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的传统纺织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有一些留存至今,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历史中行走”这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我们选取了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艺,希望与读者共同领略中国深厚的纺织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中行走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的传统纺织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有一些留存到今天,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历史中行走”这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中,我们选取了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艺,希望与读者共同领略中国深厚的纺织文化一隅。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的传统纺织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有一些留存至今,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历史中行走”这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我们选取了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艺,希望与读者共同领略中国深厚的纺织文化。  相似文献   

4.
《纺织科学研究》2012,(6):142-143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的传统纺织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有一些留存到今天,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我们选取了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艺,希望以此一窥中国深厚的纺织文化一隅。  相似文献   

5.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面临着衰退和消亡。机织产品设计是高等院校纺织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涵盖了纺纱、织造、染整等多种纺织技术,因此,可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机织产品设计的课堂,使其成为有效保护和传承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6.
安妮  陈雁  毋岚萍  张凯茜 《丝绸》2015,(10):56-62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5,(10)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8.
孙华  舒燕 《毛纺科技》2023,(4):133-134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和地区纺织行业逐渐兴起,我国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正由全球纺织制造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纺织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必须引领、产品质量必须优先的关键时期。由赵宏、曹明福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5年9月出版的《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涵盖了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内容,是我国首本关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教材,是系统研究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纺织故事,不断铸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纺织传统技艺新辉煌。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行。在去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  相似文献   

10.
陈贝贝 《中国纤检》2010,(12):76-77
5月1日.全球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湖北省黄冈市黄梅挑花、红安的绣活(鞋垫)和大布传统纺织技艺、武穴的章水泉竹艺4项”挑花绣活纺织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亮相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  相似文献   

11.
《纺织科学研究》2012,(6):136-136
物质社会丰富的今天,我们逐渐厌倦所谓的高端时尚而回归纯朴与自然。带着这种情结,“非遗”成了时尚边缘的热门话题。不久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辰”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中国民间纺织工艺的精湛与智慧。但在重温传统和历史同时,如何让这些民间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却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资讯快递     
《北京纺织》2010,(1):263-264
《中国家纺文化典藏》首发式北京举行12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纺织出版社承办的"《中国家纺文化典藏》首发式"在北京新闻大厦隆重举行。该书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阐述家用纺织品发展历史与文化的图书,也是第一本用现代视角剖析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家纺文化精髓,传承我国家纺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宏扬我国优秀传统家纺文化的书籍。  相似文献   

13.
《丝绸》2016,(2)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标志着在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又新增了一股专业化的力量3月2日,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在广东潮州成立,标志着在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又新增了一股专业化的力量。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由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倡议,以  相似文献   

15.
曾容 《造纸信息》2024,(4):31-35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手工竹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中能够展现中国造纸史水平的一个文化结晶。文章主要从夹江竹纸的历史、竹纸制作工序及用途、保护以及发展等几点探讨夹江竹纸的传承及发展情况,来展现我国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夹江统竹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内涵,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为其他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资讯快递     
《中国家纺文化典藏》首发式北京举行12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纺织出版社承办的"《中国家纺文化典藏》首发式"在北京新闻大厦隆重举行。该书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阐述家用纺织品发展历史与文化的图书,也是第一本用现代视角剖析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家纺文化精髓,传承我国家纺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宏扬我国优秀传统家纺文化的书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丰富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商业化和工业化生产导致了这些民族民间纺、织、染、绣等传统手工艺的退化。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灵感,或原汁原味的传承,或大胆的技术改造,或节约简化的借用,设计出具有独特韵味的服装,以活态保护的方式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浙江为例,分析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时代背景,阐述了以标准化推动纺织非遗活态传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思考提出了构建纺织非遗标准体系、研制3个方面的纺织非遗重点标准、探索3个维度的纺织非遗标准推广模式等工作重点,以期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引领纺织非物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9.
江源 《酿酒科技》2007,(8):32-32
记者近日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继去年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茅台酒酿造工艺”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相似文献   

20.
事件     
近日,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据了解,在我国已公布的15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纺织类非遗项目达200余项,纺织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0余名。近年来,纺织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但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影响,有70.0%的国家级纺织类非遗项目因地处中西部地区而流通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