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首饰设计类艺术专业是极具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其作品和成果具有很高的实用和传播价值,是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好素材。笔者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首饰设计类艺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应的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索。研究表明,通过与专业契合度更高的课程内容改革,加强精准表达,教学突出实用与实践性,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引导和研讨式教学,融合思政等举措,切实提高了首饰类艺术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方位外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科交叉教学中的首饰艺术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思维。每一个人,不管你有没有美术基础,都具有创作的潜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练习与实践,力图将这种潜能开发出来,使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更加活跃;让首饰造型的特点具有更多的表现方式;让首饰设计成为作者表达自由心灵的一种语汇。  相似文献   

3.
2004级金工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首饰艺术课程重点是:以首饰创意为主的设计练习。由于同学们从没有接触到首饰工艺,全然没有首饰工艺制作的概念,也不了解首饰造型的特点,因此,这次的首饰设计、创作练习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材料作为最直观的设计语言,是首饰设计中呈现创意理念和表达效果的基本载体,而综合材料为首饰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选择和灵感来源.在首饰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充分了解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加工工艺,有时候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只有将材质的特殊表现与首饰的设计理念巧妙契合,作品才能产生艺术气质和文化品格,从而由制作走向创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性设计人才培养的目的,对中西方现代首饰艺术教育进行了比较与探讨。首先介绍了西方首饰艺术教育的特点:思维的开放性和个人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技法学习融于创作,以及理论学习等;中国首饰艺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快,不同高校的首饰艺术教育定位和模式不同,有的注重概念和思维的拓展,有的强调手工技法的训练,有的与市场的商业性紧密结合。根据包豪斯的艺术教育理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学生需要创意的自由和技法能力的扎实掌握。因此,学生自由选择艺术或商业、手工或科技的创作形式,使其创作思想突破封闭的空间激情飞扬,这才是现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表达了一种思维在首饰设计活动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首饰设计活动中的素材选择、材质运用、制作工艺、情感传递这些方面的差异化表现,明确了差异化表现在首饰设计活动中的客观存在性。通过比较分析带有特定主题性质的首饰设计中,作品最终呈现的颜色与光影、图案与造型、材料与搭配、佩戴方式和工艺结构等外在形态,找出了首饰设计活动中差异化表现的方式,并制作一系列主题首饰,通过首饰作品反映差异化表现方式的可操作性,目的是使首饰创作者打破思维定式,用创新实践的心态进行设计,引发首饰设计师对"以人为本"和创新性首饰设计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珠宝首饰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以往的设计中,往往是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某种图形进行修改和变换,设计思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面对这种状况,首饰设计者不仅仅需要在图案设计,制作工艺方面进行创作,更需要在设计手段和思维上有所突破。如果将埃舍尔的图形创作手法及思维运用到首饰设计中去,可以给首饰设计人员提供新的创作灵感.在首饰设计领域进行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5,(4):181-182
本文以校级SRP项目为基础,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创立首饰设计工作室,历经市场调研、首饰制作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根据学生对工作室运营的情况,研究总结出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利弊,希望将这种首饰设计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国的首饰设计教学中,为中国的首饰行业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全方位首饰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双钻模型”是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设计方法,以综合材料首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双钻模型”运用于首饰设计类课程的多维式教学模式。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将理论模型转化为教学设计环节,重新定位首饰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强调训练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通过阐释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总结教学成果和问题,以期为首饰设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案例及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叶寅生 《珠宝科技》2001,13(3):11-11
首饰设计中有“三忌”:   一忌:为艺术而艺术的设计思路。作为首饰设计师,时时刻刻要记住自己搞的是商品设计,而不是在搞纯艺术性的创作。自己的设计要满足商品的最基本功能。首饰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佩戴的装饰品。“佩戴”和“装饰”是首饰的两项最基本的功能,光能佩戴而缺少装饰性能,不可以称为首饰。同样,光具有装饰性能而不能佩戴,也不可能称为首饰。首饰必须在能够佩戴而又具有装饰性的基础上来突出艺术,增强首饰的装饰效果。   最近常常听人说:我设计的“艺术首饰”其艺术性怎样怎样的了不起,就是得不到顾客的青…  相似文献   

11.
通过首饰艺术创作与设计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首饰作品。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普及、实施首饰艺术选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创作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首饰设计与制作职业教育兴盛取决于韩国的职业大环境。由于韩国的就业压力大,很多韩国人不仅唯学历论,更希望获得一门过硬的专业技术。韩国的政府与教育部门非常支持学生们学懂、学精、学专一门技艺。学生们并不因学会了一门技艺就停滞不前,如果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工作或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其它相对热门、待遇好的专业。笔者在韩国ELI M职业技术学校的首饰设计及制作专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与生活,所在班上就有近50岁的同学,其学习目的一方面出于爱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就业的压力。以该专业为例,笔者初步探讨韩国首饰设计及制作专业的培养体系及其职业教育特色,旨在为我  相似文献   

13.
首饰商业设计与首饰艺术设计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首饰设计的定义、空容。通过对比首饰商业设计和首饰设计的原则与定位、设计程序等,对首饰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一件成功的艺术首饰,它的形态塑造、色彩运用、材料选择、工艺技法等装饰设计元素都要为表达这件首饰作品的意象性而服务。在首饰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个装饰设计元素与意象性表达的关系,学会如何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客观的“象”,并且将个人的创作思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首饰设计之中,以体现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7000a的玉文化历史,和田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田玉首饰款式美丽典雅,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精华。分析和田玉首饰的市场现状发现,和田玉首饰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缺乏创新与特色。通过讨论制约和田玉首饰发展的因素,提出应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理念去挖掘和田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创作具有现代风格的和田玉首饰,摆脱单纯吉祥图案的艺术造型,以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和田玉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王云 《中国宝石》2003,12(1):120-121
欧美首饰设计长期以来是世界首饰设计的典范,它的首饰创作一直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总体来说,它有这样三个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时光 《珠宝科技》2004,16(4):60-61
为了在首饰设计课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创造发明的基础,从而逐步成为首饰设计的有用人才,就首饰设计课程的设置方案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实践性阐述。认为,在设计课程上,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素质是上好设计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每年夏季的这个时候,正是高校首饰设计专业展示毕业设计的时刻。毕业设计展是学习首饰设计的在校学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创作思路和特点,让一年一度的毕业设计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当前,首饰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逐渐成为各个高校设计类的一项热门专业。在服装设计专业所学的课程中,也开设了首饰设计的课程,许多艺术类的考生都会倾向于选择首饰设计专业,因为在世界潮流的大潮中,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前景非常好。本文分析了高校首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并对首饰设计专业教学成果市场化的模式转变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首饰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首饰设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首饰结构在首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首饰结构设计的定义:主要指首饰设计中各个部件、造型元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同时,分别从首饰结构的作用和加工工艺的角度对连接结构、功能结构、钻孔结构、镶嵌结构和螺旋结构等设计方式进行了分类探讨.结合首饰结构创新设计的具体实例简要归纳了首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