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信息时代的对抗中,利用电子侦察卫星获得情报已成为一个重要手段。基于静止轨道卫星的电子侦察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日益广泛重视,国外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分析了静止轨道电子侦察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特点,提出了电子侦察载荷的总体设想,对主要关键技术如高增益天线、高灵敏度一体化接收和软件可重构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孙岩博 《电讯技术》2021,61(7):821-826
针对传统通信扩频体制在统计学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而易被敌方侦测设备发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抗扩频参数测量的低截获波形方案.从抑制和消除通信信号中存在的可检测、可攻击统计特征的思路出发,通过引入随机过程对跳码扩频序列和码速率进行随机化控制,使输出的码速率和扩频周期时间具有非平稳统计特征和非各态历经性质,以增强低截获波形抗扩频参数测量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增益定码扩频体制,所提出的低截获波形具备码速率和扩频周期时间测量精度低的特点,且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存在较高的相对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现高保密强度卫星通信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现通信信号是截获通信信息的前提,为实现高保密强度卫星通信,做到让截获方无法发现信号的存在非常有意义。文中介绍了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检测手段及检测极限,指明在透明转发模式下,卫星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被检测出来,进而可以实现高保密强度的卫星通信。最后给出了实现高保密强度卫星通信的途径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轨(LEO)卫星高速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分析了低轨卫星直扩通信信号的扩频参数侦察技术,提出了基于分段累积相关的伪随机(PN)序列周期估计方法及PN码字、PN码初始相位、多普勒频移三维空间搜索方法。理论推导和实践证明,该方法不需先验知识,可通过FFT实现快速计算,运算复杂度低,可对低轨卫星扩频信号参数进行有效侦测。  相似文献   

5.
直接序列扩频是低截获概率通信常用的通信技术。传统的扩频技术受到自身扩频码性能的限制,抗截获性能不高。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混沌扩频技术能改善传统扩频通信的一些缺陷,但新的截获技术迫使我们寻找具有更高抗截获性能的通信技术。基于混沌扩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扩通信方案——变速混沌扩频,包括两种变速方法。通过仿真和分析,证明了变速混沌扩频适合于直扩通信系统。同时,理论分析表明,与传统混沌直扩系统相比,该方案具有更好的抗截获性能。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卫星通信迅猛发展,卫星技术日臻完善,使全球移动卫星通信得以实现。由于低轨道卫星(LEO)投入使用,开辟了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的新领域。本文介绍有关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低轨道卫星的特点、低轨道与同步轨道卫星(GEO)的比较、低轨道卫星如何实现覆盖全球并与地面联网实现全球通信等等。本文还介绍了国内外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实施的近况,可望在2000年左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使全球卫星移动通信能稳步跨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扩频通信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和抗截获性能,将正交扩频技术与码相位循环移位调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多进制扩频通信方案。在正交信道的每条支路上,首先采用M元双正交扩频调制,再以每一个扩频码为原型码进行码相位循环移位调制,选用专用的伪噪声码进行同步,在接收端用基于变换域处理的循环相关器进行解扩。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易于实现同步,同时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强的抗截获性能。该方案在卫星隐蔽通信、数据链通信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传统直扩通信系统的抗截获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混沌直接序列扩频和跳码通信相结合的通信体制,重点介绍系统的同步过程。具体实现时,利用一个通过二次扩频方式复接在业务信道上的低速隐蔽信道实现混沌序列的同步以及通信过程中扩频码的变换。由于采用了周期性长、伪随机性好的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而且通信过程中可以对混沌系统的混沌映射关系及初始条件进行随机更新,因此与传统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相比,混沌直扩跳码通信具有更好的抗截获性能。  相似文献   

9.
刘沈 《电信技术》1995,(1):7-10
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刘沈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VSAT热还未降温,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又成为现今的热门话题。非同步轨道有高、中、低轨之分,其中尤以中、低轨的卫星移动通信更为财团、制造厂商、通信业务经营者所器重,本文简要介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卫星链路通信性能问题,从影响卫星通信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天线增益与天线效率给卫星链路通信性能造成的影响。天线增益与天线效率影响着卫星链路通信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加强其影响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上军事活动中,电子侦察卫星是舰船电磁频谱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据过顶侦察卫星探测目标的模型和发现目标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典型侦察卫星对海上舰船的发现概率,并以发现概率为基础对电子侦察卫星的威胁等级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12.
张煦 《电信快报》1998,(12):3-5
本文先全面说明同步卫星和低 /中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最新动态。其后着重介绍发展中国家利用同步卫星组成区域移动通信系统。文中特别讲到亚洲蜂窝网卫星通信系统和中东的Thuray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后指出 ,这种利用同步卫星的区域通信系统与全球低 /中轨道卫星系统相比 ,投资节省 ,管理简便 ,手持机价格和每分钟通话资费都较低廉 ,在发展中国家地区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车载站在通信过程中是运动的,因此存在卫星功率有限、传输高速业务与移动站低天线增益之间的矛盾;系统有时是在非高斯信道中工作的,电波传播情况复杂;地面终端的天线时刻对准所使用的卫星。对如何利用有限的卫星功率条件,在地面终端的快速移动中,实时传输宽带多媒体业务,涉及卫星的带宽和功率、移动终端能力、天线伺服跟踪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李春 《电讯技术》2012,52(7):1082-1086
基于覆盖分析和链路计算的基本方法,将卫星的轨道高度、空间 链路、侦察天线和接收处理能力等因素综合,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等高线投影图形显示方法。 通过应用举例指出该方法可在不同轨道高度、不同天线方向图形状和指向,以及不同处理能 力等条件下分析卫星轨道和侦察载荷等参数的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为电子侦察卫星 系统的设计论证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超密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能弥补传统地面网络频谱资源稀缺、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有潜力提供全球大规模接入的高速率服务。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卫星通信对天线性能,如波束控制能力和天线增益等,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对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天线——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RHS)辅助卫星通信展开了研究。RHS采用全息原理对超材料单元进行电控,从而实现波束成形。基于 RHS 的硬件结构和全息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 RHS 辅助多卫星通信方案,该方案同时考虑卫星跟踪和数据传输。同时,设计了全息波束成形优化算法以最大化和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表明了相较于传统相控阵天线,RHS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卫星通信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Antenna design trade-offs associated with providing an area coverage communication link via a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where the geographical area to be serviced by the associated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a narrow-cone angle directed at an a priori known region on the earth's surface, are considered. Interference sources within and just surrounding the coverage area are adaptively nulled; interference sources located far from the coverage area are minimized by designing the antenna system to have low sidelobes outside the coverage area. This minimizes the number of adaptive channels which must be processed, with subsequent decrease in satellite weight and power requirements. The antenna design trade-off is between the phased array (PA) and the multiple-beam antenna (MBA). Three specific performanc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e MBA/PA design trade-off: susceptibility to out-of-coverage-area interference sources which use up the adaptive degrees of freedom allocated to the desired coverage area; effects of reduced link margin for low-gain thinned arrays; and nulling bandwidth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ree classes of PA's are considered: filled arrays, high gain thinned arrays, and low-gain thinned arrays.  相似文献   

17.
快速发展的蜂窝网通信和卫星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说明无线通信将应用于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数字蜂窝网将增设微蜂窝区 ,频率从 90 0MHz升至 1 .8~ 2GHz ,向宽带和多媒体方向发展 ,数据速率从 1 44kb /s升至 2Mb /s。手机将是TDMA /CDMA双模。蜂窝网不仅用于移动通信 ,而且用于固定用户的市内接入网。卫星通信将加快发展低轨道 /中轨道卫星通信网 ,而同步卫星仍需利用。移动卫星网可通电话 ,可进行多媒体通信 ,速率为 2Mb /s,并通过地面信关站 ,与陆地固定通信网结合一起 ,实现全球个人通信。  相似文献   

18.
对基于码分多址(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及其容量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用户数量与系统的扩频增益、抗干扰能力指标、卫星转发器饱和功率等的关系,容量分析的结果可供人们在选择和设计通信卫星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单粒子翻转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带电粒子造成的单粒子翻转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给出了单粒子翻转的物理机制及主要研究方法。利用OMERE 3.4软件对星载CMOS 2164器件进行了单粒子翻转率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轨道倾角和轨道高度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减小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为了有效克服单粒子辐射效应,除了简单的增加屏蔽层厚度等防护方法外,还应考虑通过电子器件的选择来提高抗辐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新型星载天线是通信卫星技术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大口径平面抛物面天线可实现星载天线的高增益、波束赋形、多波束等电气性能,并且由于反射面为平面,易于实现天线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可展开设计。由于平面抛物面天线技术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因此无论在军用还是在民用,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