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前大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多天然和人工裂缝发育,表现出了裂缝性的负面影响即油井见水快、见水后含水上升快和产量递减快的特征。为此,在微地震和动态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储层裂缝的发育状况基础上,结合裂缝性油田的渗流机理和数值模拟结果,对井网的适应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优选出适合此类油田高效开发的注采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芦湖油田为裂缝型低渗透油藏,人工、天然裂缝发育,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是有效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本文通过应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地应力、天然裂缝、人工裂缝的研究和预测,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数值模拟、开发调整中,运用后取得了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敖南油田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的发育状况及对敖南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根据注水井注水压力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周围油井受效及见水的过程,并初步确定了注水井裂缝的开启压力;分析了裂缝对敖南油田地层压力的影响。并提出利用天然能量、控制注水压力、堵调结合、水淹井转注等手段减轻裂缝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减缓油田产量递减。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文留油田文13西块裂缝研究,认识裂缝发育程度、分布及方向,特别是主裂缝方向,研究裂缝对开发调整以及开发分析的重要性。为油田开发提高驱油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杨  张鹏  刘柯  段晓辉 《辽宁化工》2013,42(3):297-299
裂缝性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普遍蕴藏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储层中。裂缝的发育、形态以及分布情况已经成为制约油田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裂缝形态与井网系统的匹配关系以及油田生产后期水力压裂裂缝半长的定量化预测研究逐渐成为油藏开发不可或缺的部分。该文通过对裂缝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裂缝发育的三种形态所对应的三种最佳的井网形式并选择5种方案模拟裂缝,从而得出最佳的人工裂缝半长。  相似文献   

6.
王聪娥 《辽宁化工》2014,(10):1287-1289
利用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结果,结合岩心薄片观测和测井解释资料,本文对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长8油层组裂缝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微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占微裂缝总数的70%;大部分为全充填缝(即闭合缝);充填物成分主要为泥质,少数为方解石和铁质及其它充填物;压裂施工过程中当油井不存在过井天然缝时,压裂过程中破压明显,产生新人工缝。当存在过井天然缝时,压裂过程中破压不明显,人工缝沿天然裂缝延伸。长8层的裂缝方位与构造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均为为北偏东70°左右。  相似文献   

7.
黄陵油田储层物性较差,定向井单井产能低,水平井开发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天然裂缝发育,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易造成油井水淹。通过研究黄陵油田的裂缝规律,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探索合理的注水方式。为下步黄陵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裂缝发育的规模与形态,对油藏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低渗透油藏来讲,一方面增加了油层的吸水能力,弥补了储层渗透率低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因裂缝的影响,部分井容易沿单向突进,而造成含水上升,水驱效果明显降低,影响了采收率的正常提高。因此,对油藏天然裂缝发育规律及人工裂缝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和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刘政帅 《辽宁化工》2013,42(4):406-409
川口油田刘渠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主力产层是延长组的长4+52层,沉积相以三角洲分流河道为主,为典型特低孔、低渗油藏。该区块水淹水串现象严重,大部分井受效程度差,产量递减快(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油量为0.35 t/d),面临严峻的稳产形势。为了了解这种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必须将地质、工程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发育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天然裂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的厚砂体中,初期产能高的油井主要受天然裂缝的影响,因此可根据产能平面分布特征来定性地代表天然裂缝、微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直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西南位置,主要开发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2,根据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长2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孔喉分布,进一步从长2储层的样品物性分析出发,确定出长2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范围及相关性,进而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和取芯分析,确定了天然裂缝的类型及特征,最后采用理论计算法、动态分析法和现场测试法,确定了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主要为垂直缝。  相似文献   

11.
压裂是低渗透油田油层改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论文通过对七里村油田主力油层长6油层的岩石破裂后裂缝进行研究,详细描述人工裂缝的形态和延伸规律,从而明确该区人工裂缝类型与形态,并通过压裂后的裂缝检测得到对裂缝更加详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对油田构造的裂缝以及油田地应力场特征进行正确认识和熟悉,认清油田储层不同裂缝组系有效性及其变化,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以及切合实际的油田开发方案,并为开发方案的调整以及开发技术的界限确定提供基础。因此,本文基于某油田实践,对相关内容做介绍。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裂缝性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裂缝发育水井压力上升迅速,油井见水快,调整效果不明显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近两年,新肇油井见水有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描述了新肇注水基本特征,并对裂缝油田注水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很多储层中都存在有丰富的天然裂缝,有时,它们甚至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储层本身非常致密,发达的天然裂缝提高了储层渗透性,也是储层中油气运移和流体渗流的重要通道。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这些天然裂缝的存在也对开发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陕北吴起油田白豹、白河两个油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应用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微地震监测数据,对天然裂缝方位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开发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南油田人工裂缝监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压裂是为了在地下形成人工裂缝,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疏通堵塞,提高油井的产能。压裂后是否产生裂缝,产生的裂缝有多长,裂缝朝哪个方向延伸,压裂井是否会和周围的水井连通,发生水淹、水窜现象。人工裂缝监测就是为了给出压裂时产生裂缝的方位(方向)、裂缝长度、裂缝的高度(范围)和产状以及地下主应力方向,为布井和井网调整提供依据,避免油井发生水淹、水窜现象。指导油田的开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砂岩岩层致密,脆性以及强度比较大,因此,在构造时裂缝极易形成,而裂缝可以作为地渗透砂岩进行渗流的通道,并且结合吉林两井地区的低渗透砂岩的构造,因此,研究裂缝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尤其是对那些低渗透砂岩地区的油田开发,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裂缝的特征以及裂缝在吉林两井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腰英台油田具有超低渗、储层层多、层薄、物性差、储层微裂缝发育的特点,压裂开发的难度大,成功率低,油井压裂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该油区主力层位青山口组隐蔽天然裂缝发育、压裂过程压裂液虑失大、加砂难、排液难等问题,通过研究其天然裂缝的虑失特征、分析双重介质储层的水力裂缝延伸规律,并结合实践,逐步总结出以射孔优化、段塞压裂、高砂比小陶粒控缝、控制缝高等配套工艺技术,解决该类储层由于天然裂缝引起的高滤失导致提前脱砂的问题,形成了基本上适合腰英台区块的压裂工艺,提高压裂改造效果,使压裂施工成功率总体上达到8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压裂增产效果,为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动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时容易出现裂缝性油藏,注水也很容易受到裂缝影响而不均匀,导致油田产量非常低。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出现的特点与缺陷,讲述精细地质研究相关研究现状,重点以具体事例讲述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精细地质研究的应用,希望能为煤矿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青西油田位于酒西盆地西部的青南凹陷,青西油田裂缝主要是泥砾岩相和泥云岩相储层中发育的两种裂缝系统。青西油田各储层段裂缝发育广范,裂缝是青西油田的重要储集空间也是油气的渗滤通道。有效裂缝主要由砂砾岩和白云泥质岩发育,且主要是高角度,再是低角度,其中白云泥质岩主要发育水平裂缝。裂缝的研究对青西油田的储量估计、采能率和产能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青田油田的裂缝类型、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微观特性等发面,为以后的青西油田开发和方案部署提供理论参考,为实际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0.
朝阳沟油田是典型的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因此对其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研究。构造力学与油井生产动态分析表明天然裂缝方向近东向西,人工裂缝方向与其一致;构造力学数值分析显示裂缝发育区域在构造轴部与断层两侧。裂缝研究将对井网优化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