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8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9 例,治愈率达到67.9%.9 例(32.1%)发生并发症,其中多脏器衰竭1 例、感染性休克1 例、切口裂开 1 例、腹腔脓肿 1 例、术后出血2 例、胃肠吻合口瘘 1 例、肠梗阻 1 例、心尿路感染1例.二次手术4例(14.3).死亡3 例(10.7%).结论: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在X线片上不难发现,故X线检查成为诊断的主要手段,但X线的征象多种多样。现对我院近几年的病历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早期征象,使大多数肺癌可从X线片上获得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对30例确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以腹痛最为多见,术中所见及病理证实均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是关键,有助于将病变控制在轻微阶段,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我院实际及相关的文献,总结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CPR、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d、7d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癌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探讨肺癌的肺外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肺癌的肺外表现的认识和早期确诊,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年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根治术治疗老年(≥65岁)肺癌患者86例,术后全部在ICU用多功能生命监护仪连续监护72h以上,详细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2例,发生率为60.5%;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有吸烟史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术前正常者.结论:术前有心电图异常、有心血管病史、有重度吸烟史及行全肺切除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率失常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根治术治疗老年(≥65岁)肺癌患者86例,术后全部在ICU用多功能生命监护仪连续监护72h以上,详细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2例,发生率为60.5%;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有吸烟史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术前正常者.结论:术前有心电图异常、有心血管病史、有重度吸烟史及行全肺切除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率失常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比较立体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结果表明:立体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结果 通过早期活动、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能得到较好控制.结论 早期活动、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由于其颅脑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损伤后患者有伤情危重、复杂多变等特点,稍有疏忽或检查治疗不当就会延误治疗时机,影响愈后。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缺乏CT等辅助检查设备,使颅脑损伤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对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收集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1月外科共收治的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就其在诊治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文中指出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正确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对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指出了颅脑损伤伴有合并伤的处理原则,并强调了社会因素对减少颅脑损伤发病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髌骨软骨骨折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0年间共收治的8例髌骨软骨骨折的患儿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可根据外伤史、张力性膝关节肿胀、内缘压痛、结合CT或者MRI明确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外固定6周后关节的功能锻炼.结论:髌骨软骨骨折临床工作中极易发生误诊或漏诊.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为期4周的早期心理干预.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4周时,干预组GDS、QL-Index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以腺癌、鳞癌多见.目前胸部CT检查仍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在发现肺内结节方面显著优于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尤其是平片易被心影后方、后肋膈角、奇静脉食管隐窝、肺尖、胸膜下与肋骨重叠等遮盖的部位.因此本文对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旨在探讨CT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脾边缘区淋巴瘸(SMZL)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2例年龄>70岁伴有巨脾的SMZL,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SMZL多见于老年患者,常表现为脾大,具有与脾功能亢进相似的症状和体征.骨髓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可行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疗效较好.结论 流式细胞术对SMZL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分析56例符合WHO/ISFC DCM诊断标准的症状、体征、检查、治疗、误诊及转归.结果:DCM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之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结论:超声心电图在DCM的诊断和鉴别上具有重要价值.DCM的基本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包括抗心力衰竭、防治各种心律失常及循环栓塞等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不多,代表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的方向.正确的早期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痰液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送检的痰常规涂片以及痰液基细胞学涂片,由同一医师组筛选出其中的肺癌阳性涂片,并进行分型归纳.结果:13 244例痰常规细胞学涂片中诊断肺癌阳性标本454例,阳性率为3.428%,其中鳞癌170例,占常规涂片总量的1.284%,腺癌130例,占常规涂片总量的0.982%.3 227例痰液基细胞学涂片中诊断肺癌阳性标本210例,阳性率为6.508%,明显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查(P<0.01),其阳性标本中鳞癌63例,占痰液基细胞学涂片总量的2.824%,腺癌89例,占痰液基细胞学涂片总量的3.989%;肿瘤科和其他非肿瘤科室送检的痰液基细胞学涂片的肺癌阳性率分别为11.022%和4.121%.结论:痰液基细胞学有助于提高痰液细胞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而且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故性分析8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治愈或临床缓解83例(96.5%),死亡3例.最终采取非手术治疗者45例,症状缓解50%(43例/86例),非手术治疗者2.3%(2例/86例)病情加重死亡.手术治疗41例,治愈40例(46.5%),死亡1例(1.2%).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早期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因为老年人的特殊体质及长期抗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的不断提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是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高的相关因素之一.老年肺炎常不典型,且合并基础疾病多,其临床表现不同于青壮年,有一定特殊表现,故对老年肺炎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现将笔者对56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总结6例HLH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及疗效,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HLH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肝脾大及血细胞减少,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功能异常、黄疸、转铁蛋白升高、低钠血症,骨髓涂片可见噬血细胞.接受包含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在疗程的早期有效,但疗效短暂.结论 HLH病情凶险,预后差,提高对HLH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加强HL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HLH-2004治疗指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唯一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缓解及治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延长生存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