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柯龙生 《新能源》1994,16(12):24-27
漳州地热位于市区内,可供城市生活热水用水。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漳州城市生活热水地热供应系统,指出了第一期地热工程的主体项目-地热水厂的经济效益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朱家玲 《太阳能》1998,(1):28-39
地热热储工程技术的发展朱家玲地热热储简称热储,它能通过载热流体的对流、富集来储存地热能。所以,地热热储十分重要的特征是热储外的冷水渗入热含水层,再经过热储层底部加热带,在强大的和持续的传导热流补给的条件下,将冷水加热。地热热储不同于油储、气储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李汉炎 《地热能》2004,(6):29-30
找出最优的发电容量,是地热热储评估的主要目的之一,最优指在整个电站寿命期(通常为50年)内可持续的容量。如果平均的发电功率超过自然恢复速度相当多,发电容量将在成功运行50年之后下降。最近,Pritchen(1998)对一个假定的地热热储作了数值模拟,该热储供发电50年后停用。  相似文献   

4.
正据《Теплоэнергетика》2013年7月刊报道,地热电站的运行证明在地热电站工作回路内侵蚀-腐蚀破坏和形成沉积物的主要原因是地热载热介质含有腐蚀-侵蚀性杂质和盐。建立的计算模型"地热电站B-M回路"考虑地热电站的运行条件来确定在工艺回路不同地点的地热载热介质液相和汽相内杂质和盐的浓度。按照模型"地热电站B-M回路"计算的结果可以用来定性确定不同运行工况下地热电站工艺回路内形成沉积物的可能性、强度和机理。  相似文献   

5.
取热不取水井筒闭循环采热工艺是开采地热水低产区、地热尾水回灌难地区地热资源的有效方式。为了研究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对中低温砂岩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能力,文章以河北任县已有的地热地质数据和短期供暖数据为基础,使用井-储耦合模拟程序T2WELL对U型井采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探究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对该研究区地热供暖的可持续潜力。此外,定量分析了不同关键工程参数对U型井提热能力的影响,以指导设计合理的U型井取热不取水地热开采方案。结果表明:U型井地热开采系统的产流温度和提热功率在同一个供暖季内随时间降低,在连续多个供暖季内也随时间降低,其变化趋势为先快后慢。基于文章模型研究,确定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最适合的注采流量、回灌温度、水平井长度分别为60 m3/h,10℃和400 m。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热破裂对于深部采矿、地热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基于细观组分的花岗岩PFC模型,完成了应力作用下花岗岩热破裂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花岗岩的热破裂具有阶段性,100℃内发展缓慢,180、370℃左右热破裂活动加剧,尤其是370℃时裂缝数急速增加;随着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差的增加,剪切型裂纹占比逐渐提高;热破裂产生的裂纹主要分布于成岩矿物颗粒边界,430℃已初步联通形成包围颗粒的不规则裂纹,并伴有少数穿晶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7.
李汉炎 《地热能》2006,(4):29-32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地热开发促进调查计划——安比地热田热储评估,日本地热开发促进调查的安比地热田热储建模,地热发电系统型式选择的研究——安比地热田案例分析,日本山形县干热岩试验场长期水循环试验期间热储示踪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近气缸盖壁面气流速度和热边界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倒拖工况下直喷式柴油机气缸盖近壁气流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利用一维传热模型计算了气缸盖近壁的热边界居,得出了气缸盖近壁不同位置的气流速度和热边界层是不同的,速度边界层基本上在压缩中期形成并达到一定厚度,以及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数量级相同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江西省温泉形成、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就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属中低温水热系统的江西省地热温泉资源,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于适宜条件下出露地表;旅游、温泉医疗、蔬菜、花卉种植、地热发电等是江西地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分级利用和地热废水回灌是温泉资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开发地热 造福人民─—第二届天津地热学术研讨会纪要(摘要)第二届天津地热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2日在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召开。8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集论文6:篇,内容包括地热热储工程、地热防腐防垢、地热环境保护与开发管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以往地热换热器孔外的理论传热模型,并将其归为两大类:有限长热源模型和无限长热源模型。在简要对其进行介绍和总结之后,进一步比较了他们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指出无限长模型不能适用于地热换热器长时间的传热分析,只能用来分析短时间内非稳态的传热分析。而有限长的传热模型由于考虑了地面作为传热边界对地下传热过程的影响,能够用来分析长时间的传热分析。  相似文献   

12.
《节能与环保》2004,(12):58-58
地热在法国是继水利、生物质能、城市固体垃圾之后的第四位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为0.44%。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温室效应,法国将大力推动地热的发展。主要措施存改进地热场评估和开发方法,提高钻探科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海外领地能够更好地利用地热发电;继续“断裂热岩石”型深层(5000m以下)地热开发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让西部用上地热电力(GPW)的倡议从2000年1月开始,一直致力于把西部有志于地热的团体和个人组织起来,成为州的地热开发、工作队伍。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是地热电力生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先导,西部其余各州对地热开发的雄心现在也得益于GPW的影响。倡议的目的是要把地热发电传送给西部的几百万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公方与私方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地热开采是典型的热流固耦合问题。文章以裂隙岩体地热开采为背景,推导出含热储温度变量的孔隙率、渗透率方程,由此建立含裂隙热储的温度、渗流和变形场全耦合数学模型。利用上述模型求解了含简化裂隙热储的地热开采问题,得出裂隙开度等参数对热储温度场和地热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入井和生产井之间的裂隙岩体是地热资源的主要供给区域;天然裂隙开度或人工裂隙开度是控制热储温度,提高地热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裂隙开度扩大1倍,地热产能增加近6倍。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和中国都属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匈牙利以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为主,主要发育两套热储,一套为晚中新统到上新统潘诺尼亚砂岩热储,另一套为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而中国主要开发浅层地热资源和中深层地热资源。两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均主要用于直接利用,但方向各异:匈牙利地热利用方式的鲜明特点是以温室种植为主,而中国地热利用方式以供暖、制冷为主。通过对比匈牙利和中国地热资源情况、开发利用情况,明确了两国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的"长处"与"短板"。匈牙利与中国华北地区中深层地热异常在成因机制、热储条件、水温、水量条件等方面非常相似,两国应充分借鉴彼此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砂岩回灌、地热发电、干热岩开发利用等领域内合作和交流,积极促进两国地热产业的发展。中国和匈牙利在地热清洁能源利用层面开展合作,可作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热发电用深井热水泵开发成功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由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机构组织的地热发电用深井热水泵试验,在大分县九重时400m深井下,泵送200℃热水,连续运行1000h以上,符合使用要求,获得成功。这一深井热水泵由电机和泵组成。泵送的地热水...  相似文献   

17.
斯文 《地热能》2007,(5):24-24
为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北京市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北京市地热管理处不断加强地热采暖回灌的管理,拟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地热回灌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对本市地热采暖单位明确提出了限期进行地热采暖尾水回灌的要求。用地热水供暖单位中的大多数均采用了“对井”回灌技术,供暖尾水实时回灌到同一热储层中,全市年回灌量近100万m^3。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24日,由天津市地热管理处、天津大学地热研究培训中心等单位完成的“地热利用远程管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制”项目通过天津市科委专家组的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9.
舟丹 《中外能源》2012,(7):48-48
地热资源按温度的高低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中国一般把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低于此温度的叫中低温地热,通常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与地热发电相比,地热直接利用的优点:①热能利用效率高达50%~70%,比传统地热发电的5%~20%高很多;②开发时间短得多,且投资也远比地热发电少;③地热直接利用,既可利用高温也可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因此应用范围远比地热发电广泛。当然,地热直接利用也受到热水分  相似文献   

20.
董克刚  赵树林 《新能源》1994,16(5):39-43
天津南部880km^2内蕴藏有地热资源。圈定的九大地热异常区面积约2500km^2,分为第三系热储和基岩热储,可采量达787.5亿m^3和48亿m^3。进行回灌开采,可采量还可增大1.5倍。开采前景广阔。地热开发的重点是供房地产和和旅游业利用。这是优化投资环境,创造引资的特点和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举措,也是综合利用的龙头项目。地热管理本着“统一管理与分级部门相结合”的原则,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