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的声音     
<正>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北方苦寒,日短夜长,并不适合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  相似文献   

2.
幽默加油站     
《发现》2009,(3):64-64
最囧哲理签名档●老鼠一发威,大家都是病猫。●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听君一席话,省我10本书!●士为知己者装死,女为悦己者整容。●要适当吃一点,才有劲减肥啊。●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跌倒了,爬起来再哭。●生,容易;活,容易;生活,  相似文献   

3.
爱的礼物     
<正>情人节,一个关于爱与浪漫的节日。在这一天。男女之间,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牵手的男女,在经过相遇的忐忑、相恋的甜蜜、别离的伤感和相思的断肠,最后携手一生。在这一刻,情人之间,传递爱情,回首爱情,享受爱情。掬一捧清泉,洒一路花香,携祝福赠人间美眷。  相似文献   

4.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宁沪杭三角地带的中心。东临太湖,西频口湖,南峙群山,北通运河,交通十分方便。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尤其是南部的山区,更富于紫砂矿产和竹木资源。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构成了"陶都紫砂"的物质基础。而且,宜兴在明清两代,又是江南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文人们的推动,最终将紫砂抬高到艺术品的崇高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为辉煌灿烂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徐风 《中华手工》2014,(11):99-99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顾景舟把自己的制壶工具拿出来,摆成长长一列,像冷兵器时代的战具,完全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他有一把德国造的"什锦锉子"。小巧、灵便、锋利。这是他当年在上海买的,非常好用。关于工具,顾景舟说,每个人不必完全一样。因为,各人的手势、力气、习惯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一样,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得,得手、顺劲、应心;用,不仅要好用,还要耐用。  相似文献   

6.
<正>王森坚守着自己的爱好打造了一间小店,希望能做些不一样的事情,让时间慢下来。生活家:王森,三木旧表店店主。爱好与机械相关的一切东西,闲暇时还会手工制作葫芦灯。王森的旧表店,在三里屯大使馆区附近。不太好找,但却远离了车来人往的喧嚣,安于一隅。王森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上千枚古董表,都安顿在这间15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每周除了周三和周四固定休息,其他时间王森都会坐在这间小铺子里,安安静静地修理手表。耳边钟表滴答,仿佛在讲述一段段关于时间的故事。从爱好到营生店铺叫"三木旧表店",源于王森的名字。王森说,这是一间收藏自己的爱好,同时又可以与大家分享的铺子。手表,就是王森的爱好之一。确切地说,是机械手表。  相似文献   

7.
木香小镇     
江舟 《中华手工》2011,(12):39-41
三义木雕产业并非从天而降,它同样经历了发现、挖掘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在苗栗县南端,有一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地方。那里每年初夏时节,白色的油桐花和黄色的相思树花,交织成一道令人惊艳的风景,风起花落,犹如冬天飘雪的景象,因此有"夏雪"的美名。它的名字叫三义,但它更大的名气还得益于木雕。木雕是三义的最佳代名词,以水美街、神雕村、雕刻南街最为有名,吸引了各领域的艺术工作者进驻。现在的三义老街已发展成著名的观光景点,这里木雕店的工艺师傅创作资历平均在30年以上。驻足观赏,你会发现每个雕刻品都各有特色,栩栩如生。来三义,可不能走马观花,要慢慢品,  相似文献   

8.
瓷夫人     
只要你愿意,瓷夫人可以一直和你相伴,直至永远。不知从何时起,家中开始有了帽筒。橱子上,桌面上,柜子里,以至于床上,都有它的踪迹。顾名思义,帽筒是用采放帽子的,它不过就是一件高二十八九厘米、口径十一二厘米、或方或圆的瓷筒子,饰有图案或者字画,有些还开着海棠形的孔。起初只是做官的用来放官帽,后来流入民间,老百姓拿它当瓶子用。插花,插鸡毛掸子,  相似文献   

9.
大过年     
诗词歌谣联语戏曲,一沾了年味,便与他日精神不同,过了春秋若干,说起来,味仍遗存。 有人说,物质越来越丰富,年味越来越淡。可无论诗词歌谣联语戏曲,一沾了年味,就与他日精神不同。腊月伊始,年味就别有情致,按当下的话说,叫气场。过了春秋若干,味仍遗存。择选几则,权当年夜饭的下酒小菜。  相似文献   

10.
春节最早的雏形,来源于周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腊祭"。因此,千百年来,祭祀成为过年最重要的习俗。通过祭祀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样。祭祖杭州建德大慈岩镇新叶村农历三月三经过《爸爸去哪儿》的"金手指",新叶村明显比从前热闹了许多。只是眼下初春,江南阴冷,游客并不多。天还未亮,我们便起床,赶着去南塘。因为塘边的有序堂是宗祠,也是全村的中心,盛大的三月三祭祖活动便是从这里开始。2015年是十年一遇的"大年",由崇义派执掌。祭祖活动比往年隆重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