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沉水植物和鲫组合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于2017年9—12月在滇池草海东风坝试验平台,选取4种滇池现存土著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Stuckenia pectinata)、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1种鱼(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不同组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0.63±0.06)g/L的篦齿眼子菜和轮叶黑藻对于TP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0.33±0.05)g/L的种植密度;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均能够提高水体中的氮磷比,对草海富营养化水体的TN、TP、Chl-a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试验组TN、TP、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9.67%、9.06%、39.41%;鲫对于轮叶黑藻和篦齿眼子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入鲫的穗花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组合TN去除率提高了87.48%,且试验结束后,水体TN、TP去除效果稳定;沉水植物组合中,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在高营养盐水体中生长状况最好,同时能有效控制水体中的TN、TP和Chl-a的质量浓度;鲫+穗花狐尾藻+马来眼子菜组合对草海富营养化水体的SS、TN、TP、Chl-a都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
选取北大港水库当地优势种挺水植物香蒲和广盐性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金鱼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研究香蒲与不同沉水植物的组配试验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蒲与篦齿眼子菜组配对水体NH3-N、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2.1%、83.9%;香蒲与金鱼藻组配对TN、COD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3.3%、30.4%。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试验结束时的水质进行分析,发现香蒲与金鱼藻组配方式对水体的净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北京城区11条河流30个点位沉水植物及水环境因子调查,对沉水物物种分布、生态位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河流均有沉水植物分布,春季优势种为菹草、穗花狐尾藻和篦齿眼子菜,夏季为金鱼藻、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黑藻、苦草及菹草.水深为影响城区河流沉水植物种类数量的重要因子,菹草为春季沉水植物管理关键物种.研究城区河流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北京市河流水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6种沉水植物苦草、黑藻、金鱼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粉绿狐尾藻为材料,静态水培的方式,研究其在不同氮(N)、磷(P)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及去除总氮(TN)、总磷(TP)情况。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P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株高、生物量增加。随着N、P浓度升高,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6种沉水植物对不同N、P浓度水体中TN、TP的净化能力各不相同。高浓度N、P水平下,黑藻、苦草对水体中TN的净化能力较好;中浓度、低浓度N、P水平下,微齿眼子菜、苦草对TN的净化能力较好;6种沉水植物对不同N、P浓度水体中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黑藻、苦草、粉绿狐尾藻具有较高的去除TP能力,去除率最高可达77.8%。综合来看,黑藻、苦草对不同N、P浓度水体中N、P去除率及生长适应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跟踪滇池50年来高等沉水植物的演变状况,不但可以更为客观和综合地评判滇池水生态状况及其变化动向,还可以为沉水植物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957—2010年间,滇池共出现高等沉水植物22种,其中1957—1963年19种,1975—1977年11种,1981—1983年13种,1995—1997年和2001年均10种,2008年8种,2010年7种,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根据各时段出现的频率,确定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3种沉水植物可作为滇池生态修复先锋物种;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苦草(Vanllisneria natan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4种植物可作为较早恢复和种植的对象。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和大茨藻(Najas marina)可在滇池沉水植物生态恢复中期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7,(5):76-80
城市污染河道缺氧会导致水体发黑变臭。设计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四种沉水植物自然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的复氧试验:将四种沉水植物分别放置于清水和城市污染水体中培养一周后,测定清水中溶解氧(DO)和城市污染水体中DO、氨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研究水体中DO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复氧效果明显,四种沉水植物作用下水体在自然光照条件下DO浓度均高于避光条件下的;四种沉水植物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率,自然光照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5.05%、92.74%、89.45%和88.29%;沉水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后期水体中COD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选择黑藻和金鱼藻两种沉水植物,以秦淮河河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沉水植物生长晚期净化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晚期的黑藻和金鱼藻仍可适应污染河水;黑藻和金鱼藻都能有效去除水体内的氮素,且金鱼藻的脱氮能力高于黑藻;生长晚期的黑藻和金鱼藻对TP的去除能力有限,且对底泥中TP的活化能力也有所减弱;沉水植物生长晚期对CODMn的去除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4—2006年和2014—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水生植物分类决策树模型,结合沉水植物的生活史差异,研究太湖近30年沉水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4个时期的沉水植物遥感分类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依次为64.86%和0.59,70.83%和0.65,63.93%和0.50,64.94%和0.60。研究表明:1985—2015年马来眼子菜由东山湾向西山岛、东太湖向南太湖扩张,竺山湾、梅梁湾的苦草呈锐减的趋势,近年来梅梁湾的沉水植物只有菹草1种,湖心区一直未监测到沉水植物,东太湖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最广、种类最多。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演替主要经历4个阶段,依次为苦草-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伊乐藻型和眼子菜-伊乐藻型阶段。水体富营养化和围网养殖是沉水植物演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狐尾藻、金鱼藻2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内研究其净化能力及不同配比对人工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种沉水植物净化能力总体上并无较大差异,金鱼藻较狐尾藻去除SS和TN的能力更强,狐尾藻较金鱼藻去除COD的能力更强;在狐尾藻和金鱼藻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狐尾藻数量的增加,吸附SS的能力减弱,SS去除率由63.50%降至42.50%;试验前期不同配比的狐尾藻和金鱼藻处理的水体COD浓度差异较大,而在试验后期,COD浓度差异不大;4g狐尾藻和6g金鱼藻的配比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19.63%。  相似文献   

10.
以滏阳河邯郸段3种水生植物狐尾藻、金鱼藻及篦齿眼子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式实验,考察植物种类对削减滏阳河原水污染物质的效果,研究3种植物及对照系统对氮、磷、COD_(Mn)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40 d批式实验后,各组反应器对TN,NH_3-N,TP,COD_(Mn)的去除率达62%,64%,42%和67%以上,其中净化效果最佳的植物为金鱼藻;同时,不同植物的含氮量与含磷量与其污染物去除能力不一一对应,但其大小次序与对氮、磷的去除能力基本相似,这可能与植物的吸收作用或植物根系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