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与山地特色的比较优势,是发展以民族与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文章试以西部地区的六盘水市为例,探讨六盘水市依托亚高原海拔、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资源,发展以山地户外旅游、山地疗养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山地旅游地产、山地休闲农业等为主导的综合文化旅游产业,为西部地区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产业融合模式探索先行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主体包含生态、旅游、科教、文化以及艺术等多种价值的公园形式,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途径,湿地公园可以充分实现区域湿地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公园的现状和周围环境条件,依据生态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体验参与的设计原则,以"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完整展现湿地景观,提炼传承地域文化、引导公众融入自然"为设计理念,将公园划分为休闲娱乐区、科普宣教区、恢复重建区、农渔体验区和生态保育区5个功能分区,形成"一环、一带、三核、五区"的规划布局,力争营造兼具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黄河流域代表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文化公园作为一个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关键所在。菏泽曹县文化公园景观规划概念设计结合周边区域环境条件,以"融古铸今"为主题,以原有场地现状和人文、自然特色为基础,以展现曹县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特色为目标,以生态优先、特性与共性并存、以人为本及艺术性为原则,遵循追求自然、宣传文化的设计理念,规划出历史文化区、手工艺文化区、戏曲文化区、饮食文化区和湿地文化区五大功能区,形成了"三轴、一环、五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营造出融娱乐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山水相映成趣,历史人文特色明显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海拔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调查研究发现:长白山北坡湿地有植物37科83属142种,南坡湿地有植物33科71属103种,西坡湿地有植物37科83属132种,其中西坡和南坡的植物科、属相似性较高.通过实地调查记录和重要值的计算,对长白山北坡、南坡、西坡不同海拔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名称及其湿地类型进行了判定和划分,并根据3个坡向上不同海拔湿地样方中的植物种数,探讨了长白山湿地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核心和重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生态功能,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和因地制宜及地方特色等设计原则,以“一线、七区、四廊道”为空间布局结构,对青岛崂山杜鹃公园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规划为人口景观区、崂山佛教文化展示区、高山杜鹃民俗文化展示区、科普文化展示区、湿地观赏区、旅游健身疗养区、崂山特色植物种植区七大功能分区,力求打造以高山杜鹃为主,集特色花卉、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开发符合居民陶冶身心、休闲健体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泗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泗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笔者受当地县政府委托在湿地公园入口处设计制作一幅大型浮雕壁画,前景是两尊立体的2.8米圆雕人物,照壁30米长,2.8米高,记载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以当地的泗洪湿地的特色飞禽白鹭贯穿始终,将不同时期的人物与景观自然地连贯穿插.并以文武两位名士的圆雕塑像为主要历史文脉,提升湿地公园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湿地公园的雕塑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品味高雅.雕塑紧扣泗洪县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为泗洪湿地公园增添了风采和神韵.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街道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骨架,是城市的特色与活力所在.分析了传统山地城市街道中人的各种活动与自然共存的根本所在,指出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具有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的探讨,力图在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中,为重构被破坏的环境秩序提供规律,再现传统街道美学,从而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进行植物调查,统计与分析了乔灌草三种类型植物的种类及观赏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查与分析了游览绿地、湿地绿地、河岸园林道路绿地三种类型的植物景观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乔木的应用以观赏叶色和树形居多,灌木以观花、观果为主,草本以观花、观叶为主.游览绿地以乔木形成的林下空间和开敞草坪为主;湿地绿地以草本植物为主,配以疏林草地;河岸园林道路绿地则以规则式配置居多.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景区是风景区的主体内容,是展示风景区以及城市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文章以传统的道教文化为依托,以展示华山地区传统文化的"深奥、博大、精深"和满足当代人休闲活动的需求为目的,以"融合自然,突出特色"为主要原则,将济南市风景区传统文化景区规划为华阳宫建筑群区、休闲娱乐区、传统商业街区、传统农耕文化区和道教文化展示区五个功能区,从而建造一个展示和发扬华山地区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园区。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其恢复、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热点.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效能,有效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前提和手段.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设计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可持续性、景观多样性、互动参与性等原则,将东营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以打造“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景观,规划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游憩观赏及科普教育区六个功能分区,营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1.
赣南地区体育小镇建设是在国家"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引领下,结合"健康江西"、"幸福江西"的发展理念提出来的。以赣南地区体育特色资源为依据,结合赣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体育小镇建设的经验,研究赣南地区体育小镇特色与布局问题,从功能导向的视角对赣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赣南地区体育小镇建设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赣南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以"山地体育运动、水上体育运动、红色体育运动、民俗体育运动"为主要特色,具有健身休闲、产业融合、文化传播等功能的体育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是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受污水胁迫面临的问题,寻求相应解决对策,可为人工湿地的合理构建和人工湿地植物的适当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阐述了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选择原则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物生长周期短、衰退和生长速度缓慢以及根系扩展不利等,提出人为干预、选择抗性强植株以及合理植物配置等解决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园林是以湿地为研究和美化对象的园林形式,是具有观赏、娱乐、休闲、游憩、教育和文化宣传等多种复合功能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文章以湿地园林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湿地园林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湿地园林的发展概况;展望了湿地园林在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和生态环境改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口湿地维管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现状,2006年3月~2007年3月对区内维管植物进行了大面积普查,调查统计表明鸭绿江口湿地现有维管植物83科234属365种,保持了东北地区南部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植物资源丰富。文章同时提出了鸭绿江口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种类湿地植物在铜污染废水中对铜吸收能力的差异,在人工湿地池中对10种湿地植物的吸铜能力及其规律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湿地植物间植株铜浓度相差2倍,而植株铜积累量相差41倍,其原因是不同湿地植物间植株生物量(干重)相差51.8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种类湿地植物的铜积累量与植株铜浓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植株生物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该结果说明,在铜污染废水处理的湿地工程技术中,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在选择对铜积累能力强的湿地植物时,首要选择指标是植株的生物量,其次是植株铜浓度.本研究还筛选出了4个对废水中铜吸收积累能力强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对废水中Zn吸收积累的差异,在人工湿地池中对10种湿地植物吸收积累Zn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间植株Zn浓度相差2.3倍,而植株Zn积累量相差56.6倍,其原因是不同湿地植物间植株生物量(干重)相差51.8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的Zn积累量与植株Zn浓度间无明显关系,而与植株生物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该结果说明,在处理Zn污染废水的湿地技术中,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而选择高积累Zn湿地植物的首要指标是植物体的生物量,其次才是植株Zn浓度。本研究筛选出了5种对废水中Zn积累量高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人工湿地的湿地构造、植物类型、填料配比等因素,分析了各类因素对湿地中微生物(特别是对硝化反硝化菌)的生长、进水碳氮比等对人工湿地脱氮效能的的影响,同时结合对人工湿地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对改进的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局部曝气和出水回流等在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就人工湿地与预处理工艺的组合应用和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为人工湿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鸟类最优越的繁衍栖息地,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文章以济宁泗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结合鸟类特点、生活习性,以湿地鸟类生态与人们的旅游需求整合为基点,营建适宜鸟类栖息生境和适宜人们休闲游憩的绿色生态空间为目标,在以湿地生态设计理念为核心的前提下,运用多元化生态设计理念,将湿地划分为湿地观赏区、鸟类生活区、生态展示和体验区、特色农业体验区和游憩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并在公园中做了引鸟、护鸟的创新性设计,以更好地协调湿地及鸟类的生态系统和承载的旅游休闲之间的均衡发展,创造人、鸟和谐共处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优美、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老龙湾生态公园的建设对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生物多样性与地方特色的设计原则;以"一心、二轴、四区"为空间布局结构,对临朐老龙湾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湿地生态、滨水景观四大功能分区,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20.
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山地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忽视山地独特而敏感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盲目地沿袭平原城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结构的混乱、城镇地方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从山地城镇景观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景观生态格局、绿色开放空间体系、视觉空间品质、地方历史文化风貌、山水美学意境等几方面的式图建立一种适应山地生态环境,引导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