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技术是实现燃烧全程自动控制的必备条件。对制粉系统启停时机及启停顺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制粉系统的启停专家知识库,能够对其启停时机和启停顺序进行自动优化,实现了制粉系统在机组启停及运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设计了双进双出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步序,实现了该类制粉系统启停过程的全程自动控制。应用表明,所设计的基于专家知识库的双进双出制粉系统自启停技术能够满足火电机组燃烧全程智能控制的需要,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自启停控制技术可有效提升发电系统启停阶段的自动化水平、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基于典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首先分析了自启停控制技术设计思路,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启停控制技术体系框架,并进一步设计了自启停控制技术研究方案。所设计的研究方案可为系统自启停控制技术应用提供指导,且可以为同类型发电系统自启停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由于电网调峰的需要,锅炉启停快速而频繁。我省现主要采用中压机组启停来调峰。机组长期频繁启停,如果启停速度和维护措施采取不当,就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锅炉汽包等受压部件的应力集中区更容易发生低周疲劳损坏。从经济角度出发,要求机组尽可能地加快启动速度,从而减少启停损失;但  相似文献   

4.
刘优贤  何丽  牛茁  刘志祥 《电池》2017,(5):299-302
从耐腐蚀性催化剂载体、催化剂研发及启停控制策略应用等3个方面,对现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启停策略进行综述。探讨可防止燃料电池性能衰减的启停控制策略。指出只有将低成本的耐腐蚀性载体、催化剂和启停控制策略互相结合,才能避免启停过程中PEMFC性能的衰减。  相似文献   

5.
温切斯特技术,是当今实现体积小、容量大、快速存取信息的磁盘机之关键技术。而快速启停是温切斯特技术的根本。本文推导和描述了用于驱动“温盘”的电子换向直流电动机动态的物理过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电动机的启停特性,据此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提出了实现快速启停的具体措施,实现了快速启停。  相似文献   

6.
由于制粉系统风门、挡板的可靠性不高,火电机组在运行中执行器不到位或位置信号表征不当的问题时有发生,且存在制粉系统特性差异大、系统启停时燃烧控制不佳等问题,系统的一键启停技术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制粉系统启停时机往往由操作员自行判断,手动控制。根据某1 000 MW机组制粉系统的设备状况及运行手动操作经验,对原有的顺控启停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了一键启停的难点,探讨制粉系统的柔性顺控技术,解决了模拟量与顺序控制结合的难题,同时对制粉系统自启停时机进行了探讨,运用柔性顺控技术实现了制粉系统的一键启停功能。应用表明,优化后的制粉系统一键启停技术大幅节约了启停时间,能够有效减轻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锅炉的设计寿命约十万小时,但实际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这个数字,这是因为其使用寿命不但与运行时间有关,也与启停次数有关,即启停次数越多的锅炉,其使用寿命越短.但是调峰锅炉启停次数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有做好设备运行的安全保护工作,尤其是启停炉的安全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锅炉安全、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机组运行负荷率在逐渐降低,调峰启停的次数不断增加,导致机组启停的次数相应增加。为了降低机组启停过程中的能耗,在启停过程中,采用了汽泵代替电泵进行给水控制,减少了厂用电的电耗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分析了汽泵启停方案中的关键点,并描述了汽泵启停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孙彬 《新疆电力》2006,(1):47-47
锅炉的设计寿命约十万小时,但实际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这个数字,这是因为其使用寿命不但与运行时间有关,也与启停次数有关,即启停次数越多的锅炉,其使用寿命越短。但是调峰锅炉启停次数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有做好设备运行的安全保护工作,尤其是启停炉的安全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锅炉安全、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10.
青海—西藏±400kV直流联网工程的启停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藏中电网处于发展初期,系统非常薄弱,青海—西藏直流接入后形成"大直流小系统"的局面,常规直流10%功率解锁的方式无法适应系统运行要求。为了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对青藏联网直流系统的最小启停功率和启停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单极和双极启停方法,以及为实现该启停功率对直流平波电抗器和换流阀等设备的特殊要求。提出的10%额定电流、25%额定电压解锁/闭锁的直流系统启停方法,能够实现单极2.5%额定功率的启动和闭锁,降低了直流启停过程对交流系统的频率冲击,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启停功率和启停方法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港电厂4号机组在大修时进行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改造工程。在该工程中设计了减温水差压控制功能组、给泵自动并退泵功能组、加热器自动投停功能组、锅炉三大风机启停功能组、磨煤机启停功能组等,以实现主要辅助系统自动启停。结合机组控制系统改造设计增加了APS程序,用步序执行器完成机组启停步序的条件判断并自动执行机组启停的分步操作,真正实现了机组启停全过程的完全自动化。APS程序经过模拟仿真后,在利港电厂4号机组全面投用。大修后机组整个启动过程安全、平稳、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产600MW汽轮机启停过程中存在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对启停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汽缸本体疏水布置不合理及启停措施不当是造成上下缸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提出改造疏水系统和优化启停操作的处理措施,并说明处理效果,为汽轮机类似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华能丹东电厂350MW燃煤机组锅炉节油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分析了该锅炉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对磨启停节油技术的影响,其主要结论为:1.锅炉在各种日常磨启停方式及其对应负荷下,可实现安全无油枪助燃启停,落实后可获得节油100%的理想效果;2.试验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的特殊性对实施无油启停磨技术有利,燃煤着火性能优异以及锅炉稳燃能力强等均是实施节油技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华能丹东电厂350MW燃煤机组锅炉节油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分析了该锅炉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对磨启停节油技术的影响,其主要结论为:1.锅炉在各种日常磨启停方式及其对应负荷下,可实现安全无油枪助燃启停,落实后可获得节油100%的理想效果;2.试验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的特殊性对实施无油启停磨技术有利,燃煤着火性能优异以及锅炉稳燃能力强等均是实施节油技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新能源波动性导致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极端情况下负荷和新能源功率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考虑机组启停含负荷侧调用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首先根据负荷和新能源功率相减拟合得到等效负荷,其次根据等效负荷和火电机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的关系确定火电机组的功率分配、负荷侧调用和机组启停情况,然后对比了不含机组启停、仅考虑机组启停和含负荷侧调用考虑机组启停调度方法下的限电成本、限电率和启停成本,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调度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对某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启动、停运过程进行分析,运用甘特图对机组启停进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能极大节省机组启停时间,缩短启停期间机组环保排放超标时间,大大降低机组启停成本,降低机组操作强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同类型的机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临界机组频繁启停过程中能耗偏高和NO_x排放超标的问题,对机组启停过程的节能优化对策和减排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降低机组启停过程能耗、加快机组启动速度等节能减排措施。运行效果表明,优化后机组启停能耗降低,启动速度加快,并大幅减少了NO_x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18.
磨煤机启停容易导致锅炉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影响脱硝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为例,研究启停磨时氮氧化物波动与容量风、煤位、停磨吹扫时间、二次风量等参数变化的对应关系,确认停磨吹扫时间短、磨内有存煤且入炉煤量与二次风量不匹配,是造成停磨时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的主因;磨内存煤未吹净、下次启磨时较多煤粉进入炉膛燃烧是造成启磨期间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的主因。设计磨煤机停磨期间吹扫控制逻辑,确保存煤吹净;修改启停磨期间容量风量折算为燃料量的控制算法,将容量风量按磨煤机内存煤吹扫情况进行修正后折算为燃料量,使折算后的燃料量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煤粉量。经实验证实,合理控制停磨前吹扫时间,将磨内存煤吹净及全程投入二次风量自动能明显降低氮氧化物波动幅度,磨煤机启停对脱硝系统的强烈扰动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贺刚 《电工技术》2023,(9):203-206
常规方法设置调峰机组约束条件时,忽略了机组出力时长的约束,导致调峰机组启停后,电网峰谷差率较高、日负荷率较低,对此提出火力发电厂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的自启停控制优化方法。将参与深度调峰的火力发电厂机组自启停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采用线性损失因子法,计算火电机组启停能耗目标函数,设置机组发电出力约束条件,包括爬坡能力、发电量、出力时长,构成火力发电厂机组自启停模型,再采用遗传算法,求取模型最优解,得到机组自启停各个阶段的最优控制时间,完成调峰机组运行优化。以某火力发电厂的电力系统为例,选择近期典型日的火电机组实际开机情况作为基础数据,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完成了自启停控制,减少了电网峰谷差率,提高了日负荷率,调峰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燃气轮机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燃机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启停,但是与之配套的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却因自动化程度及工艺要求很难做到自动启停,需要人为操作调整的项目较多。联合循环机组自动启停技术通过合理的逻辑、参数设计,向整个机组提供了可靠、经济的启停指令,该技术的成熟应用可有效减轻操作员的操作压力,最大限度防止人员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