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率先通过铁道部论证采用移动模架法桥位现浇制梁的施工实践,重点介绍了下行式移动模架的设计特点以及移动模架现场拼装、预压、整体高位提升和现浇铁路客运专线32 m简支箱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温福铁路鳌江大桥工程双线简支箱梁采用上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效果良好。主要介绍该工程中采用的上承式移动模架的特点、拼装、预压试验及主梁预拱度调整、工作流程。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温福铁路鳌江大桥工程双线简支箱梁采用上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效果良好。主要介绍该工程中采用的上承式移动模架的特点、拼装、预压试验及主梁预拱度调整、工作流程。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4.
郝晓康 《山西建筑》2007,33(20):153-15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移动模架施工客专箱梁的拼装方案,详细地阐述了移动模架预压施工技术,指出移动模架法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可供箱梁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采用移动模架现浇32 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下行式移动模架的设计、拼装、预压、混凝土浇筑施工、预应力张拉、过孔等施工技术,从而推广该施工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康乐  冯正 《山西建筑》2009,35(25):337-338
介绍了海南东环铁路田新大桥采用跨度32 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利用移动模架现浇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成桥线型准确,对移动模架施工进行了静载试验与监测,试验与监测数据表明,在工作状态下模架各部分的受力均处于弹性范围,全梁挠度曲线线型合理,为箱梁施工预拱度设置和箱梁线性标高控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箱桥梁建设以及铁路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移动法制梁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了解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的利与弊,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移动模架预压及箱梁预拱度设置、预应力张拉施工、移动模架走行安全过孔、模架对箱梁支承反力的调整方法以及步骤等一系列的移动模架制梁业构造的一些控制措施。移动模架的优点具体表现在机械化程度以及工作效率高、适用的范围广、移动模架占用的地方小、对于桥面上的作业面和净空高度没有影响、而且使用移动模架建造桥梁的工程造价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使用移动模架法的适合,32m简支箱梁的施工周期最短为每孔10d,对于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进和移动模架作用以及移动模架在治梁的过程中遇到低温环境时候应该如何养护混凝土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白土特大轿现浇箱梁的施工,介绍了移动模架优化设计,对模架预压及模板标高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移动模架特殊工况下的线形控制措施,得出了完工后的白土特大桥梁体线形顺直、平滑、中线及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孙俭峰 《江西建材》2023,(11):78-80
移动模架造桥机应用于地势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地环境,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周转性强等优点。文中对某客运专线铁路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的现场预压试验及预拱度设置进行研究,保证了900 t箱梁施工安全和质量,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树坤 《山西建筑》2009,35(12):135-136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枣香河大桥为例,介绍了铁路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及安装工艺、现浇箱梁工艺、移动模架过孔工艺等环节控制要点,从而推广该施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鹏粱 《山西建筑》2012,38(27):175-176
对某人行天桥进行了现场动力荷载试验,简要介绍了人行天桥动力特性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该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和桥面最大加速度,指出了该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改造措施,可为类似结构的人行天桥设计、施工及维修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射箭桥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同时了解桥梁的受力性能,判断桥梁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需要对该桥梁进行检测。对射箭桥进行了混凝土强度及静、动载试验研究,将现场实测的数据与专业软件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射箭桥满足公路-I级、人群荷载3.5 k N/m2设计荷载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冰 《山西建筑》2008,34(2):168-169
通过自行式滑移模板支架在温福五里河特大桥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下承自行式滑移模板支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基本操作规程,归纳总结出一套程序化的施工作业规程,为同类设备施工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罗向荣 《山西建筑》2012,38(9):190-191
依托库竹大桥加固工程,对高强钢丝绳、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过荷载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选用该种加固技术的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州华南大桥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该桥运营6a后腹板出现大量斜裂缝等病害。分析了该桥主桥裂缝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固设计方案,介绍了加固施工的顺序及工艺要求、过程检测、荷载试验等。通过加固后的荷载试验及加固后运营一年多证明了该桥的加固设计和施工达到了预期目的。该桥的经验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桥梁荷载试验理论分析计算工作是根据桥梁的实际资料和有关数据,再参照原设计文件、施工文件及竣工文件,对桥梁结构进行设计荷载和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检算。该工作必须对实际结构进行简化,通常对截面以模型形式、约束条件、材料参数及荷载情况等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简化模拟,从而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但也由此引入了一些误差。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具体对荷载试验结果评定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对荷载试验结果评定的影响较大,荷载加载位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的特殊建设条件,提出了悬索桥主梁架设的轨索滑移法施工技术。该方法是利用悬索桥主缆和吊索作承重结构,吊索下端连接吊鞍,吊鞍上支承轨索,利用在轨索上运动的运梁小车输送节段梁,待到达安装位置后,借助缆载吊机进行垂直吊装和安装。以矮寨特大悬索桥施工为背景,介绍了轨索滑移法架梁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以及核心组件吊鞍、运梁小车和轨索系统等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分析。对整个架梁系统,介绍了整体缩比模型试验和足尺模型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并总结了实际工程应用情况。通过模型试验和工程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轨索滑移架梁法能快速实现悬索桥的主梁架设,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体内外预应力筋混合配索的桥梁设计方案,可利用体内索承担悬臂浇注施工荷载,又可利用体外索承担二期恒载和使用阶段荷载,并可发挥体外预应力筋在使用阶段易于检测与更换的优点。但在预应力筋混合配索中,不同的配索方案会导致体内体外预应力的布置和用量存在差异,也决定桥梁的应力状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体内索承担施工阶段荷载,体外索承担二期恒载和使用荷载为原则,完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配索优化,重点介绍了不同体内预应力索的设置方案,以及相应的体外预应力索的设计,确定了最终的桥梁设计方案与桥梁应力状态。相关设计过程可为类似混合配索的预应力连续梁或连续刚构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吊索与钢管拱连接节点的设计是系杆拱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江西吉安赣江大桥中采用的外置索座骑跨式连接节点,可很好地解决传统节点做法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这种节点的承载性能,课题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施工现场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本文具体介绍了这次试验的情况,包括试件制作、加载方案设计、量测技术和试验结果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索座附近应力分布较均匀,局部变形很小,完全可满足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另外,这种节点构造形式简单,便于施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点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连续箱型梁桥控制截面和典型位置的应力和变形观测,得到了桥梁实际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通过动载试验,得到了结构的频率等参数。结果表明,该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