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明华  侯龙清 《山西建筑》2007,33(36):127-128
阐述了公路底基层的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介绍了公路工程底基层施工中,在合理配备施工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石灰稳定土技术参数的确定对施工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影响,对大规模石灰稳定土施工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劲松  杨平 《山西建筑》2003,29(15):119-120
结合铜陵市的交通现状、气候条件等基层因素类型,分别对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类的性能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于铜陵市公路建设的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石灰干化污泥的再生利用,以干化污泥作为路面基层材料为主要应用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干化污泥中石灰活性的条件下,分别配制了干化污泥稳定土、干化污泥石灰稳定土、干化污泥水泥稳定土和干化污泥粉煤灰稳定土,并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主控指标,通过干化污泥与土、石灰、水泥、粉煤灰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混合料的强度对比,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配合比优化,利用石灰干化污泥配制的稳定土强度可以满足道路基层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在简述公路施工中做好材料试验检测具有的提供施工参数、为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等重要意义基础上,分别提出土体和基层材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及要点,包括土体分类、土体性质研究和土体试验检测,以及水泥、石灰、粉煤灰和煤渣等基层原材料试验检测,以此为保证公路施工材料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屈振仑  王建坡 《山西建筑》2006,32(11):158-159
介绍了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性质和特点,阐述了二灰土的组成设计,从拌和、碾压、养生、含水量控制多方面探讨了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指出应该推广应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根据水泥、碎石、水按一定重量比例进行配制的路面结构层承重结构,也是底基层与路面两层的中间结构,水稳性和抗冻性都较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碎石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增长,由于这些优点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扩展到更高级别的公路上。然而因为和水泥相结合,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机械作业要配套,管理工作要到位。从原材料、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束乐 《安徽建筑》2019,(3):105-106
水泥石灰稳定土目前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施工中,为掌握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文章依托安徽江淮地区某高速公路改善工程,结合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主要特点,详细论述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为同行业进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交通运输纽带的现代公路也因为其上交通流量与行驶频度的急剧增加,对公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较为经济的方法,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也逐渐开始占据三、四公路的主流。现结合工程实践,对采用路拌法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石灰(水泥)稳定土的底基层结构,提高了路面性能和使用周期,较广泛的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机场的路面底基层结构。当前,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载重车辆和机型的增大,高等级路面增多,路面底基层结构也相应加厚,来提高路面强度,减小变形。当石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结构厚度  相似文献   

10.
龚河超  代志平 《山西建筑》2006,32(15):90-91
结合具体工程实践,选择了稳定方案在试验路及实体工程上实施,研究了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总结了应用这种稳定材料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市建筑市场状况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墙材革新及墙材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材革新与技术改进的关系;墙材革新现状及市场经济形势;墙材及装备发展思路;加入WTO后对墙材生产及墙材装备行业的影响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依托临沂市费县自由路洪沟河大桥[1](独塔中间双索面斜拉桥[2]),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3]进行整体建模分析,分析斜拉索破损时其余斜拉索索力值的变化,为以后的斜拉桥拉索破损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解读--试论城市意象的模糊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许铁铖 《华中建筑》2000,18(3):67-70
文章就现代城市特色缺乏、意象衰微而提出城市意象模糊性问题,追溯了其理论与3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探讨了相关的对策理论及其非决策 之后,就所截取的城市的四个片断进行了对策性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城市意象力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尝度。  相似文献   

16.
李瑞 《广州建筑》2008,36(1):40-43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开发商对建筑项目的品质、成本、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的概念和任务,分阶段论述了设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并指出了一种研究设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本文最后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领域以及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互动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互动、互动效应、互动发生规律等概念,对互动效应、互动方式和互动发生律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互动原理在科学史和科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合同文件前期准备工作对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招标文件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等管理目标控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方法,为建设单位实现工程管理目标工作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祁彦青  郝晓忠 《山西建筑》2003,29(12):122-123
压煮器是氧化铝生产的重要设备,通过对现场存在的焊接缺陷类型的总结、分析,介绍了压煮器管排发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在焊接时改进质量控制的方法,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武纲 《城市建筑》2014,(30):59-59
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几种常见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出发,论述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砌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建筑主体结构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