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毫无约定的空旷场地上的建筑形态的构成,往往让人无所适人,而特定环境中的形态构成,又因限制过多,而让设计人员难以把握。从整体的逻辑性及环境协调的观点确定基本思路,从特定的环境及地段分析入手,深入研究建筑的内在功能及特质,并以西南石油学院新教学大楼为例,提出了制约中的建筑形态构成方法,以达到整体环境统一而又不缺乏个性的目的。从而在动态发展中建立一个新秩序及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结合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方案设计,探索如何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进行因地、因需、因时制宜的设计策略,文章从图书馆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艺术处理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在基地物质环境(地)、功能需要及价值定位(需)、发展趋势及时代要求(时)三方条件制约之下,如何顺应在时空环境,创造满足功能要求且有个性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城市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环境建筑心理学的内涵,认为城市建筑顺应了该地区或区域普遍人的心理、行为要求,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民造福。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不可分的环境是建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环境与创作的规律、目标、方法和技巧,它包括秩序、规律、韵调、景观、势态、技巧、围合、因借、变化、以及导向、组群、目标等在建筑环境中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民居建筑是一门实用和发展的艺术,建筑师观察欣赏民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为我所用,以今天的技术手段为今天的建筑环境和建筑艺术服务,建筑是一种空间和环境的艺术,人们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在民居的系列与整体,有序的线性空间,层次和分隔,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等和谐,节奏,朴实中得到启示,民居之美既是自然美,又是艺术美,更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艺术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6.
建筑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韧性的语言,并且受符号学的影响而变化。一个好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的生命是长久的,但人们对它的看法却时时在改变,大量的符号与隐喻让他们达到沟通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与环境是人类理解自身生命的符号,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地风貌与建筑形态——重庆近代西洋建筑特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庆地形地貌的简述,探寻经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西洋建筑在山地环境中择地选址的影响。从山地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主要形态看早期西洋建筑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思想。并从环境景现,建筑文化及人文意识等角度,多方展现重庆早期西洋建筑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应充分重视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为环境增色。研究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是“如何”构筑成的;而探究其深层的文化意识,则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为何”而得如此形式,正确理解、认识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创造出适应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并以西安钟、鼓楼广场工程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建筑与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协调发展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建筑从建筑的各个环节出发力求达到建筑寿命周期的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即从土地开发,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建材选择,建筑施工到建筑使用及维护等,立足于综合环境效益的提高,研究可持续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探讨了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及一些设计重点和手法,探索以设计(非机械)手法协调建筑与环境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作者对商店建筑多次调研,设计,教学的一篇总结。文章阐述了当代商业建筑环境及商业空间的“环境化”、现代消费者的消费意向,购物心理要求环境、环境影响消费、我国商业建筑与世界的差距及发展方向,说明了商店建筑购物环境与购物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筑形态的有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建筑形态的有机性可以帮助建筑师更深入的理解自然、建筑及人的关系.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建筑的有机性如形态、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笔者分析了建筑形态注重有机性的意义,研究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及作品,提出了建筑形态有机性表现的3个方面,即建筑装饰上的有机性、对有机本质的抽象表现和对有机形态的模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建筑中的有机因素.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我国当代建筑的基本途径,而建筑的有机性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外建筑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了中外建筑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使设计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力求在其内部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建筑的形式美,建筑的形象功能,建筑的意境功能的内容和涵意以及形象和意境在城市生活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第4届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on Energyand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简称IWEERB2007)于2007年1月15日至16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召开.共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士、保加利亚、韩国、匈牙利、中国香港、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代表出席,其中国外代表35人,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办事处代表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郭骏教授和日本东北大学Hiroshi Yoshino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孙和义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欢迎辞.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庆良教授介绍了我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会议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Hiroshi Yoshino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境外兼职博导美国普度大学陈清焰教授、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分别以”中国和日本居住建筑的能源现状”、”中国的可持续城市住宅建筑”、”中国建筑能耗调查”为题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本届会议共收到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32篇.大会围绕”居住建筑节能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会议主题,就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与能源政策、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建筑仿真与实验研究、建筑节能设备技术与开发、建筑新材料、围护结构节能新技术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环境与能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议对建筑能耗、气候变化对建筑的影响和高科技并非都对建筑环境有益等方面进行了着重讨论.本次国际会议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首次独立承办的国际系列会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人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全体师生作为组委会成员独立承担了会议组织、筹备和接待等工作.此次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说明建筑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设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必要性。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我校办好这个专业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建筑环境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环境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创造建筑环境的建筑师而言,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设计创意,而建筑环境所体现的意境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则是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受,也是评价建筑环境设计好坏的标准。本文主要讲述建筑环境设计创意的重要性和建筑环境所表达的各种意境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与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和广泛认同,人们逐渐忽视了男女之间因生理、心理差别所带来的感受差异,将男女的行为特征置于同一衡量标准之内。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与反思,从建筑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谈起,列举了古今一系列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建筑,通过调研,了解了不同性别的人对建筑与空间的不同感受,从而提出建筑设计中应关注男女感受差异的问题。采用查阅基础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调研等方法,从女性生理学的特征人手,剖析了男女的本质差别,从而对现代建筑追求功能主义与匀质空间模式无差异性的设计方式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对女性特征和权力的重视。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世界各地逐步关注女性问题的国际趋势之下,我们新一代建筑师也应当立足中国社会及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社会地位等特征,深入地开展中国的建筑与空问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以周到的考虑、精心的处理体现出对类型群体——女性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建筑小品在环境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了建筑小品在艺术上的特色和设计手法,强调建筑小品应密切结合环境,意境优美,尺度适宜,题材幽默。亲切。最后阐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小品应展现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9.
风景建筑空间序列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如何通过风景建筑组织风景环境,而得到有秩序的环境空间作了探讨。论述了辽宁部分风景建筑的空间特点。分析与归纳了现存建筑空间序列的各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建筑环境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创造建筑环境的建筑师而言,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设计创意,而建筑环境所体现的意境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则是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受,也是评价建筑环境设计好坏的标准.本文主要讲述建筑环境设计创意的重要性和建筑环境所表达的各种意境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