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有不少“食友”,聚在一起,奇馔怪食是大家拿出来斗赛的重要武器。有一位曾在商报工作的邱兄,说他吃过狮子肉。原来他在南方出差时,正好当地动物园一头狮病殁,其肉便在餐馆供应,以至他得尝一脔。问:“滋味如何?”他伸出食指,惜字如金,说:“味同嚼蜡。”大家不信,  相似文献   

2.
正《梵天庐丛录》上说:"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啸亭续录》上也说,每年春节,皇家在坤宁宫内举行祭神仪式,皇上带着内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正卿等人,一起吃祭神肉。皇上面北而坐,各位王爷、大臣身穿蟒袍补服,向神灵和皇上行礼,然后坐下来一起吃祭神肉。有资格参与祭神仪式并和皇帝一起吃祭神肉,是无上光荣的。按照《听雨  相似文献   

3.
呱呱     
叶梓 《饮食科学》2011,(7):36-37
一次,我和一外地朋友通电话。临末,邀请他以后来敝地玩玩,顺口说了一句:"来了我请你吃呱呱。"我意本想以此做结,没料到他急切地问:"是不是公鸭做的?"从问话里能断定出他是一个熟读过李渔著作的人。《闲情偶寄》里谈及鸭时,说:"禽属之善养生者,雄鸭是也",李渔还喋喋不休地说,老公鸭煮得烂熟,功效比得上黄芪和人参。  相似文献   

4.
鹅有佳味     
正关于吃鹅,我一直想说四个字:"鹅有佳味"。其实,说到吃鹅,不能不说说地处我国南方的广东和海南。这两个地方的人在吃鹅这方面颇具智慧,他们把鹅做成烧鹅、卤鹅、大鹅煲,味道鲜美,令人吃了还想吃,真是不简单,也真是合了我说的"鹅有佳味"这四个字。在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一书中,写到吃的总是非常朴素的,没有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写得那么花哨和细致。而且,《水浒传》里写到吃的做法也很是简单,  相似文献   

5.
雅俗之吃     
正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吃是有雅俗之分的,雅俗之吃就好比书有雅俗之分一样,境界是不同的。比如,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雅致的书,而《金瓶梅》则是一部凡俗的书。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单从吃的方面来说,《红楼梦》和《金瓶梅》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红楼梦》一书里,吃的就很雅。就连贾府里的丫鬟吃的也是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贾宝玉挨了老爸贾政的打,遍体鳞伤的时候,想吃的是"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被称为"凤辣子"的凤姐为了让自己的宝兄弟能吃上这道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因为《风味人间》的播出,今年秋冬时节,吃货们谈论秃黄油的热情比往年高涨许多,但是在苏州,"穿金戴银"的秃黄油遇到了鲃鱼,就只得俯首贴耳地做好陪嫁丫头。讲到鲃鱼,大家就会想起于右任先生。没错,于大爷在木渎"石家饭店"吃鲃肺汤后留下一诗的故事太有名了。我看过数个版本,大同小异。在《唐鲁孙谈吃》一书里有一篇《调羹犹忆鲃肺汤》,唐老的文字绘声绘色,活色生香。他是从当时的申报或新闻报上看来的:"有一天于  相似文献   

7.
正《红楼梦》里到底有多少道菜谱?你得请教红学研究专家或者专业厨师了。因为自己好吃鸡,我只记得《红楼梦》中的几道鸡菜,并试着做了几回。尽管我都是按原著的方子套的,但做出来的菜总没有《红楼梦》中描写的那样好吃。现把方子拿出来,大家节日里不妨一试,说不定能给家人做出一道无与伦比、脍炙人口的好菜,让家人一饱口福呢。先说"茄鲞"吧,这是《红楼梦》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让刘姥姥吃过后怎么也不相信这是茄子:"别哄我了,  相似文献   

8.
仇玲玲 《美食》2012,(6):70-70
中国传统的食品安全思想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提出食品安全理念的人。他在《论语·乡党》中谈到了"十三不食"原则,"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能吃。气味变了,不能吃。烹调不当,不能吃。不新鲜的东西,不能吃。肉切得不方正,不能吃。佐  相似文献   

9.
羊枣不是枣     
高启新 《美食》2006,(2):63-63
公孙丑问孟子:“脍炙和羊枣哪样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啦!”此事见于《孟子》。在中国,脍是很庞杂的,诸如鱼肉、牛、羊、鹿肉,皆可为脍,《论语&;#183;乡党》里有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后来,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脍是细切的肉;《汉书&;#183;东方朔侍》则认为生肉为脍;总之,脍是肉切细罢了。脍炙就是烤肉。  相似文献   

10.
吃里有雅俗     
正吃虽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却是有雅俗之分的,这就好比书有雅俗之分一样。比如,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雅致的书,而《金瓶梅》则是一部凡俗的书。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单是从吃的方面来说,《红楼梦》和《金瓶梅》里写到的吃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红楼梦》里,吃的就很雅。《红楼梦》中,连贾府里的丫鬟吃的也是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贾宝玉挨了老爸的打,遍体鳞伤的时候,想吃的是"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凤姐为了让自己的宝兄弟能吃上这道  相似文献   

11.
223、汪曾祺晚年于各种菜细微差别都能准确品定,有次见有大盘鳜鱼红烧,他只吃小的,不吃大的。有人问为什么?他说:"小的鳜鱼皮薄肉鲜,一斤半以上的,宜用刀切开,炸了蘸花椒盐吃。"因而随他旅游者,就都喜欢挤在一桌吃,他举筷夹什么菜,也就跟着夹吃,准能吃到最美味的菜肴。 224、方地山每年除夕前必做春联,1912年随感有发,写有门联:如此江山,多少豪杰,且食蛤蜊,莫问狐狸。 225、粱斌在上世纪50年代于保定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行跟旅游团到访宝岛台湾,吃的是"团队餐". 有一天开饭前,导游悄悄对我们说:"这家餐馆的老板跟我很熟,他今天特地给大家加了一个菜——‘豆腐卤’." 我们这群杭州游客,从来没吃过"豆腐卤",当时就有人说:这是不是我们杭州人吃的那种"豆腐脑".片刻,那碗豆腐卤就被端了上来.其实,导游先前若不提醒,大家也并不在意,经他这么一点拨,众人都仔细观看起那碗豆腐卤来.碗里的豆腐卤,呈棕黑色的浆状,有点像杭州人吃的"肉末炒豆瓣酱",只是"稀"了点,并且没有那么多的"料".  相似文献   

13.
《烹调知识》2014,(4):78-78
正吃货们总是快乐的,他们用味蕾感知世界,有着独特的追求和向往,无心算及其余,生活却比别人多了一扇精彩的窗。常说娱乐乐翻天,"说戏谈史"栏目其实也欢乐,瞧!下面的这些古代吃货,你看了大概也会忍俊不禁。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横刀赴沙场过去粮食不够吃,人们见面总打招呼,吃了吗?对于这种招呼,你可不能太实诚,客气客气即可。传统曲目《将相和》里的廉颇老将军,就是一位实诚的吃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多半见面也客套了一番"您吃了吗",廉颇知道使者来意,于是非常实诚了一回,"一饭斗米,肉十斤",吃完后披甲上马横刀驰骋。  相似文献   

14.
桂阳坛子肉     
周礼 《饮食科学》2011,(6):37-37
一日去湖南桂阳游玩,临近中午在一家不太起眼的饭店里落座。服务员笑盈盈地询问我们需要点些什么菜。我问:"你们这儿有什么特色菜?"服务员回答说:"我们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坛子肉,要不要来一份?"坛子肉,我们还是第一次吃,不免有些好奇,就要了一份。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美食莫言是第一个中国文学的胜利者,有人说莫言会找翻译。到底莫言会找翻译,还是翻译会找莫言,无从寻觅也不必寻觅。爱默生说,深海处还有更深的海床。我说,莫言的深海处,是一片有关吃的海床。我从莫言一首回忆童年的打油诗里,看出端倪:"不才生在平安庄,从小吃草与秕糠。忽然一日吃鸡蛋,犹如打开一扇窗。"(《忆童年吃鸡蛋》)读到这首打油诗,我笑了。莫言说过,饥饿是他写作的财富,此言不虚。20世纪文革前后,在山东高密的平安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两天很多微信群里在讨论"益生元有害""膳食纤维会致癌"的话题。起因是一本研究期刊《Cell》(《细胞》)近期发表了文章,说是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摄入大量菊粉、果胶、低聚果糖之类的"益生元"成分,会引起实验鼠肝癌。很多人问我,果蔬是不是不能多吃了?还有人说:我最近感觉便秘,正想吃点菊粉呢,吓得不敢吃了!  相似文献   

17.
正因为长得极像天王刘德华,他有幸出演了电视剧《梅艳芳菲》,在其中饰演"刘家华";不过一段时间里,"长得像刘德华"甚至变成了他的唯一标志。但是时至今日,人们提起他时会想起《第五空间》中的汤名扬、《新流星蝴蝶剑》里的叶翔、《家,N次方》里的薛洋……他已经不再是刘德华的"替身",取而代之的是演员贺刚,一个真真正正热爱演戏的年轻人。见过贺刚的人第一句肯定会说:"你怎么长得这么像刘德华?"从上中学开始,已经有同学发现贺刚长得像刘德华了。等到上大学的时候,贺刚每次出门都会引起不少路人围观。贺刚说,有  相似文献   

18.
正《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出现的茄鲞是素菜荤吃的极品,贾母点名要凤姐搛了给经常吃茄子的刘姥姥吃。而这乡下老太竟然不相信口里的美味是用茄子做的,于是凤姐就把做法详细地说了一下:"将才上市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  相似文献   

19.
念菜经     
梅莉 《烹调知识》2014,(3):66-66
正"大家说说吧,你家今晚吃什么菜?供我参考参考。"每天下午四点钟左右,在办公室里问这句话的人不用猜,就是笨厨娘我了。每天吃什么菜对我来说真是一本最最难念的经。经常是这边刚放下碗筷,我就问:"明天想吃什么?报菜名。"可是,那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说:"随便。"想想就生气,他从不表扬我每天挖空心思捣鼓出来的"爱心晚餐",却总爱随随便便地打击我,这道菜咸了,那道菜糊了,自信心碎一地。一晃,女儿升到初三。前几天的家长会上,校长大人布置了几点任务给我们当家长的,其中一条是,初三学  相似文献   

20.
恋爱与烹调     
狄青 《烹调知识》2014,(8):66-66
正清人袁枚说:"相女配夫。《记》曰:疑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随园主人拿恋爱与烹调相比,可谓妙哉。恋爱需要搭配,烹调也在于搭配。说起来,吃,真的很重要,吃不到一块儿去的人,恐怕也很难成为夫妻。记得我小时候,一对男女确定关系的标志之一,便是搭伙做饭。一起上街买菜,拿两个人的肉票买回肉和大白菜一起炖,烩成满满一锅,之后你夹给我,我夹给你,俨然一对儿小两口了。猪肉烩白菜也是大众最爱,很像当年的爱情,荤素搭配,好吃不贵。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文学史上把吃写得妙不可言的作家,普遍也是写爱情的高手。陆文夫当年一部中篇小说《美食家》把吃和吃客都写绝了,而他的成名作《小巷深处》则被誉为中国爱情小说的经典。我至今还记得莫泊桑小说《羊脂球》中的一段描写:"已被饥饿裹了一层纱的眼睛,忽然看见了一些冻了的油脂透在那种和其他肉末相混的棕色野味中间,像是许多雪白的溪涧,凝固的溪涧。"这才是大作家的笔力。莫泊桑不光写吃写得好,写恋爱中的男女同样是强项。或许就像袁枚所说,爱情也好,美食也罢,都讲究一个"配搭"。八戒之所以比孙悟空受到更多女性青睐,就在于他俩一个爱吃爱喝爱臭美,另一个却不食人间烟火,前者让人很亲切,后者却只可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