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热管换热器在工业节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热管换热器在开发废热回收装置中的重要意义及在工业节能中如何发挥热管的作用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并与传统的废热回收装置进行比较,确定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烟、废气余热回收中的明显优越性,并分析了合理应用热管换热器所必须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航天热管技术移植民用254厂热管高效节能设备大显身手曲成江哈尔滨254厂将航天热管技术移植民用开发研制的,以QZ型桥式双流道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和SXM、QS系列上下行煤气余热回收装置、RJ系列热管式热交换器为代表的高效节能设备投放市场后,以其创造的可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木材干燥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我国木材干燥节能减排技术现状。太阳能干燥技术适于木材预干,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是比较理想的组合干燥方式,其节能率可达70%左右。常规木材干燥的排气余热回收目前常用热泵干燥机,其节能率在40%左右。将华北电大与山东省科学院联合研制的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用于排气余热回收,其节能率可达20%左右。这种振荡流热管的突出优点是热管内不需要毛细芯,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它可以随意弯曲而且启动迅速;而且与热泵干燥机相比,它投资不太高、不耗能又容易维护管理,因此适于木材干燥行业用于余热回收,同时也可以用于其它工业余热的回收。  相似文献   

4.
热管换热器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后,换热器吸热与放热分属不同区间,处于烟气空间内介质,由原来20℃左右,被加热,使得换热器壁温升高到9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换热器的低温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气热管换热器在电站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气-气热管换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并对气-气热管换热器在电站余热回收应用方面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30m~3中温厌氧消化器的加温热源及其加温的方法。我们采用回收发动机气缸冷却水和排出废气的余热作为经济加温热源,研究了回收发动机余热的工艺流程、设计、制造了回热装置。经试验,余热回收率在43%以上,说明了利用发动机的余热完全可以满足消化器的中温发酵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高效换热热管换热器在蒸汽机车锅炉的排烟中进行余热回收和应用的方案及其应用的意义。应用热管换热器后对提高蒸汽机车锅炉热效率进行了初步计算,并与热管换热器在DK_1型蒸汽机车锅炉上应用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应用热管换热器后蒸汽机车锅炉热效率和其它几项指标提高的数值,以及该设备应用的回收年限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木纤维干燥排气余热为实例,分析计算了回收纤维干燥排废气余热的经济效益。当排气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50%,流量为20 000 m3/h的废气流过热管换热器后,它可使纤维干燥的排气热损失每h减少541.53 kW,实际节能率10.32%。排气余热回收设备总投资预计约204万元,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 152 t,减少煤耗费约92万元,扣除设备折旧费,维修费及运行费用等,投资回收期约3年,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采用此节能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挖掘热管蒸汽发生器回收余热的潜能,基于耗散理论,对不考虑黏性耗散影响和考虑黏性耗散影响的两种情况,分别推导出无量纲参数(耗散数和耗散数)的表达式,并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热管蒸汽发生器烟气侧入口处迎风面流速、热管外径及热管蒸发段长度等参数对耗散数和耗散数的影响,并给出一些有关热管蒸汽发生器设计的建议.研究表明:当不考虑黏性耗散影响时,耗散数和耗散数的变化趋势与温度耗散的变化趋势相同;当考虑黏性耗散影响时,耗散数和耗散数的变化趋势与温度耗散和压力耗散乘积的变化趋势相同,且耗散数比耗散数对迎风面流速、热管外径和热管蒸发段长度等参数变化的响应更敏感.上述方法为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分析法剖析和比较用于余热回收的两种气——气换热器(列管式和热管式)的热力性能.分析法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相结合的方法,它既考虑了能的“数量”,又考虑了能的“质量”,是一种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确定出换热器中的不可逆因素及大小,对换热器的不完善性给予正确评价,找出改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气余热回收中热管换热器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节能技术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丙酮、乙醇和水为工质,对小型平板热管在充液率为20%~90%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管壁、加热和冷却风道进、出口截面等处的温度分布,计算了传热量和传热系数。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了工质、充液量和热流密度对热管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该平板热管以乙醇为工质的传热性能最好,传热极限qmax为16~17 kW/m2,最佳充液率为50%,并给出平均传热系数综合关联式。实验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立电伴热方式的稠油伴热管道二维非稳态模型,分析了管道的保温层厚度、伴热管个数以及位置参数对稠油管道安全停输时间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管伴热的情况下,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分别为60、70 mm和80 mm时,安全停输时间分别为26、30 h和34 h;在双管伴热的情况下,双管夹角的变化对安全停输时间的影响较小,安全停输时间约为36 h。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用国产材料研制的塑料管地板采暖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地板板体温度场、向上供热量和向下热损失的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按房间热平衡法通过小样试验以检验设计方案。对东北寒冷地区现有建筑中是否能满足要求,进行了连续和间歇采暖的两种工况的实测。小样试验表明,将该系统作现有建筑的采暖手段是可行的。地板板体温度场的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也比较一致。由此表明方案是可行的,理论计算模型是正确的,可供塑料管地板采暖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采暖立,支管散热量的计算,发现其散热量占建筑物总供热量的26.9%,设计应考虑立,支管的散热量,这样使能工程造价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板式热管散热器进行系统的热工性能试验。通过改变热管散热器的高度、在沸腾段增加与工质的换热面积、在加热管中安装扰流子、在热管中充填吸声材料等对其热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该种散热器热流量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热流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供暖系统中应用塑料管材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着重从塑料管材特性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不同的供暖系统中正确选择管材类型和规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年度费用分析法原理对地热中高温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并与几种典型的供暖方式比较得出:在运行初期,该供暖方式年费用值较高;当系统运行5年后,其年费用除了高于燃煤锅炉外,均低于其他几种供暖方式。从经济性和环境影响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地热中高温热泵供暖方式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桥面热力融雪模型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融雪剂融雪不仅腐蚀桥体及其它基础设施而且污染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力融雪方式即在桥面内敷设管道的基于加热流体的融雪方式.基于融雪的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桥面融雪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其稳态工况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桥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呈非线性分布,且其表面分布不均匀性随着埋管深度增加而变小;埋置深度较小且管距较大时,所采用的边界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处理方法(将上表面作为等热流或等温边界条件处理)更合理;所需加热流体温度随埋管间距或埋深的增加非线性增高;无保温措施时,可通过优化埋管埋置深度使桥面热量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的稳态模型,并将换热模型和结霜特性相结合,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对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结霜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结霜的主要因素.指出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结霜量明显增加;且在空气流动方向的不同管排间结霜量不同,为改善机组结构,提高机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按户计量供暖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户热量计量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计量方法和所需仪表类型不同,对供暖系统形式的要求也不同、为达到按户计量的良好效果,供暖系统应在设计时考虑到室内温度的可调性,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没有跨越管的单管顺流式系统,提出了适应既有和新建住宅建筑按户计量的系统形式.并探讨了按户使用热量计量表进行计量时,建筑设计应考虑供暖系统的布置的要求,如设置管道井、过门管道埋设等.并认为在系统布置时,不应拘于传统的布置方法.而应既满足按户计量又具有调控室内温度的功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