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地浸出采铀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带有化学反应的流动过程。这本书是研究和探索原地浸出采铀过程中矿石与流体 (溶浸液 )作用的浸出反应动力学和溶质运移的一部专著。作者阙为民等人自 1 987年以来一直从事原地浸出采铀的科研和设计工作 ,该书也是作者对所承担的多项科研课题和核科学基金项目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总结。全书共分 7章 ,主要内容包括 :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简介 ,原地浸出采铀的物理化学原理 ,浸出过程动力学 ,元素的迁移与沉淀 ,溶液在含矿含水层中的运移模型 ,流动反应器及流动体系模型及原地浸出采铀地球化学动力学模型。该书可供…  相似文献   

2.
原地浸出采铀元素的迁移与沉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锡堂  阙为民  胡鄂明  周泉  苏学斌 《铀矿冶》2000,19(2):78-83,115
原地浸出来采铀就是要在含矿含水层人为地选成有利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环境,通过元素的为断迁移、沉淀和溶解,实现铀的浸出。本文结合地浸采铀工艺特点,对原地浸出采铀元素的迁移、元素的沉淀以及影响元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原地浸出采铀就是要在含矿含水层人为地造成有利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环境,通过元素的不断迁移、沉淀和溶解,实现铀的浸出。本文结合地浸采铀工艺特点,对原地浸出采油元素的迁移、元素的沉淀以及影响元素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电动原地浸出(EK-ISL)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低渗透性铀矿开采,提高低渗透性铀矿的浸出效率,需要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地浸采铀过程的物理化学行为出发,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对地浸采铀的推动作用,总结了地浸采铀模型的基本方程和求解方法,结合电动修复领域的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EK-ISL模型需要描述的关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电动原地浸出采铀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5.
刘国福 《铀矿开采》1995,19(1):9-14
本文根据512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该矿床原地浸出采铀使用的溶浸剂及溶浸液的配方和使用方法,三年多来,现场原地浸出采铀扩大试验所取得的很好效果证明,研究确定的这一配方与使用方法是混合该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应用的,同时对于具有类亿条件矿床的地浸采铀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疏松砂岩型铀矿原地浸出开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地浸出采铀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新型铀矿开采方法,本文分析探讨了疏松砂岩型铀矿床特征及适于地浸法开采的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介绍了原地浸出采铀原理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伊宁铀矿512矿床原地浸出采铀溶浸剂配方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福 《铀矿冶》1998,17(3):151-156
根据伊宁铀矿512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该矿床原地浸出采铀使用的溶浸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三年多来,现场原地浸出采铀扩大试验所取得的良好效果证明,研究确定的这一配方与使用方法是适合该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应用的,同时对于具有类似条件矿床的地浸采铀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铀矿山原地破碎浸出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原地破碎浸出采铀特点的论述,说明原地破碎浸出采铀方法与常规采矿方法相比具有效率高、效益好、废料少,且废渣量减少70%~80%左右,从而大大减少了“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探讨原地破碎浸出采铀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三废”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李西栋 《铀矿冶》2006,25(2):71-74
介绍了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的主要技术问题,系统总结了蓝田铀矿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的生产实践及取得的经济、环境效益,提出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砂岩铀矿床原地浸出开采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原地浸出采铀是一种先进的铀矿采冶新工艺,用于开采外生后成的疏松砂岩型铀矿床,适宜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应用的前提,论述了矿石渗透性,含砂含水层结构,地下水质,矿石物质组成,平方米铀质量,矿体赋存特征,伴生有益元素,铀的存在形式与赋存状态等对原地浸出题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的浸出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主要目的为揭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强化。以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浸出动力学特征。铀浸出反应速率主要受扩散控制,表面化学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该砂岩铀矿含矿层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为铀矿山合理采用地浸技术及其经济技术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增加溶浸剂浓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铀浸出率与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原地破碎浸铀的地质条件、认为不同地质因素都影响原地破碎浸铀技术的实施。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工艺矿物学特征,但以前铀矿床的勘探和地质条件的评价是基于传统的开采方法来评定,为了采用原地破碎浸出采矿法来开采矿床,有必要对以前勘探的矿床进行开采前的重新评价工作,或在新勘探这类矿床时按原地破碎浸出采矿法所需的地质条件来评价。  相似文献   

13.
细菌浸矿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汉  李开文 《铀矿冶》1992,11(4):24-30
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国内细菌浸矿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近况,较详细介绍了60年代初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松树山铜矿应用细菌浸矿技术回收地下铜矿的情况和近三年国营711矿应用该法进行原地留矿破碎浸铀的成功经验;接着简单地说明了细菌的生物化学特性及细菌浸矿原理;然后阐述了细菌浸矿技术的发展和建立浸矿数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某铀矿床的特点和常规酸法、碱法地浸采铀试验中出现的矿层化学堵塞问题,在国内首次进行了CO2地浸采铀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2能有效降低溶浸剂pH值,抑制CO32-的生成,减轻了矿层出现Ca(Mg)CO3化学沉淀,并可弥补浸出液处理过程中HCO3-的损失,保证浸出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终场采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利用,通过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酸法地浸终采残留液对砂岩铀矿含矿岩芯的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该砂岩岩芯适合酸法浸出;2)残留液对该矿在自然粒径下的最佳浸出条件: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8 g/mL,浸出时间为48 h,双氧水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铀浸出率为77.36%。残留液的铀浸出动力学研究(反应活化能Ea=27.519 kJ/mol)结果表明,残留液对该铀矿的浸出过程主要受混合控制。该研究可为终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矿床酸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叙述新疆某铀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该矿床开展酸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的过程及获得的数据,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堵塞,钻孔抽注液量显著减少,浸出液ρ(U)低,设备材料腐蚀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时丰  胡小军  付秋萍  王祁军 《铀矿冶》2005,24(4):185-188,193
研究了松辽盆地某铀矿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矿层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对矿区地浸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表明,该铀矿床具备可地浸开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陈亮  谭凯旋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金属矿山》2013,42(7):101-104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了在地浸采铀矿山生产各阶段中地球物理综合测井的任务、仪器和方法的现状;并对根据地浸采铀矿山生产工艺的要求,利用国产仪器的主机及应用软件开发的电流测井、定量γ测井2项功能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有关在仪器和方法上需要开发的新测井功能和应投入的各项测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