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污染期——室内化学污染期,苯是具强致癌性的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室内植物生态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经济、简便实用的技术成为室内苯化学污染的重要修复手段,而室内植物对室内苯化学污染的抗性强弱,决定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和降解作用是否能持续、稳定有效的发挥.文章介绍了室内苯污染的现状及控制方法,从室内植物的外部数量性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超微结构三方面综述了室内苯污染胁迫下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并对其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甲醛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寻找合理、安全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凭借绿色、经济、可持续的优点逐渐成为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热点与前沿,而选择具有高甲醛污染抗性的植物是有效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重要前提,植物体内POD活性是判断植物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进行了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甲醛污染胁迫实验,针对植物种类和甲醛胁迫浓度2种变量,对植物体内P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和甲醛污染浓度及其二者的协同作用均对植物POD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绿萝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最强,红掌最弱。综合评定8种室内耐阴观叶植物的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绿萝、白鹤芋为抗性较强的植物,长寿花、金边吊兰、全绿吊兰次之,红掌和幸福树抗性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类已继第一污染期——煤烟污染和第二污染期——光化学烟雾污染后,进入第三污染时期——室内化学污染。甲醛为室内污染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也已成为室内头号化学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文章阐述了室内生态环境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从植物对甲醛生态修复的机理机制、植物对甲醛生态修复的净化功能、植物生态修复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三方面对植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技术研究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甲醛作为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已严重威胁到现代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植物对污染抗性的强弱决定了植物净化修复污染能力是否能正常持续、稳定有效地发挥。通过对植物抗室内甲醛污染生理抗性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耐荫观赏植物抗室内甲醛污染的强弱,为筛选出修复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密闭熏气法对9种常用耐荫观赏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甲醛胁迫实验,测定9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细胞原生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了9种植物抗甲醛污染能力大小。结果表明:在1、2和3 mg/m~3甲醛浓度的胁迫下,细胞原生质膜透性与植物抗甲醛能力的关联最紧密,9种植物抗甲醛污染能力大小的顺序为:白鹤芋绿萝富贵竹金边虎尾兰银边吊兰金葛绿萝银心吊兰金边吊兰吊兰。  相似文献   

5.
随着室内装修装饰的大量涌现,室内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日趋严重,现代人类已经继第一污染时期—煤烟型污染和第二污染时期—光化学烟雾污染后,进入以室内化学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利用植物监测室内化学污染气体已成为安全有效的监测、控制室内化学污染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室内化学污染物的特点、危害及植物监测的作用;从外部数量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指标三方面综述了植物对室内化学污染监测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植物监测研究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甲醛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室内植物对甲醛具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室内甲醛污染的修复手段,而植物的响应机制对其能否进行稳定的生态修复有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植物响应机制的内涵,对室内植物受甲醛污染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是植物的耐性机制和植物吸收净化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寻求有效的室内甲醛污染修复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密闭熏气实验,分析室内常见的8种植物在不同甲醛浓度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而揭示室内植物对甲醛污染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在1、2和3 mg/m3浓度甲醛胁迫下,金边虎尾兰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8.22%、9.29%、13.26%,其抗性能力最强;长寿花次之,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6.54%、9.65%、14.28%;幸福树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3.24%、28.30%、33.62%,其抗性能力最弱;红掌次弱之,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3.78%、20.42%、29.94%。综合评定结果表明:8种室内植物对甲醛污染抗性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长寿花次之,幸福树最弱,红掌次弱。  相似文献   

8.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现代社会正处在以"室内化学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室内植物对室内苯污染具有吸收净化作用,对苯胁迫的抗性能力是决定植物是否能够长期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并持续、有效发挥吸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植物对室内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文章采用人工熏气实验,研究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苯胁迫下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评定不同植物在苯胁迫下的抗性能力。综合评定得出:9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中,金边虎尾兰对苯污染胁迫的抗性能力最强,其次为鸟巢蕨,对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最弱的为皱叶薄荷。  相似文献   

9.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具强致癌和致畸形能力,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室内植物不仅对室内苯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修复能力,而且具有重要的吸碳放氧功能,尤其具有安全、稳定、持续的净化效果.因此,室内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已成为治理室内苯污染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室内苯污染的概况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从植物净化修复苯污染的机理机制、植物对苯污染的吸收净化能力和耐受能力三方面综述了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耐阴观叶植物对室内甲醛敏感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并已成为室内头号化学污染物。如何安全、有效、持久的监测室内甲醛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植物监测作为1种简洁、经济、准确、持续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方法,已逐渐成为室内甲醛污染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研究运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室内耐阴观叶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的甲醛胁迫试验,对其甲醛污染监测能力的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2、4和8 mg/m3甲醛浓度胁迫下,甲醛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之间及其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变化的影响均能达到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甲醛浓度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综合不同甲醛浓度下8种植物的叶绿素、MDA、POD变化,对室内甲醛污染监测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玻璃海棠(X2)、凤仙花(X1);监测能力中等的植物有:吸毒草(X7)、天竺葵(X3)、薄荷(X4)、吊竹梅(X8);监测能力较弱的植物有:吊兰(X5)、绿萝(X6)。  相似文献   

11.
苯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室内苯污染的生态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与能力的研究与选择,是高效治理室内苯污染的基础和前提。叶绿素含量变化是评价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强弱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采用室内熏气实验,分析了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的苯污染胁迫下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植物种类、苯浓度及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苯浓度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更显著;在15、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金边虎尾兰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5.43%、10.09%、19.33%,抗性能力最强;皱叶薄荷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2.81%、19.53%、35.18%,抗性能力最弱;在15 mg/m3浓度苯胁迫下,鸟巢蕨叶绿素含量降低5.92%,抗性能力次之;在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33%、19.86%,抗性能力次之;综合评定结果表明9种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其次为绿萝,皱叶薄荷为最弱。  相似文献   

12.
居室装修引起的室内甲醛污染带来诸多健康安全隐患,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该问题,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的情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设计了甲醛污染空气模拟室及介质阻挡放电处理装置,研究了甲醛浓度、外加电压、处理时间等条件与甲醛降解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模拟室内甲醛气体具有较好效果,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甲醛。  相似文献   

13.
居室装修引起的室内甲醛污染带来诸多健康安全隐患.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该问题.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的情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设计了甲醛污染空气模拟室及介质阻挡放电处理装置,研究了甲醛浓度、外加电压、处理时间等条件与甲醛降解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模拟室内甲醛气体具有较好效果,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甲醛。  相似文献   

14.
室内甲醛污染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通过对新建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大楼室内甲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室内甲醛污染基本符合标准,为平顶山市政府按期搬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室内甲醛污染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引起室内甲醛污染的某些因素,指出多种污染源会联合加剧室内甲醛污染。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的增加对室内甲醛浓度升高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苯和甲醛是室内重要的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植物对污染的抗性强弱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挥敏感监测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是反映植物抗性强弱的关键指标.文章采用密闭熏气法,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了5种室内植物在不同质量浓度苯和甲醛胁迫下的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变化,分析比较了苯和甲醛复合污染胁迫下植物的敏感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微型月季对MDA含量变化的敏感监测能力最强,其次是彩虹竹芋,而新飞羽竹芋最弱;彩虹竹芋对O?-2产生速率变化的敏感监测能力最强,其次是微型月季,而猫眼竹芋最弱;5种室内植物敏感监测能力的排序为微型月季>彩虹竹芋>双线竹芋>新飞羽竹芋>猫眼竹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室内甲醛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策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我国室内甲醛污染的特征和释放机理,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甲醛污染控制策略,并从人吸入甲醛的实际数量方面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据此提出了室内甲醛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新装修的上百家房屋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根据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其进行评价,对北京市目前室内装修中甲醛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甲醛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相应提出了减小和预防室内甲醛污染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冬季东北地区房间通风性差及常规地板铺设方式带来的甲醛污染问题,使用C语言自定义编程,确定密闭条件下室内地板散发甲醛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求解及分析此条件下室内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密闭条件下室内甲醛浓度随位置变化的扩散机理;研究自然通风时,室内挥发性气体的速度分布和甲醛的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可有效控制室内甲醛污染,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及甲醛产生的途径,分析了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室内甲醛污染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减少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