83
长期以来受到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质量宏观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社会对质量宏观管理也提出了较多质疑。本文将从质量宏观管理的规范性分析人手,通过分析质量宏观管理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在内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阶段的风险因素,归纳出了质量宏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质量宏观管理风险规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进而提升质量宏观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刘书庆  营巍  曹钧 《工业工程》2015,18(1):110-118
〖HTSS〗基于元分析结果和类目网格技术相结合方法形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与数据获取基础上,剔除了认同程度较低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8.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掘出6方面27个质量危机影响因素;采用集值统计法得出了6个关键影响因素,为企业预防与削减质量危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于瓦楞纸板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巩桂芬  贾丽平 《包装工程》2011,32(19):126-128
以瓦楞纸板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企业对瓦楞纸板质量的控制已十分关注为启示,提出了在瓦楞纸板生产中,要提高瓦楞纸板的质量,不断降低废品率,增加生产速率,应该主要从瓦楞原纸、蒸汽控制、粘合剂、楞型、生产管理系统5个要素入手。分析了各要素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并论述了各个要素中,对这些要素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及它们在瓦楞纸板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与理论研究,提出了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Man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av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se factors are critical activities for engineers. Although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statistical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on quality metrics, these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not always applied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because of problems involving data integrity, lack of control/measurement, or technical/administrative constraints. On the other hand, conventional heuristic methods for the selection of critical quality factors are mostly devoid of metrics that can be examined objectively. This study, therefore, implement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the quantitative prioritisation of the control factors involved in a flat end mill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metrics synthesis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killed workers, the decision making is followed by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variance based on the general linear model (GL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HP is able to provide fairly reliable metrics about the contribu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group-wise judgment of qualified experts can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priorit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