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锆钛系远红外谷物干燥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ZrO2和TiO2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ZrO2、TiO2和辅助原料的不同水平对其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利用远红外辐射测量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远红外发射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与热风干燥做了谷物干燥对比试验,得到如下结论:1)TiO2含量达到15%,ZrO2的含量达到80%时的远红外辐射性能最优。所合成试样在所要求波段的光谱发射率最高可达到0.91;2)同等条件下自制辐射器的干燥效率比热风干燥要高的多。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为了干燥特殊用途的硬质难干木材,如石栎、桦木鞋楦、梔木梭坯及钟表、仪器、工艺美术等行业使用的硬质厚木料,根据真空干燥和红外干燥的原理,我们研制出“负压电热远红外木材干燥炉”。所谓“负压干燥”,即是将物料表面的空气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的干燥方式,当其中引入远红外辐射源时,我们便称之为“负压远红外干燥”(本文统称为低压红外干燥),它综合了红外干燥和低压干燥两种技术的特点。在低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状态,水的沸点降低(见表1),有利于木材表面水份的蒸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蒸汽、微波及电热远红外三种形式干燥设备的木材干燥物理过程的分析指出,与对流加热的蒸汽干燥和辐射加热的微波干燥相比,电热远红外木材干燥的传热方式是与红外辐射为主,对流为辅的联合干燥方式;其木材内部升温特性介于对流干燥与微波干燥过程之间;木材内部水分扩散的动力学过程是热扩散与湿扩散方向一致。上述机理,同样适用于粮食、人参等干燥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微波、红外及蒸汽法干燥木材的综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能干燥山毛榉、短波红外干燥松木、高温高速喷射黄杨木、长波远红外干燥榆木及传统的蒸汽法干燥水青冈,即5种不同供热方式的干燥动力学规律。建立了非稳态干燥经方程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也讨论了干燥质量与能耗。结果表明以低温远红外干燥优质节能。只要提供合适的能量微波加热干燥与辅助提取亦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远红外木材干燥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红外干爆木材近几年在我国已正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在进行推广。但是对远红外干,燥木材的实际效果,以及干燥机理仍在进一步探讨,而且存在着意见分岐。这种情况对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加速木材远红外干燥机理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上作进一步的认真分析、试验,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上述目的出发,着重对木材远红外吸收机理和传热情况等,根据实验的结果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1〕〔2〕〔3〕远红外干燥加热浅谈、远红外简易辐射测试、远红外用转物资烘房、远红外烘布机,上棉十七厂科研室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在消防器材加热工艺上的应用,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的研究,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低温硅碳棒及其在食品烘烤炉上的应用,洛阳市食品工业公司,樊树德远红外加热技术在油漆干燥中的应用,安阳自行车二厂,赵福林高很远红外辐射涂料在金属热处理电阻炉上的应用,广州光学应用研究所,孙荣凯论红外加热技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夏继余王正深胡仲寅陈文通远红外辐射加热的…  相似文献   

7.
秉时  海宁 《红外》2001,(5):48-48,F003
我们曾经举过用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干燥皮革的实例.本文再谈应用该技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人参由于采收季节性较强,因此,干燥成了人参加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应用远红外干燥技术对人参加工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研究,证明原理正确,方法可行,不但缩短了人参干燥时间,而且还能回收人参干燥过程中损失的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电热远红外技术应用于木材干燥,为木材烘干闯出一条新路。从一九七九年八月省经委下达任务开始,在延寿县木器厂,海林县板椅厂协作下,我单位通过半年多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远红外木材烘干机理和炉体设计的有关设计参数,设计成功了YHM—1型电热远红外木材烘干炉。实践证明,应用这项新技术烘干  相似文献   

10.
传统香菇烘干,多采用火坑式或热风干燥工艺。远红外香菇快速烘干机是根据辐射加热和对流传热的原理设计而成。该机与传统烘干机相比,有着独特的技术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远红外香菇快速烘干机的性能和特点辐射器的选择和布置,烘干机结构设计和各部件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干燥技术,其基本原理为:被加热物体吸收远红外电磁波,加速被加热物体的分子热运动以达到加热干燥的效果。 覆铜板的生产工艺中,粘结片的质量,即:粘结片树脂固化程度的一致性是覆铜板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而这一工艺过程的完成主要是在浸胶机的烘箱内完成,因此干燥方式的不同对粘结片的品质,影响较大,同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江西工业大学和江西进贤县五金工具厂共同研制的微机控制真空远红外干燥炉已于1985年5月31日~6月1日在江西进贤县通过技术鉴定。用该炉干燥木材不仅速度快、耗能少,而且翘裂率极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明由于远红外加热的特点,应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宜作大规模推广,否则从经济上、产品质量上都会造成极大损失。文章前一部分就远红外加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说明远红外加热温度分布很不均匀,透入深度一般仅零点零几毫米,而且愈是能吸收远红外线的物质,透入愈浅,温度分布愈不均匀。目前也没有好办法测量被加热物体的实际温度。随着加热时间、加热距离,被加热物体的材料、形状等的不同,测得温度可以相差极大。文章后一部分对目前较普遍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剖析,结论是有些节电效果实际上与远红外加热毫无关系。而远红外烘箱比普通烘箱弊多利少。在塑料干燥、油漆干燥等方面虽然可以应用,而且往往也有节电等效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较难处理,不能简单地采用与推广。用于金属加热只是个别特例才有利。  相似文献   

14.
引言自从1800年赫胥尔(Harschel)发现红外线起,人们就注意到了红外线的热效应。1935年美国的格罗维尼(Groveny)首先取得将红外线用于加热和干燥的专利权,当时使用的辐射源是最强辐射波长为1μm的红外灯泡。随着红外基础理论和加热机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物质能够更好地吸收长波红外线(即远红外线),于是便不断地研制出新型的远红外辐射源。日本自1968年宣布研制远红外辐射材料成功以来,短短十几年,其远红外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本文从实验出发,对远红外封闭干燥窑(简称红外窑)干燥木材的机理作初步探讨。着重从红外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来阐明加热和干燥原理。全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一、前言;二、窑内的对流和辐射换热;三、红外线对木材的穿透深度;四、干燥木材的吸收理论;五、木材表里传热机理;六、前景。还须说明,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热辐射器最高温度达150℃—200℃,主辐射波长在3—15微米内。如果将应用波段扩展到波长更长的红外区,比如接近微波,或采用红外激射器这种高强度的远红外辐射源,则本文中有的结论可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加热和干燥是工农业生产中许多部门不可缺少的工艺,所滑耗的能源很多.据估计,仅加热干燥物料一项,消耗的能源约占工业化国家燃料消耗的10~15%.因此采用新技术,制造高效低耗的加热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远红外加热技术,和常用的热风加热相比,具有能缩短工件热处理(或加热到所需温度)的时间、减少加热工件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能控制辐射功率的空间分布等优点.实践证明,采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和热风干燥相比,烘烤时间可缩短到1/10左右;电能消耗可降低1/2~1/3;烘烤场地面积可减少到1/3~1/10.  相似文献   

17.
通过“端面坐标测温法”揭示了远红外干燥针叶村特大方木材(200mm×200mm)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及其内部含水率实现自动调节平衡的物理现象,从而证实了红外线对厚木材的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在工农业生产中,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如金属热处理,金属及竹木制品装饰面涂料的烘烤,造纸、纺织、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以及印染品的干燥等,其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农副业产品加工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些地区,甚至还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能源紧张,缺电少煤现象普遍存在。农民收获果实,大都靠太阳晒或任其自然干燥。但在收获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该技术在丹东汽车制造厂客车涂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实际使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该技术在丹东汽车制造厂客车涂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实际使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