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方洁  王竹 《信息网络安全》2010,(6):49-50,53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打击网络犯罪主要依靠刑法和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借助公安机关的力量对网络犯罪分子实施打击。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一次从民事基本法的角度对打击网络犯罪做出了规定;除此而外,一些重大的网络犯罪行为可以被认定为"高度危险作业",犯罪行为人也应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当前网络犯罪打击的难点以及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对策,给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在对待各种新的网络犯罪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赌博犯罪案件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各种网络犯罪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是对"928"网络赌博案件进行分析。针对"928"网络赌博犯罪中出现的种类繁多、金额巨大、涉案人员和区域广、隐蔽性强并与洗钱等其他犯罪相结合的一些新特点,本文从国内相关取证技术方面进行解析并提出一些防范和打击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安全》2005,(6):10-12
打击赌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共收到关于网络赌博的举报线索19961条,其中有效线索805条。截止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的网络赌博案件共42起。同时,随着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行动的延续以及对视频聊天室的专项治理,国家打击网络犯罪行动正在逐步深入。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和相关部门选择了部分已结案的典型案件,授权本刊独家发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盗窃犯罪手段不断更新,团伙化、职业化、产业化、专业化趋势明显,与上下游犯罪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实践中面临案件发现难、线索调查难、证据收集难等严峻挑战.创新侦查模式,强化数据导侦的能力,加强对上下游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高效的侦查协作机制,有助于公安机关不断提升打击此类犯罪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网络诈骗犯罪,即犯罪人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发布诈骗信息来骗取被害人一定数额的钱财。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涉及范围广、即时发生、一对多侵害、风险与成本低收益却高的显著性特点,本质上属于操控式非接触性的信息化犯罪。近些年来,基层公安机关侦查与打击网络诈骗犯罪难点突出,为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犯罪,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基层公安机关应首先定期分析并总结出辖区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对症下药;接着形成警企银三方联动合作机制,及时共享信息;最后告诫人民群众及时询问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慎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对敲型洗钱摆脱了传统的接触型洗钱模式,在网络层面形成了非接触洗钱模式,给公安机关侦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探讨对敲型洗钱的相关概述,认识并理清其实施步骤,实行从源头上切断宣传源、从监管上加强管控、从合作上协调并进、从打击上整体兼顾、从防范上全面宣传的治理对策,实现打击、预防同步开展,压缩犯罪生存空间,从而更好地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利用计算机病毒、木马以及黑客技术进行的网络犯罪活动,与打击网络犯罪一直处于此消彼长、螺旋上升的阶段,并没有分出绝对的胜负。一方力量、技术的增长和发展,客观上势必会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和前进。双方的搏弈,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恐怕会一直继续下去。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打击网络犯罪的斗争中,有必要总结每个阶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出其中的不足,预测和分析下个阶段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苗头,最大限度的做到未雨绸缪,想好应对之策。时间,已经走到了2007年的下半年,利用计算机病毒的犯罪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犯罪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国家已经出台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病毒的发展和提高,是否还适应当前打击网络犯罪的要求?带着双方搏弈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我们特别采访了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请中心相关专家作了专门解答。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态     
《中国信息安全》2021,(1):12-13
[公安部]网安部门打击网络黑产犯罪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12月16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通报2020年网络黑产犯罪打击情况。据悉,2020年以来,全国网安部门发起打击网络黑产犯罪集群战役,聚焦“网络账号恶意注册、非法交易和使用”网络黑产,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水军等突出违法犯罪团伙手机黑卡、网络黑号源头。  相似文献   

10.
网络犯罪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网络安全治理的焦点问题。网络犯罪形态的不断变化和演进,对打击网络犯罪相关的定罪、调查、电子取证等问题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都具有跨国界性,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治理机制成为能否有效遏制不断增长的网络犯罪案件的关键。在国际治理机制上,现有的联合国和欧委会《布达佩斯公约》两种模式的博弈,使关于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需要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接踵而来。网络空间最大的特征是其虚拟性,利用网络犯罪的行为和造成的后果却是客观存在的、应给与否定评价的现实实际。网络赌博犯罪中,网络因素的介入,使得传统赌博犯罪的构成要素、表现形态有了新的样态。网络赌博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已经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传统刑法理论如何应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冲击,摆脱适用的尴尬局面,是研究网络犯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传统暴力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呈下降态势,但是,犯罪案由层出不穷。为有效提升公安实践工作中犯罪预测能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事件,本文针对犯罪数据,提出一种新型犯罪预测模型。利用密度聚类分析方法将犯罪数据分类,然后进行数据降维提取关键属性生成特征数据,继而对特征数据进行加权优化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对特征数据进行学习,从而预测犯罪案由。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为公安实践工作中类似案件的侦破和预防,提供新的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智能手机实施犯罪时有发生。为有效打击这类犯罪行为,手机取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通过手机取证,公安机关从手机中提取数据,然后经分析后形成证据,提取手机数据是手机取证的重要环节。对手机取证进行简要分析,以Android手机为例探讨数据的存储架构和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物联网在现实中不断转变成不同行业的相关应用,人们也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公安机关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监管的智能化,特别是在处理反恐和突发事件、智能安防、公共场所人群安全防范等众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分析了物联网概念及特点,论述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物联网技术在公安机关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初探。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公钥广播加密进行安全组播的难点是如何更有效地权衡实现代价和安全性.通过引入身份标志区分各个接收者,并利用一组接收者的身份标志代替一般公钥广播加密方案中的组公钥,缩短了系统公钥参数的长度.将新的公钥广播加密方案应用到安全组播通信的过程表明,该方案有效降低了计算和通信代价,且达到了抗选择密文攻击的语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数量激增,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对主题属性和传播扩散指标考虑不全面,未深入考虑舆情自身特性和演化规律,而且目前的网络舆情预警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考虑舆情不同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舆情预警准确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包括主题属性、传播扩散等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长短时记忆网络Re-LSTM模型,使用正则化方法约束网络中各单元输入权重并用softsign函数替代tanh激活函数。与其他经典模型对比,所构建的模型不仅能够提高预警准确率,而且还能够更好地避免梯度消失和过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弊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即建设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的思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建立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各层之间定义标准接口,方便了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基于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及对公共安全管理重点业务的分析,设计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8.
照片的公有水印防伪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照片的数字水印防伪处理是通过在原始照片中嵌入数字水印来证实照片所有权的过程。数字水印于少应具有如下特征:安全性、鲁棒性和透明性。公有水印技术是水印提取或检测时不需要原始照片参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利用DCT系数量化的有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相当好的鲁棒性,可以应用于照片防伪。  相似文献   

19.
RFID系统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得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的不足日益凸显。为了替代传统公钥密码体制,解决标签的安全问题,本文基于遍历矩阵构造多元二次多项式(Bisectional Multivariate Quadratic Equation,BMQE)的方法,建立一种新的基于量子计算机构造的公钥密码方案,并且给出物联网移动RFID安全协议模型。接着从密钥尺寸、加/解密速度等对该方案进行性能评估,表明该方案在RFID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从各项攻击方法等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安全性。该研究成果对量子密码时代推进RFID的安全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在这里,信息是一种被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利用的资源。当然,随之产生的信息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增多。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飞快发展和普及,跨国的计算机网络也已经深入日常生活,这无疑也为信息犯罪提供了方便。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当今面临的迫切需求,对于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