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毕雪亮  阎铁  韩辉  王长江 《特种油气藏》2005,12(2):72-73,78
侧斜井井身剖面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是井间距和各井眼的轨迹.在进行防碰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将井眼的设计方位错开.为使布井方式不变,对侧斜井井身质量要求更高.由于井斜角小及地层的非均质性,不容易形成新井眼,侧斜后方位易漂移,给造斜和井眼控制增加了难度.针对侧斜井的特点,研究了侧斜修井的轨道设计技术,包括轨道靶区、方位、剖面设计和井身参数计算,为现场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袁小波  孙继波 《钻采工艺》2002,25(6):100-101
裸眼侧钻技术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传统的裸眼侧钻方法不能完全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文中介绍一种国外新型的裸眼侧钻工具系统,试验表明该工具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裸眼侧钻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使用控时钻井技术、水泥塞或永久性斜向器在裸眼中侧钻。然而 ,在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侧钻方式或技术。例如 ,在控时钻进技术中 ,硬地层中很难形成侧向井眼 ,而软地层中可能形成虚井眼。上述两种情况都很费时 ,而且费用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研制并测试了裸眼可回收式侧钻系统。设计中考虑的因素包括裸眼中的锚定和回收 ,同时在整个钻井过程中保持完整性。本文详细叙述了设计过程中的重复论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PDC钻头在研磨性地层中的机械钻速,延长使用寿命,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验证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种切向导入式旋流喷嘴。文中对旋流喷嘴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与普通圆喷嘴进行了破岩效果对比,并将旋流喷嘴应用到PDC钻头上,进行了现场验证试验。相同条件下,非对称切向导入口喷嘴的破岩效果比对称切向导入口喷嘴的破岩效果好,当切向导入口数量为3个、角度为30°和圆锥收缩角度为20°时,旋流喷嘴的破岩效果最好。切向导入式旋流喷嘴产生的破碎坑冲蚀体积是普通圆射流的4.00~5.60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旋流PDC钻头的机械钻速比普通PDC钻头提高了51%~67%,并且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井下视像系统在修井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井下视像系统进行井筒检测可获得直观、清晰的井下图像,提供给远程操作者以明确的井下状况和足够的信息.鹰眼Ⅱ井下视像系统具有高度便携性、先进的性能指标和超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井下条件中.介绍了鹰眼II井下视像系统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实践表明,井下电视在套管检测和协助打捞作业方面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精度,缩短施工时间,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论证引进的侧流式减载深抽泵的减载能力和深抽可行性,在分析侧流式减载深抽泵的工作原理及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侧流式减载深抽泵在油井深抽条件下的悬点载荷计算模型,通过与普通管式泵的载荷计算模型对比发现侧流式减载深抽泵在上、下冲程中均能起到减载作用。通过深抽井X839的实例计算验证了侧流式减载深抽泵的减载作用,计算表明侧流式减载深抽泵比普通管式泵减小最大、最小载荷1t左右。为侧流式减载深抽泵在油田深抽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安全生产,杜绝事故,井架承载能力安全评估已作为油田生产的强检项目。针对生产实际,阐述了井架承载能力安全等级评估系统(简称安全评估系统或DSQES)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实现了:(1)开发对井架应变检测数据的读取及处理的软件;(2)对原评估软件部分EXCEL模板进行改进;(3)数据测量软件与安全评估软件之间的通讯。  相似文献   

10.
纵向环空分离及泵送系统技术的应用对水下油井油/气分离及泵送生产来说,可认为是概念创新.2001年,位于Campos盆地的Marimba油田的油井曾经安装过一台样机.在成功完成更换故障电潜泵的修井作业之后,样机在二期运行阶段保持了无波动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钻柱内防喷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建诺 《石油机械》1990,18(3):1-3,11
介绍了作者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设计制造的钻柱内防喷系统各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这些装置的合理配用和组合,能可靠地防止钻柱内的井涌和井喷,改善钻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实现文明生产和科学钻井。  相似文献   

12.
井下管柱状态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压分层挤注过程中,井下管柱由于承受巨大的轴向力而产生轴向蠕动,容易引起封隔器的解封或破坏,导致注水失败。目前,对井下管柱受力和伸缩蠕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上,而对其实际工作状态的检测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设计了一种测试井下温度、压力、管柱所承受轴向力及其伸缩蠕动等状态参数的井下管柱状态检测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整体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测量方法;基于试验数据,对该系统的测试精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石油机械》2015,(10):34-41
为了了解管柱内部信号传递的过程与规律以及各种信号的组成,通过建立信号传递过程模型,基于Windows平台,利用Delphi开发工具开发了管柱振动系统仿真软件,对管柱振动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开展管柱振动信号测试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利用室内管柱振动试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管柱振动信号波形大体上分为结构类信号和传递类信号,结构类信号在时域上往往在特定的时刻出现,传递类信号往往随测量系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在管柱物理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结构类信号来确定管柱的几何结构以及撞击信号的源特征;通过分析传递类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管柱长度、敲(撞)击位置、传播速度、透射系数及反射系数等各种有用信息。研究结果为新的管柱振动信号解释方法的创立创造了一定条件,也为井下管柱的故障诊断、定位,管柱系统特性参数的确定以及信号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玻璃钢--钢混合抽油杆柱的设计方法--系统设计法。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高压分层挤注过程中,井下液体温度、压力以及管柱承受的轴向力和伸缩蠕动等状态参数,研制了井下管柱状态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功能,着重分析了井下测试短节的机械结构及布局,总结了井下管柱的内外筒强度设计及棱核方法;简要介绍了应变片贴片处弹性体的设计原则,并指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如何分析评价弹性体的结构强度和应力水平,以及热应力、流体压力对拉压力测量的影响;提出了摆动式机械接触滚轮测量管柱蠕动位移的方法,论述了位移测试组件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相似文献   

16.
修井作业中的自动起下管柱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油田修井作业中起下管柱的人工作业量大、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提出了一种自动起下管柱作业系统,主要包括通井机、井架、液压钳、筒式吊卡、卡瓦支座、立式排管架和控制系统等,支座卡瓦为弹性体微条嵌入式结构,筒式吊卡能自动卡入和松开管柱接箍,排管架可实现管柱的立式排放,控制系统协调各部分的工作。该系统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技术可行,并能够与现有修井设备配合使用,实现油田修井作业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石油机械》2020,(6):77-82
分层注水已成为开采薄差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注水管柱结构、工艺流程和受力情况相对复杂,使得井下轴向力、内外压和温度难以准确掌握。为了验证注水管柱力学分析理论研究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应变测试技术、水下无线短传和存储回放模式的井下注水管柱力学测试系统。该系统可进行井下数据检测、提取和远距离数据通信,通过拉压力试验和水下无线短传试验得到测量值。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从而验证了井下注水管柱力学测试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施工管柱的设计以及分层注水工作参数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半主动式钻柱升沉补偿系统补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达朗伯原理,结合钻柱的运动规律,分别建立了并联和串联2种形式的半主动式钻柱升沉补偿装置力学模型,分析比较这2种半主动式升沉补偿装置的补偿机理。结果表明,在半主动式升沉补偿系统中,被动补偿部分所起的作用是支撑钻柱的大部分质量,主动补偿部分只是用来补偿各种力的变化量;由于并联式结构比串联式结构的执行原件多,所以其液压系统相对复杂,但当船体升沉位移较大和深海钻进所需的补偿负载较大时,并联式结构又优于串联式结构;在正常钻进工况下,当控制目标为控制井底钻压不变时,并联式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只能通过控制补偿系统的输出力恒定来达到控制目标,而串联式结构则可以通过控制补偿系统的输出压力或输出力恒定来达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9.
Chemical and Petroleum Engineering - A two-phase control system designed for thermally regulating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of the spacecraft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comprises three capillary pumps...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目前常用的几种油管传输射孔引爆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环空加压油管传输射孔管柱不能承受高压、不适用于深井或压力恢复慢的井的原因即环空加压传压系统密封部分设计不够合理,并对此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环空加压传压系统承受密封压力达到70MPa以上,并可进行地面试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