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智能电网的最优潮流计算是建立在全网电能数据信号同步采样基础上的,电网的分布式传感检测系统需要一个统一的时间同步信号来指挥和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应用于最优潮流计算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同步信号方案,嵌有全球时间戳的采样信号传回至主机,从而为完成智能电网的最优潮流计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时长期演进(TD-LTE)4G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了TD-LTE帧同步工作机制,将绝对时间与TD-LTE系统同步帧结构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TD-LTE帧同步的电网时间同步方法,设计了时延补偿机制,以修正无线传播多路径造成的时延偏差,提高授时精度.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实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无线授时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可达亚微秒量级,可满足配电网各类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IEEE1588的智能变电站时钟同步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钟同步系统是实现变电站设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介绍智能化变电站对时间统一系统的要求,分析IEEE 1588时钟同步原理;论述智能变电站PTP时钟同步网组网方式;搭建智能变电站PTP时间同步网络模型并设计同步时钟的冗余配置方案.该时间同步网络能够满足智能电网自愈性要求,可以用于指导智能化变电站时间统一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高精度授时信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在高精度的时间基准上进行电压相量测量,介绍了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给出了采用GPS OEM板实现高精度授时信号及产生同步采样时钟的方法,讨论了以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做同步相量测量授时信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电网发展的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动态的评价方法对不同时间点的智能电网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效展开评价.该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预测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指标数值,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时间点的智能电网指标值进行权重分析,进而得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智能电网节能减排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相关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是电力、自动化和信息通信三大技术的综合,统一、高效、灵活和高生存性的通信平台是智能电网的必要支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建立基于分组的统一通信平台的必要性,提出PTN技术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介绍了作为IP网络发展趋势的PTN的历史和特点;特别是对PTN的实时通信支持能力和时间同步能力给予关注;论述了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对使用PTN建立统一分组电力通信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标准时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安全播出的前提条件.目前,广播电视中心常利用GPS授时来获取标准时间,GPS授时存在手段单一和我国没有自主控制权两方面问题.本系统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获取标准时间,并与本地实验室时间进行校准,实现全台时间同步.目前北斗卫星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此项研究对改变国外的卫星授时系统垄断我国市场的状况,保证我国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时间同步装置与上位机通信接口等问题,结合北斗/GPs双模授时技术和PCIExpress总线技术,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CIE总线的北斗/GPS双模时间同步装置。利用数字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PCIE总线与北斗/GPS双模芯片之间的通讯和控制,通过PCIE总线驱动程序与上位机应用程序实现PCIE总线的授时信息实时交互。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网络授时和卫星授时方法受制于授时精度和部署环境,难以满足移动网络业务对高精度同步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低成本基带授时模组设计,并基于软件定义了无线电的移动通信基站和展锐模组,实现了原型授时系统。定义了移动网络授时端到端的误差源模型和基于空中接口物理层信号的网络授时技术的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基于授时信令精确下发绝对时间及如何基于多种空口物理层信号的时延估计补偿、误差感知、鲁棒的机制和统计补偿等方法在移动网络中实现亚微秒的同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单次空口授时精度优于10-7s。  相似文献   

10.
气象业务具有时效性强和时间一致性要求高的特点。气象资料收集时间的准确性对于各类气象科研和气象数据的业务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气象业务对全网时间同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简要介绍了NTP技术原理,分析了气象部门对时间同步的具体需求和网络统一授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借助时间同步技术在江西气象业务中成功的应用实例,探讨了网络统一授时系统在气象行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各智能设备对时间同步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IEEE1588协议的工作原理。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1588的变电站网络时钟同步系统的可行性方案,给出了时钟设备的冗余配置及其功能实现;并探讨了本系统方案中主时钟确定的详细过程以及系统偏差和延时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实现变电站内部的高精度网络时钟同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IEEE 1588原理以及影响同步精度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时间同步方法,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时钟精确同步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目前,Windows平台下直接在应用层获取的时间戳精度在10 ms级左右,系统的同步精度为ms级。针对Windows平台下获取更高精度1588时间戳的困难,设计了基于SharpPcap的时间戳处理模块,得到高精度的数据链路层时间戳,从而提高了应用层的时间戳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系统主从时钟的同步精度达到亚ms级,满足电力系统中同步精度在ms级以内的时钟同步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时钟源的时间同步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规范,基于高稳晶振,设计了一款可同步北斗、GPS、IRIG-B码多时钟源的时间同步系统,电力行业应用表明该系统时间同步精度优于士1 us,守时精度优于1 us/min,能确保在丧失外部同步源时的守时精度,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high 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demand of ship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time transfer methods are analyzed, the two-way microwave time transfer(TWMTT) method is adopted to resolve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in the Naval Ship Formation. After expounding the principle and system composition of TWMTT method, the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nchronous precision are analyzed, such as time-interval measurement error, TWMTT equipment delay error, signal propagation error in air, and signal delay error caused by shipping. To improve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precision, all the error sources above are deduced with mathematical measures to definite the critical one, and the signal processing measures such as Pseudo code spread spectrum time comparison signal generation technology, FFT fast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precise tracking technology are used into the modem which is the core equipment of the TWMTT. And, calibration method of TWMTT equipment delay are develop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the precision of shipboard two-way microwave time synchronization can reach 1 ns.  相似文献   

15.
含摩擦的双电机伺服系统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LuGre稳态摩擦力的双电机伺服系统,通过引入含速度项的指数函数,提出一种连续可微的LuGre稳态摩擦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不可微的缺点,该模型能够有效刻画Stribeck现象、库伦摩擦、粘滞摩擦等多种摩擦特征;为了进一步解决系统的同步和跟踪问题,基于该连续可微摩擦模型,引入表征同步率的可变系数设计了可变系数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并运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在给定控制律下,系统能够实现先同步控制后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快速收敛速度和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同步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时间同步误差导致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观测误差,降低测控单元、电能表功率计算、WAMS分析、故障录波、差动保护等元件的精度.定量分析时间同步误差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以一个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例,分析在各种时间同步误差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并基于时间同步系统分析仪和数字化变电站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时间同步,针对海底观测网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提出基于网络时间协议(NTP)和IEEE1588协议的时间同步应用方案.介绍NTP和IEEE1588(PTP)协议时钟同步原理.设计岸基站、接驳盒层、观测仪器层进行时间同步的硬件结构.该系统以岸基站PTP主时钟接收到的GPS/北斗双参考源的卫星信号为时间源,解码输出NTP同步信号和PTP同步信号经由光纤以太网通过深海光电复合缆进行远程传输,利用各层时间同步装置获取精确时间.开展实验室环境下的时间同步监测实验.结果表明,PPS信号时间同步精度小于500 ns,NTP时间同步精度小于400 μs,PTP时间同步精度小于3 μs.  相似文献   

18.
OFDM系统在多径环境下的定时同步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线信道中,由于多径的存在,影响了OFDM系统中定时的准确性,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循环前缀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利用独立的相关块之间值的差异性给出定时同步位置,同时可估计出多径时延及循环前缀的长度.在给出其推导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与现有的一些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估计精度较高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NTP(Network Time Protoc01)时钟同步算法已不能满足许多新兴网络对时钟同步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S(Dempster/Shafer)理论的NTP时钟同步改进算法。在分析目前NTP时钟同步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将Ds理论引进到传统的NTP时钟同步中,建立一种改进的NTP时钟同步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NTP时钟同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