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结合抗震新规范对多层砖房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一般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重要性作了论述,并论述了抗震构造措施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与加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现有砌体结构房屋建造年代不一、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和建造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状况,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选取了一幢具有代表性的房屋,依据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照不同的地震参数,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得出抗震鉴定结论.然后由点及面地分析了该类房屋在结构抗震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加固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底层框架砖砌体抗震墙和底2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数量的简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的动力状态方程出发,可导出结构抗震设计的两种途径,以此出发阐述了各类抗震方法的应用情况和结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重点和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抗震结构的多目标多级优化设计理论,对考虑结构自振周期约束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规范GBJ11-89给出的四类场地的特征周期,计算了剪切型钢框架的算例,结果表明,在抗震结构优化设计中考虑结构自振周期约束有利于结构的抗震。  相似文献   

6.
结构隔震设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隔震设计原理及隔震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转换层设置位置超过了规范限制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和局部传力情况难以依靠现有计算方法精确确定,给抗震设计带来困难。通过对一个1:25比例的高住转换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该超限高位转换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将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得出若干结论,为该大厦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的高位转换结构的抗震设计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层钢结构的合理刚度设计方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设计思路的新的抗震设计方法,它将抗震验算转换为对抗震结构的刚度设计,从而掌握了抗震设计的主动性,使结构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总结了高层钢框架结构多遇地震下的合理刚度设计方法,并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反应谱和时程的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设计合理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可在中等地震烈度推广应用的初步结构;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砌体墙片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墙片在低周期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加固前后所得的各项试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对该类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碳纤维布对提高墙片抗震性能效果明显,尤其是“X”型粘贴方式能显著提高墙片的抗震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体元模拟联间轴向正面碰撞效应的束缚面型碰撞单元(Constraint-sur-face Impact Element,CIE);基于柔度法给出了不同以往文献中碰撞单元刚度的计算取值,该取值不仅理论合理且在物理角度可解释其合理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潮汕机场航站楼高架桥的震致碰撞分析。箱梁采用壳单元模拟,伸缩缝位置设有CIE,桥墩与箱梁间设置隔震单元模拟铅芯橡胶隔振支座(Lead-rubber Bearing,LRB),采用通过试验得到的双线性刚度模型模拟其物理行为。采用非线性直接积分法进行时程分析,主要考察联间的碰撞力、LRB滞回耗能、LRB位移量、基底弯矩、剪力以及碰撞力分别对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某大跨连续刚构桥进行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的空间有限元分析,采用AR模型并考虑空间相关性对桥地址处脉动风场进行模拟。基于MiyataT准定常气动力模型,在ANSYS中引入自激力的影响,对该桥进行抖振时域分析,同时将结果与静阵风响应进行了比较,得到脉动增大系数,并利用抖振分析结果对该桥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了预评。  相似文献   

13.
万州长江大桥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梁的特点.分别建立了车辆的三维离散自由度模型和桥梁的模态模型.通过轮轨作用关系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的动力模型.并对万州长江大桥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主梁较柔的大跨度钢桁架桥梁,车辆高速行驶对其动力响应特别是横向动力响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桥式电路中存在的直通问题、续流二极管的性能差所带来的功率损耗问题,提出一种双BUCK结构的逆变电路,利用定频滞环电流控制的方法,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关断。通过MATLAB/SIMULINK对单相并网和三相并网仿真试验得到,双BUCK逆变电路能够实现高开关频率和系统效率,稳态和瞬态性能比传统的桥式逆变电路都有明显的改善,从而使整个光伏逆变系统更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变截面刚架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座变截面刚架人行天桥在超负荷运营情况下进行了变形、内力分布以及结构的固有自振频率和振型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天桥结构作了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可作为该桥质量检测与评价的理论依据,文章对该类天桥的设计也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河蚌埠桥大吨位支撑构件模型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海河蚌埠桥主体结构为特异三维空间网状构造,受力复杂。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在进行模型试验之后,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与试验结果对照,以此评价本工程设计的安全性。通过分析,我们计算得到构件应力分布情况,研究了拉压荷载下撑杆的受力情况。而且通过对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可以认为该拉压杆支撑构件能够满足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7.
An analy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study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 on long-span plate-truss cable-stayed bridges based on an explicit dynamic analysis method.In the model,the train,ballastless track and bridge are treated as a coupled vibration system with interaction.By simulat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bridge deck and the bed slab.It shows the necessity of a base plate for the ballastless track on the long-span plate-truss cable-stayed bridge.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ain speeds and stiffness of the elastic vibration-damping pad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bridge deck and the bed slab is also made.The reasonable stiffness value of elastic vibration-damping pad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损失的遗传算法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遗传算法用于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的预应附加损失的识别。建立附加损失的数学模型,根据施工时的预应力张拉后桥面实测标高与设计值的差异,用遗传算法识别损失模型的参数,确定有关各截面的损失值。  相似文献   

19.
以岳阳洞庭湖大桥作为工程背景,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在斜拉桥塔梁连接处安装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减震装置并计算在不同频率地震波下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频率的地震波,铅芯橡胶支座会对斜拉桥的地震响应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板式橡胶支座的老化和偏压甚至脱空对桥梁抗震安全至关重要。将板式橡胶支座进行室内老化试验并测得弹性模量,按老化程度和轴压偏心大小共分16个工况,采用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热老化、偏压脱空及其耦合下支座的抗震性能指标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偏心受压下支座滞回曲线较为狭长,滞回曲线面积和等效阻尼比减小,水平等效刚度增大;老化后的支座剪切变形量缩减,在给定的位移幅值下,因滑移量占比加大,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对应的等效阻尼比增大;老化和偏心耦合状态下的滞回曲线斜率更为平缓,支座耗能能力明显削弱;位于梁端或长期处于偏压状态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中存在因单向累计滑移过大而脱落的风险。桥梁维护中应对支座底面采取限位措施,并对偏心受压严重的支座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