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木器涂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5):41-41
常温酸固化醇酸氨基木器清漆的制备;高固含、快干型水性木器白色底漆的配方设计;高效松木封闭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划痕自修复功能的抗划伤木器涂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漆膜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由漆膜性能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制漆和施工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述了漆膜的模量、动态力学松驰、延展性、耐磨性、抗冲击性等性能的特点。阐述了影响聚全物材料强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硬度的定义、水性木器涂料漆膜硬度的影响因素、硬度与抗划伤性和耐磨性的关系、水性木器涂料硬度的常用测量方法。强调了测量方法本身侧重点的不同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可比性。对水性木器涂料硬度的要求应该根据涂料的实际用途而定,不必过分追求高硬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内饰用涂料重点关注的光泽稳定性、湿碰湿涂膜抗起泡性、环保阻燃性、耐划伤性、耐磨性与砂纹质感效果等方面的要求,研究了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异氰酸酯固化剂、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多功能消泡流平浆等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饰用水性聚氨酯哑光面漆;并通过立体消光、双重环节过滤工艺、夏冬季固化剂差异配方、多粒径砂面粉复配等技术,实现对光泽稳定性、涂料细度、干燥速度、以及漆膜砂纹质感等品质稳定性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国际标准分成两个部分出版 ,第1部分为采用弧形划针的方法 ,第 2部分为采用尖顶形划针的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用划针测定色漆、清漆和相关产品的单一涂层 ,或复合涂层体系的面涂层耐划伤性的方法。本试验方法对于提供一系列耐划伤性有明显差异的涂层的相对等级是十分有用的。本标准中耐划伤性定义是漆膜表面抵抗由于规定划针推过其表面的作用而造成的划痕或其他缺陷的性能。划伤涉及很大范围的漆膜表面缺陷 ,例如由指甲或洗车刷子引起的漆膜表面小划痕等缺陷。这些缺陷可分为塑性形变 ;表面瑕疵 ;表面划痕 ;内聚裂痕 ;上述类型的综合。本标…  相似文献   

6.
在对涂覆在黑色或银色底色漆上的丙烯酸/三聚氰胺清漆进行耐候性测试前后,通过实验室模拟洗车和纳米级划痕测试的手段分别研究了该清漆的抗划伤性。同时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其划痕形态,利用角度分光光度计和微刻痕测试研究该清漆的外观变化和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银色样品的抗划伤性要优于黑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单组分湿固化贮存稳定的聚氨酯清漆,其突出的特点是克服了湿固化聚氨酯漆干燥慢特别是环境温度低于5℃时长期不干的缺点,很好地解决了快与贮存稳定的矛盾。该漆漆膜光亮丰富,附着牢,抗冲击性好,耐磨性极佳,适宜用作装置罩光漆。研究并讨论了某些配方参数对产物干燥性、贮存稳定性以及漆膜耐磨性和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优质弹性氟树脂作为基料,耐候型柔性异氰酸酯为固化剂,辅以适合的颜填料、溶剂、助剂等,经过配方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用弹性氟碳涂料。重点探讨了不同固化剂、不同R值(—NCO/—OH物质的量比)、分散剂等对弹性氟碳涂料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弹性氟碳涂料的拉伸强度为12.59 MPa,断裂伸长率为200%,经5 000 h人工老化后,漆膜不粉化,不开裂,保光率高达87%。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品既具有氟碳涂料优异的耐候性、防腐性能,同时又具有弹性涂料的高延伸率和抗开裂性,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混凝土结构用防护涂料耐老化性能不足、抗开裂性较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周荣华 《中国涂料》2008,23(8):45-48
通过选用合适的弹性树脂为主体,配合助剂和固化剂的选择进行配方设计,阐述了弹性手感涂料的配制及其施工工艺。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附着力佳、手感细腻滑爽、抗划伤力强、优异的耐腐蚀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单组分地板用聚氨酯涂料,叙述了其原材料的选择、配方的设计和该涂料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施工技术以及产品应用。该涂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防静电性、耐冲击性、耐磨性以及脚感好、舒适度高、自洁性强、使用寿命长等功能,是当代地面铺装、装饰工程中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薄膜表面硬化涂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薄膜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薄膜存在表面易擦伤的缺陷,为保护薄膜和扩大应用领域,对薄膜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十分必要。本文对薄膜的硬化涂料及其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综述了未来硬化涂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精密涂布工艺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密涂布工艺在功能性薄膜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涂层提出更薄、更均匀的要求。特别象平板显示器(FPD)中所用的功能性光学薄膜,如防反射膜、防眩光膜等,其涂层厚度往往小于1μm。另外,锂电池电极的涂层则要求采用间歇式涂布方法来生产。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微凹版涂布和条缝涂布工艺在平板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锂电池行业中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The formation of scratch‐resistant coating film prepared from colloidal silica and a polysiloxane matrix was investigated. Methyltrimethoxysilane (MTMS) was hydrolysed and mixed with silica sol (SiO2) at various compositions to form the hybrid hard‐coating nanocomposite film. The hydrolysed MTMS (polysiloxane) acts as the polymeric binder that is covalently linked to the colloidal silica surface and provides adhesion for the scratch resistant coating film to the substrate. The ratio between the polymeric matrix and the SiO2 nanoparticles was found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coating film appearance and its resistance to scratching. At a SiO2 content < 30 wt.%, the agglomeration of the hydrolysed polysiloxane was observed and caused the opacity of the coating film. At a SiO2 content >70 wt.%, there was not enough polysiloxane to act as a binder for the SiO2, therefore a shrinkage upon solidification of the coating film caused cracking within the nanocomposite film. The optimum ratio was found to be at 40 wt.% ≤SiO2 ≤60 wt.%, where the films had a transparent, crack free hard coating, with excellent scratch resistance, good adhesion and very good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The nanoindentation revealed that the nanocomposite film, at the optimum loading, possessed a higher strength with a higher SiO2 loading. Film properties, including hardness, scratch resistance, adhes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were also examined. The morphology of nanocomposite films was identifi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2011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偏光片用TAC光板膜、功能膜的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主要供应商、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TAC功能膜指硬化膜、防眩光膜、低反射膜、防反射膜或者迭加了多种功能的薄膜。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用成膜剂SYFMA001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自主开发的种子包衣成膜剂SYFMA001的应用性能,为其用于高性能种衣剂的开发而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方法]测试了成膜剂SYFMA001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并用其制备了20%福美双·克百威和0.25%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研究了其在玉米、大豆、小麦种子上的包衣效果,并测试了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成膜剂SYFMA001的外观良好,性能稳定,包衣效果良好,成膜时间小于5 min,包衣脱落率小于2%,均匀度在90%以上.包衣后种子的发芽率试验结果显示:SYPFMA001对玉米、大豆、小麦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与对照相当.[结论]SYFMA001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成膜剂,适宜用于开发性能优良的种衣剂.  相似文献   

16.
乘用车金属闪光漆及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金属闪光漆的成分特性及与普通漆的区别、金属闪光漆的配方、功能特性、品种;金属闪光漆的施工工艺;以及车身局部补涂、车身翻新的金属闪光漆施工方法;同时指出了金属漆漆膜的外观缺陷分析与防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合金装饰板和铝型材表面喷涂聚偏二氟乙烯涂料的工艺流程,探讨了铝合金的前处理、磷酸-铬酸盐转化膜和聚偏二氟乙烯底漆与面漆之间的配套性,通过在磷酸-铬酸溶液中添加硝酸镍来改善转化膜性能.对铝合金的磷酸-铬酸盐转化膜配方及工艺进行了筛选,得出了加硝酸镍的铝合金磷酸-铬酸盐转化膜的最佳工艺配方.转化膜的抗蚀性是未加硝酸镍的2倍.还研究了铝合金表面喷涂聚偏二氟乙烯涂料的涂装配套性,得到了在铝合金表面喷涂氟碳涂料的最佳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弹性乳液为基料,空心玻璃微珠、金红石型钛白粉、云母及空心硼硅酸盐等为颜填料制备隔热保温涂料,该涂料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涂层薄,耐沾污、热反射效率高,隔热性能良好,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9.
王竹青 《河北化工》2013,(9):35-37,44
为了解决糖衣片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包衣工艺,建立了护肝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将护肝片的包衣工艺由糖衣改为薄膜衣,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护肝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包衣液浓度、喷量、喷雾风速温度,并用加速试验法和室温留样考察其稳定性。在包衣液浓度为13%、包衣液喷速为140 g/min、进风温度为75℃的条件下生产的薄膜衣片质量最佳,且按2010药典检验其稳定性合格。结果表明,此制备工艺稳定,可用于护肝薄膜衣片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胶乳共混法制备聚合物/MMT纳米复合膜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英武  戴绍明 《化工学报》2005,56(7):1355-1359
降低涂料配方中的VOC含量,甚至完全消除VOC,达到零VOC,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涂料对环境的污染,是涂料行业当前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水基涂料是最为重要的环保涂料.在水性聚合物乳液涂料中,为保证涂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必须使用玻璃化温度较高的聚合物树脂.涂料的配方中必须加入5%~20%左右的有机成膜剂,以促进成膜.如果要在配方中除去这部分有机成膜剂,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必须降到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