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塑料吸附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在水环境中能够吸附重金属污染物并作为重金属污染物的载体,在全球淡水系统和海洋系统中广泛传播,对全球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机理以及吸附后对环境中生物的毒性影响十分必要。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取决于微塑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塑料类型、比表面积和结晶度等。此外,环境因素如pH、离子强度、溶解性有机质浓度和老化作用也会显著影响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能力,使得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十分复杂。基于此,详细综述了微塑料对水环境中重金属吸附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微塑料对常见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重要机理及吸附后对生物的毒性影响。最后对微塑料与重金属污染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两类污染物的理论研究和环境行为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董纯  杨志  贺达  朱正强 《应用化工》2023,(3):838-843+850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从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环境因子-微塑料表面特征-微塑料与重金属吸附行为之间的响应关系,微塑料-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水生食物网中的传递过程等,旨在为自然水环境特征下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对环境生态造成了较大的风险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可降解微塑料相比,不可降解微塑料因持久、耐用、经济和应用广泛等特点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不可降解微塑料可作为载体吸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并可能影响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等环境行为。纵使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微塑料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互作用的危害仍未被系统阐明。综述了不可降解微塑料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影响重金属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为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2):3191-3194
综述了风化过程对微塑料物化性质、吸附行为以及毒性的影响,并讨论了风化作用对微塑料被生物摄食方面的影响,评价了风化过程中渗滤液的潜在毒性。提出了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微塑料的长期风化及其风化特性与污染物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加深探讨风化的微塑料和浸出液对生物体的潜在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化学试剂》2021,43(11):1561-1568
微塑料是一种全球新型污染物,环境分布广,易迁移,能吸附环境介质中的其他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研究聚乙烯醇(PVA)微塑料对Cu~(2+)的吸附能力,采用FTIR、XRD、SEM等手段对吸附前后的PVA微塑料进行表征,探讨了吸附时间、Cu~(2+)初始浓度、pH、离子浓度、粒径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在12 h达到平衡;PVA微塑料对铜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pH为4时吸附量最大;随着溶液中共存离子Na~+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小;粒径对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单分子层的表面吸附为主要吸附机制。PVA微塑料对Cu~(2+)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微塑料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准确评估微塑料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兴兴  刘敏  陈滢 《化工进展》2020,39(8):3333-3343
微塑料由于比表面积大、疏水等特性长期停留在淡水系统中,淡水中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微塑料的环境风险,本文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微塑料对污染物的吸附以及微塑料对淡水生物造成的生物毒性和微塑料污染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它们广泛分布在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域,其中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季节和水文特征等影响微塑料在淡水中的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多环芳烃等传统型污染物和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而且微塑料的吸附行为与微塑料的性质、污染物的疏水性以及环境因素,如水环境的pH、离子强度、温度和溶解性有机物等有关。此外,微塑料可以在淡水生物体内积累并对水生生物造成物理、生化等方面伤害,同时微塑料可以携带污染物引起复合效应。因此微塑料污染需要加以控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去除和微塑料污染的修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的特点使其能与有机污染物发生吸附-解吸作用,该作用能改变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综述微塑料的性质(种类、粒径、老化程度)和环境因素(pH、温度、盐度、溶解有机质)对微塑料的比表面积、疏水性及其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有机结构、电负性、pH等方面分析和总结微塑料吸附过程中涉及的机理(分配、疏水、π-π相互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王娇  代新英  宋吉亮 《应用化工》2023,(12):3454-3458
综述了海洋环境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以便引起人们对微塑料危害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目前检测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为进一步准确提取和检测海洋系统中有机物提供研究方向。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毒性、分布以及迁移等方面,为研究海洋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体中微塑料的环境影响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塑料是指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的总称,当其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容易吸附其他污染物,影响它们的迁移行为,进而对生态效应产生影响。本文依据水体环境中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影响行为进行概述。主要从微塑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在环境中的变化特性,微塑料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体系对水生生物造成的生态效应影响等3个方面对微塑料的环境行为进行总结、归纳与阐述。最后,针对微塑料对水环境中的环境影响效应,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微塑料对水体中重金属吸附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物中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十分广泛的颗粒物。对于微塑料已经有一部分学者研究确定其可以吸附污染物,但是对于微塑料在重金属方面的吸附作用相关研究尚少。通过从动力学以及热力学对聚苯乙烯吸附性进行分析:其吸附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符和Langumuir为单层吸附,吸附特性为化学吸附,温度变化会对反映造成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