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通信技术》2019,(5):11-16
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布局工业领域。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完成5个国家顶级节点以及部分二级节点的建设。文章对现有标识解析体系的布局进行分析,并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思考运营商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和数据管道的建设者如何在标识解析体系中发挥作用并形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深度挖掘运营商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支撑。标识解析作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型驱动力,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全国及地方建设及应用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四川省内的发展模式,并聚焦四川省实际和发展特征,探索提出了多种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给出了深化四川省标识解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涛 《电子设计工程》2022,30(2):189-193
随着数字基建战略的提出,工业互联网成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建筑材料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平台的建设,设计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创新应用,包括产品追溯应用场景、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等,为今...  相似文献   

4.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作为接收用户解析请求的统一入口,其功能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攸关整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正确运行。测试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质量控制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递归节点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构建递归解析自动化测试平台。本文基于Python语言及Pytest测试框架,设计并实现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多接口形态、支持递归可信解析测试、消息凭据测试的,可配置、可扩展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文章在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解析节点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研究油气生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验证未来构建中国石油标识解析节点的可行性,提出油田标识信息数据管理方案,实现油田企业标识有效管理.该项目研究有助于拓展油气生产网业务应用,开拓工业互联网增值业务,依托现有的生产网基础设施资源,紧跟新技术前沿发展方向,布局IPv6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赛道,促进公司IPv6业务的...  相似文献   

6.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已稳定运行。针对当前标识解析的行业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供应链全流程管控应用架构,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供、销、产、研等全流程的信息关联统一,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关键内容;针对企业标识服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标识解析技术是工业互联网中万物互联的“数字身份证”,使得产品的核心-工业数据能够在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域中进行共享与交互,从而满足多源异构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交互要求。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然后通过在装备制造企业中应用标识解析技术,研究了标识解析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近期,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主办的2020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暨全国工控安全深度行(京津冀站)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标准质量处处长兼保障技术所所长陈雪鸿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安全白皮书》,奥联作为编制单位之一参与了白皮书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0.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产业生态,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建设国家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唯一的识别物理实体和数字实体,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标识数据管理和交互,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有利于突破数据治理困境,加快数字化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工厂快速发展,边缘智能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获得广泛关注。针对边缘节点计算资源受限的难题,提出了基于边缘智能协同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并给出了边缘智能协同计算任务分配与边缘智能模型轻量化方法。边缘智能协同计算技术解决了单一边缘节点计算能力与智慧工厂应用海量计算资源需求间的矛盾,降低了边缘智能技术的部署开销,提高了工业互联网部署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中移互联网公司经过二期建设已逐步将原有各业务烟囱式建设模式改进为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模式。为了发展中移互联网公司业务,提升客户体验,中移互联网公司结合业务需求将进行北方节点数据中心建设。本文通过对现有节点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深度分析,指出了现有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各业务多节点部署的需求,提出了符合技术演进及业务需求的新节点建设方案。从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云管理平台四个维度探讨和研究多节点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佳  邵枝华  徐砚 《通信技术》2020,(3):625-633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应用结构,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生产现场设备机器的全面结合,完成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升级发展。因此,主要从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工业互联网典型的应用场景、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概括涵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数据采集、存取和利用技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和工控安全的防护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和行业的实施分析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行业中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战术互联网拓扑模型生成问题,分析了现有的拓扑构建方法的不足,从拓扑模型建立、约束条件、拓扑分析等几方面对战术互联网网络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多约束下的节点模型、边模型,进而构建网络拓扑模型,并从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网络效率等方面对拓扑模型进行了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约束的战术互联网拓扑模型生成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新一代战术互联网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加速推动安全成熟度模型在工业互联网重要领域的应用落地,2019年2月25日,美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成熟度模型:从业者指南》,构建了完备的安全成熟度模型,形成了动态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流程,并成功应用该模型开展安全实践评估工作。对此,我国应充分重视,加快开展重点领域安全评估管理实践,提速安全评测标准的研制,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安全实践应用,强化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发挥我国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Manufacturing founds a major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enerally agrees that the core of the new wave of manufacturing upgrade is to achie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or this reason, the concepts of “Industrial Internet” and “Industry 4.0” was proposed by united state, Germany and other technologied, and formulate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ited to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Made in China 2025” was proposed by China which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ased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leve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of China's industri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aiming to help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chieve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in a flexible, smooth and cost-controllable manner,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intelligent network” was proposed to integrate the conditions and advantages in aspects of China'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gnitive identifi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to build an industrial intelligent network, to provide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ervices to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so tha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within a broader scale can benefit from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ith lower costs.  相似文献   

17.
莫佑锟 《移动信息》2023,45(8):55-57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共同构成。其中,网络体系由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3部分共同构成。网络互联可以让要素之间的数据传输得以进行,数据互通可以让要素之间的传输信息得以相互理解,标识解析可以让要素的标记、管理和定位得以完成。在此过程中,有线网络仍占据很大的比重,实时工业以太网非常适合成为通信主干网,现场总线技术在设备级通信中有着很大的影响,5G等新技术则使无线网络由补充技术向主要组成的方向加快发展。在数据交互方面,加快信息建模技术的发展,推动IT和OT相结合的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传递和交互。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建议有关企业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提前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加快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而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的节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大背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概念及企业实际案例论述了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工业互联网的基本逻辑是解决协同与高效的问题,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根本途径及产业发展的总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