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彭鹏菲  于钱  李启元 《兵工学报》2016,37(6):1082-1088
针对装备保障任务规划过程中保障资源占用冲突及保障任务逻辑关系约束的实际问题,构建基于任务优先排序的解空间模型,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优先排序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装备保障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分解后的保障任务按照其重要性和逻辑顺序进行优先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任务与资源匹配解空间进行调整,以解决资源占用冲突和逻辑顺序问题。为保证每次迭代后的粒子为可行解,提出不可行粒子的多维异步处理机制,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搜索效率。通过实例应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装备保障任务规划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多阶段装备保障过程的资源配置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战时情况出发,考虑了在作战地域已知的前提下,如果某一方向作战任务繁重,导致保障任务需要多个保障点共同保障时,保障点的资源配置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建立了0—1规划模型,并给出算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方法更加贴近作战中的装备保障,有助于改善战时的装备保障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飞航导弹》2021,(4):90-94
围绕未来战争形态发展演变对武器装备保障能力提升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装备保障技术理念的创新发展,开展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发展态势研究。提出了智能化保障的概念内涵,明确了智能化保障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剖析提炼了智能化保障的技术特征,并对相关领域智能化前沿技术发展对装备综合保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提出了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当前雷达装备保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国外综合保障经验,提出雷达装备的融合保障工作机 制内涵。从保障工作分工、工作内容规划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对融合保障机制进行探讨,分析融合技术、作战效能以 及运行成本风险,介绍在某型雷达上开展融合保障的具体实践。该研究对推进信息化装备融合保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军导弹装备保障设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海军导弹装备保障设备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保障设备与综合保障的关系 ,重点对规划其使用与维修所需保障设备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 ,可以比较合理地确定出海军导弹装备所需的保障设备。  相似文献   

6.
康云  李淳  戴振华 《兵工自动化》2015,34(10):89-92
为了评估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通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评估方法.在分析通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通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各指标因素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通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用精确的数学描述通信装备技术保障指标中的模糊性,为评估通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刘鹏  董振旗  屈岩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6):50-52,58
通过选取装备作战单元为保障对象,构建了作战任务向保障要求转换模型,分析了作战任务系统、装备系统及综合保障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炼了综合保障系统的特性。按照指标体选取的原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需求的装备作战单元综合保障系统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综合保障系统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田义宏 《飞航导弹》2012,(12):66-69,72
简要描述了任务规划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任务规划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任务规划技术成果对先进武器装备及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部队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无法很好适应部队快速发展需要,为解决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主观因素较多、需求指标标准模糊以及可靠性不强等问题,运用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质量功能展开(GQFD)方法。通过构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需求分析质量屋模型,引入灰关联分析法,概述了GQFD的分析过程以及求解步骤,并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计算得到了以协同配合能力为最重要需求的装备综合保障能力需求重要度排序。与其他方法相比,该分析结果符合现阶段我军装备保障发展规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装备综合保障力量在下一步规划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满足的需求提供了有效参考,从而提升装备综合保障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导弹保障装备的特点和三化建设的层次,从单元与零部件层、产品层和体系层三个层次探讨了保障装备三化的任务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将三化的对象、时机及手段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出了保障装备三化建设框架,探讨了三化建设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促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转变,对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进行建模。应用UML用例图构建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概念模型,分析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的主要活动及其时序关系;应用HTPN建模方法,构建面向任务的主动式保障过程逻辑时序模型,通过对模型输入数据测算,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并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得到某型装甲车辆驾驶训练任务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为定量研究装备主动式保障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装备维修任务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装备维修任务规划的特点,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维修任务规划策略。结合装备维修工序,对维修任务规划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作业总维修工时最短为目标函数的维修保障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求解任务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并对算法的实现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确保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收敛性。最后,以4台装备5个修理组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收敛性,模型能有效处理装备维修任务规划问题,下一步将对算法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考核验证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的前提和和基础。提出了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于航空装备综合保障目标要求,对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和分解,构建了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战术导弹武器装备寿命剖面和典型任务剖面,对RMS参数的选取原则进行了研究,根据寿命剖面、任务剖面和选取原则建立了战术导弹武器装备RMS参数体系,为装备综合保障性能论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舰船装备完好性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备完好性仿真是优化装备设计过程、衡量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关键。文中利用Monte-Carlo抽样、离散事件仿真、数理统计、计算机仿真等理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设备参数和使用规则的综合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此模型不仅能定量权衡现役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合理性,发现影响装备任务的关键设备,还可在论证初期规划系统的保障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毛京明  胥家常 《兵工自动化》2009,28(7):23-24,27
自主式保障,借助信息化手段综合保障要素,形成一种无缝的后勤保障系统,不但提高战备完好性,且降低保障费用,使武器装备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规定的执行任务率。系统中的“预测与状态管理”技术(PHM)可使装备保障从状态监控向状态管理转变,并以“视情维修”取代“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为使自主式保障系统运转,必须有一个启动信号,装备中的PHM系统正是激励自主式保障系统自发响应的核心部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任务规划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为精确打击武器作战指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任务规划系统目前主要是按型号单独研制和部署,随着型号的增加势必会带来装备规模膨胀、信息无法共享、装备不通用和作业室功能难以转换等问题,制约了任务规划系统装备的建设与发展。结合云计算技术优势,提出基于云计算的任务规划架构,并给出方案初步设想,为任务规划装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装备保障体系演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龙  曹军海  宋太亮  邢彪  闫旭 《兵工学报》2017,38(10):2019-2030
装备保障体系结构对体系的效能与适应性等起决定作用,演化模型是构建装备保障体系结构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装备保障体系中实体的异质性和保障任务需求影响体系演化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元加权网络的装备保障体系演化模型。分析装备保障体系的网络特性,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装备保障体系初始加权网络模型,并提出网络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演化规则与改进演化模型。在加权网络模型中,将保障任务需求抽象为网络节点之一,通过四元组刻画其不确定性,并用适应度指标将其与体系结构联系起来;通过节点类型、保障能力等刻画保障实体的异质性,并作为演化过程的主要因素。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确定保障任务对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可改善体系结构对任务的适应性,且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体系效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使用保障性度量参数未对使用保障性度量参数进行系统研究的问题,建立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军用飞机使用保障性参数体系。以军用飞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归纳装备使用保障性的内涵,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同时对装备系统使用保障性综合要求、装备本身的使用保障特性要求、装备保障系统的使用保障特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定量参数的解析算法,并以舰载机为例给出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体系作为综合保障工程的必要补充,为装备研制阶段并行开展使用保障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后装保障能力描述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对后装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在系统分析后 装保障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后装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后装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定性及定量隶属度模 型、单指标评估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方法的应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客观评估 后装保障能力建设现状,为下一步后装保障能力建设资源投向和投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