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的建设,是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将沈阳部分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提升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友好度进行探讨,以提高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各年龄段友好度、空间安全性和趣味性为目标,结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设计策略,以期营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儿童友好型”社区为视角,通过对北京小区户外游戏空间的调查研究,就社区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提升各年龄段儿童友好度”“提升社会与儿童友好度”“提升自然与儿童友好度”3个方面提出策略指引。  相似文献   

3.
周扬  关经纯  钱才云 《中国园林》2022,38(7):115-120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系统化认知儿童日常户外行为需求及其与社区建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具有紧迫要义。基于儿童视角,以日常生活圈尺度的社区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调研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户外空间需求和满意度,从场地空间、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边界空间4个层面采集社区建成环境各要素属性,经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儿童户外行为及满意度建成环境的关键指标,包括儿童适宜活动空间面积、周边建筑密度、步行道路连接度和边界空间出入口密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社区户外空间儿童友好度的指标建议值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将老人与儿童活动空间结合设置的老幼友好模式。通过对天津大学家属区内的两个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将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日常需求进行对比研究。运用行为观察、行为注记等方法对两个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试图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边界区域、户外活动空间中部区域、活动空间内部设施及其布局等方面提出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5.
自2021年国家发改委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全面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城市规划,我国社会对儿童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社区是城市最基础的治理单元,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当前我国社区存在儿童活动空间少,活动设施形式单一,缺少儿童与家长互动空间等问题。该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为主观感知评估工具,对苏州市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单位漕湖花园住区户外空间进行儿童友好度评价,并提出儿童友好社区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儿童友好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选取典型实证案例,基于真实的在地性观察,采用叠加分析与行为场景分析方法,从社区整体与典型节点两个层面,深入探析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宜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更新思路。研究发现,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空间环境存在相互适应的强关联性,即空间有限但充满趣味、设施不足却留有弹性的原生空间,给与儿童更多自我创造与发现的可能性。由此,本文提出对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新认知——"有限的友好";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在地性的儿童友好更新思路:更新原则上,强刚性、补软件、促弹性;更新方式上,轻介入、轻规则、重差异;更新理念上,半规划、伴设计、伴成长。  相似文献   

7.
黄瓴  尹雪梅 《城市规划》2022,46(1):87-88
选取典型实证案例,基于真实的在地性观察,采用叠加分析与行为场景分析方法,从社区整体与典型节点两个层面,深入探析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宜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更新思路。研究发现,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空间环境存在相互适应的强关联性,即空间有限但充满趣味、设施不足却留有弹性的原生空间,给与儿童更多自我创造与发现的可能性。由此,本文提出对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新认知——“有限的友好”;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在地性的儿童友好更新思路:更新原则上,强刚性、补软件、促弹性;更新方式上,轻介入、轻规则、重差异;更新理念上,半规划、伴设计、伴成长。  相似文献   

8.
闫钰涵  陈菲  闫楠明  王凡  李遥 《城市建筑》2022,(2):36-38,52
通过统计分析2000—2020年关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相关文献,了解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领域的现状,从建设指导法则、设计优化策略与使用后评价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总结以往学者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经验,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为未来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快速城市化使城市人口与建筑密度不断提高,可供城区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空间亟待拓展。公共建筑屋顶作为存量巨大的城市资源,目前在开发利用时对儿童利益的考虑较为有限。文章通过分析当今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载体及拓展路径,指出利用公共建筑屋顶作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优势和意义,并以儿童友好的视角,结合原型提炼和典例分析,从空间形态、空间界面、交通连接和景观主题四方面探讨了公建屋顶户外活动空间应有的环境特征,进而提出屋顶空间利用应重视儿童权益、成为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多样化补充、提升空间品质等建议,以期为拓展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适宜老年人的城市社区户外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为老年人设计适宜的城市社区环境,成为当今城市社区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对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进行分类,总结城市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而提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目标。城市街区公共空间作为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其边界空间是吸引儿童与公共空间环境产生互动的重要过渡空间,建设儿童友好的边界空间对提高街区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分析,探讨了儿童友好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边界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研究儿 童在社区公园的行为偏好及空间需求对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机 会、提升社区公园品质和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 市3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获取儿童活动空 间分布特征,运用关联规则、核密度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方法,研究儿童户外活动与社区公园空间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 系。研究发现,社区公园中儿童不同活动类型对空间的偏好度 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活动对特定空间的偏好度最高,主要集中 在有沙、水体和草坪的空间;功能活动和规则活动的空间偏好 度次之,多发生在器械区、广场等设施丰富或面积较大的场 地;休闲活动与大部分空间都具有关联性,分布较均衡。设 施、基底类型和植被覆盖等环境要素与儿童活动空间选择的关 联性较强。以此为基础,提出以儿童活动偏好为导向的社区公 园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更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享有户外活动空间资源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城市公共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评价方法,基于行政单元之下更微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更精细的常住儿童人口数据,以地形、道路、边界围合及用地性质等因素划定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单元,计算各功能单元儿童人均享有面积,进而评价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结果表明:北碚老城区缺乏对专属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建设;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不公平;相对低绩效水平的功能单元占单元总数的29.41%,未来应首先关注低绩效单元中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汤湃  董楠楠 《城市建筑》2022,(1):100-105
高密度城市中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户外空间缺乏的问题,这导致社区中儿童与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大面积重叠,甚至存在争夺现象.如何营造共享型社区环境,以有限空间满足老幼人群的户外活动需求,成为社区微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研进行数据收集后,通过定性地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出老幼人群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偏好...  相似文献   

15.
汤湃  董楠楠 《风景园林》2023,(S2):88-92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间、玩伴、内容和时间进行了记录和对比。【结果】发现儿童日常户外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进行户外游戏的伙伴越来越单一、户外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造成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锐减让儿童缺乏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在城市社会环境中,人口流动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社交氛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为改善儿童户外游戏体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要“隔代抚育”已成为我国城市家庭规模小型化背景下的普遍选择,祖辈家长深度参与孙辈儿童的日常陪护,为代际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全龄友好”社区的营造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式,对老旧社区中的代际陪护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看管更严格的陪护方式,交流更多的陪护方式对儿童在更加多样的户外空间进行更加丰富的户外活动有更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基于以上成果,研究对更加高效、高质的全龄友好型社区提出建设意见,以期为高密度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中的代际共享型环境营造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不足、肥胖等健康问题突出的现状,以城市规划促进儿童户外活动为立足点,通过儿童家长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与GIS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建成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影响儿童户外活动的建成环境可归纳为户外活动设施、活动路径、活动场地、活动环境、安全与美观5大类,同时,上海市儿童活动设施的可达性差、活动场地附近交通速度快、交通量大,活动场地缺乏活力。各建成环境评价的市域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郊区各新城和集镇是建成环境差异发生的主要区域,同时黄浦江沿线部分地段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局部高架环线和立交导致家长对交通量和速度的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儿童占比日益攀升和城市户外空间被严重挤压的背景下,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是当前我国儿童友好城市的研究重点。文章借鉴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改善传统调研方法研究"纯空间"或"纯活动"的弊端,联系儿童活动特征与场所空间特点,提出合理客观的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南京老城区作为实例,选取城市公园、城市广场、体育场和大学校园四类场所,分析其评价得分情况,总结提出构建"大型优质化+小型普及化"场所网络体系,达成"体育场+大学校园+小学"共建共享协议,运用"经营性+公益性"管理运营模式以及执行"活动场所联盟名录"评估监督机制等建议,从而构建城市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系统,提升城市儿童友好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城市面临以城市更新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建设周期,此时以儿童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创建对所有人友好的城市是很好的切入点。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1]城市公共户外儿童游戏空间是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巴黎的社区公园儿童游戏场、儿童公园、主题性游戏场和公共户外儿童游戏场营建的政策和其他保障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在对儿童权利的重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营建、社会各层面对儿童空间建设的努力等多方面,值得我国的城市管理和规划建设部门、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等借鉴。并提出城市儿童游戏场需构建完善科学的空间布局系统、儿童游戏场应进行个性化设计、儿童游戏场的安全性需要全社会多层面共同维护、城市管理和决策者需转变观念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市3个不同时期的典型旧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框架,分析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线的相关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与定序选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从可达性、连续性和空间环境3个维度进行现状要素分析评价。在3类旧居住区中,与封闭式旧居住区相比,开放式旧居住区的可达性、连续性更优,但车辆对儿童的干扰更大,儿童出行矛盾集中体现在机动车干扰与居住区内部道路的环境质量低方面。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域提出儿童出行路线的空间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