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建立了以全管网寿命周期费用年值为目标函数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管径优化模型,提出了对最不利环路和其他分支环路各管段管径进行综合优化的方法。编制了管径优化设计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与传统工程设计法相比全寿命周期费用年值减少了7.38%。结果表明,优化方法能够更好地平衡管网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管网经济性,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设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大型供冷/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管网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年折算费用与管径的单变量非线性函数关系,采用微分法分段求出各管段的优化管径。结合案例,分别采用假定流速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水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比传统设计方法管径有所放大,但水泵运行能耗降低39.5%,冷/热量损失减少11.2%,管网的年折算费用节省10.1%,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区域供冷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区域供冷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的途径:加大二级管网的供回水温差、对二级管网进行优化设计、对区域供冷站进行优化设计、对区域供冷系统进行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冯小平  龙惟定 《建筑科学》2012,(Z2):242-245
以管网投资、运行、折旧和维护费用年折算费用作为目标函数,管网的流量平衡和压力平衡、用户要求流量、流速、管径,管网投入运行后的水力稳定性系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区域供冷却水系统管网全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管网优化设计的运行机理,并对约束条件的处理和评价函数的建立进行了分析;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某区域供冷却水系统管网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分析了水力稳定性系数对系统经济性和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和常规方法相比能够达到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冷量损失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的计算方法,并对某个二次泵变流量运行的区域供冷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保温材料达到要求、施工合格的情况下,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总冷量损失很小,在其输送冷量的1%以内;二次泵的冷量损失是二次管网总冷量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次管网最不利环路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不会对区域供冷系统的用户造成大的影响;负荷率对二次管网的总冷量损失、最不利环路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多种区域能源站方案的自动优化设计和方案技术经济分析,针对区域能源站数量选择、区位选址和供冷供热范围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优化分析方法;对区域供冷供热的管网路由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自动管网路由优化方法。在实际工程典型区域供冷项目中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全集中、半集中和全分散能源站的经济性;并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该方法有别于当前依赖专家经验的常规能源站选址和路由优化设计,是一种可定量计算评估的设计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求解程序,并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冷负荷密度、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均为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供回水温差的影响更大;当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分别为10℃和8℃时,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供冷距离随冷负荷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冷负荷密度很小的区域不宜采用区域供冷系统;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不宜采用5℃以下的冷水供回水温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介绍,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区域供冷供热管网优化设计中,提出求解优化管径的思路,以管网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增强了管网设计的经济性,管径直接取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离散管径,使求解出来的优化管径组合不需要按标准管径调整。  相似文献   

9.
特点,提出在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中应重视基于双蒸发器制冷机的蓄冰系统、外融冰开式供冷、#制冷站的设计实践并结合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分析了区域供冷相关技术的分布泵管网水系统等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区域供冷系统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以二次管网供冷管路的年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分析了电价、输送半径、车站负荷、区间隧道温度、隧道风速、冰浆含冰率、保温层价格和导热系数及系统的COP对二次管网年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监测和剔旧更新,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系统与分区域供气,开展受损管网故障排查与恢复供气,建立地震实时监测和震害快速分析系统,制定能反映震后真实情景模式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城市燃气管网震害风险评价和模拟仿真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风冷专用空调冷媒管管长对制冷衰减量有着重要影响,有些老旧通信机房受制于建筑本身制约,不得不采用长管路设计,然行业内尚没有长管路下的设计标准或指南,对系统设计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某通信机房的空调设计与分析,并借鉴多联机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出了风冷专用空调长管路下的设计方法,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计量供热系统热源超量调节和超前调节的要求,避免自主调节用户加热过程的热滞后,引入逐时同类用户及其负荷系数,建立了计量供热系统间连网一次网采用固定供水温度的量调节、二次网采用主动质调节-被动量调节时的运行调节方程.通过实例计算证实了在逐时负荷比值确定后,虽然用户自主调节随机性大,但仍然能够确定供热系统在调节状态下的供、回水温度及其流量,进而预测自主调节状态下的逐时供热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高级酒店建筑的设计要点,包括管道布置对建筑层高的影响、管材选择、喷头布置以及热水热源的计算选型等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住宅小区供暖供热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和实地调研,探讨了住宅小区供暖供热中的系统形式、管道安装、保温、上网敷设、热电联产与集中锅炉房供热经济比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利锋 《山西建筑》2012,38(2):161-162
针对铁路机辆段工程设计中的压缩空气管道工艺设计进行了探讨,采用系统论方法,把压缩空气输送作为能量流,从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量输出三方面介绍了压缩空气管道工艺设计的具体方法,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马毅 《暖通空调》2007,37(2):103-107
结合新建住宅供暖的常用设计形式,以具体工程的热计量供暖系统安装为例,分别从施工图纸会审、材料进厂检验与储存、供暖主要设备的安装、埋地管道地面沟槽的准备与清理、管道埋地敷设方法与技术要求、镀锌管道和塑料管道连接方法与质量控制、埋地塑料管道的隐蔽方法与要求、埋地塑料管道试压与清洗、系统试压与清洗、热工调试方法与要求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安装质量控制,重点介绍了埋设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安装质量控制、管道的弯曲质量控制及竣工调试,分析了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善吉 《山西建筑》2011,37(25):95-96
针对大型工业项目配管设计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配管设计应考虑的安全因素及配置要求,并阐述了配管接头处理方法和配管支架设置,以期指导实践,科学合理布置管道,确保生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系统工程原理,把某工程的核供热厂、峰荷热源、热力网、热力站以及热用户作为一个系统,以综合经济效果最佳为目标,充分考虑供热设计和运行的实际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四个基本参数的最佳组合和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20.
温颖帅  赵卓 《山西建筑》2010,36(34):189-190
结合工作实践,就核工业管道设计中的管道布置设计、管道支吊架设计、调压器件装置、仪表及附件安装设计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一些基本设计规定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管道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