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高效能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系统组成及其先进性,并对现有超声速等离子喷涂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性能比较,探讨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速电弧喷涂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试了高速电弧喷涂的雾化气流速度和粒子速度,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的粒子束分布特征、弧区特性,并将其与传统电弧喷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速电弧喷涂技术优点独特,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冲蚀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超声速等离子喷涂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两种技术制备的Al_2O_3-13%TiO_2涂层的表面自由能和冲蚀磨损性能,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其表面和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6.653%和836.93 HV0.1。而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3.467%和1 078.68 HV0.1,相比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而言,超声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涂层整体性能较为优异。通过对两种涂层的结构和表面自由能分析发现,超声速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涂层由于结构致密、表面自由能较低而具有较为出色的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枪的设计指导思想,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枪的枪体、水路、气路、阴阳极结构及送粉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利用等离子体物理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的理论设计了独特的单阳极Laval喷嘴。通过对该喷涂枪和制备的涂层性能测试研究表明,该喷涂枪实现了低功率(<80kW)、小气体流量(<6m^3/h)条件下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在有效喷涂距离内的粒子飞行速度达450m/s。喷枪的主要性能指标:焰流速度、粉末沉积效率、涂层与能耗比、电极的性价比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TAFA公司的PlazJet高能高速等离子喷涂枪。制造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孔隙率、显微硬度等性能明显优于METCO.9M普通等离子喷,但运行成本仅为国外超音速PlazJet等离子喷涂的一半。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工业、国防、航空的功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高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研究水下非转移等离子弧特性的基础上,发现了现有湿法水下等离子喷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即没有解决好水介质与等离于弧相互作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采取了简便易行的措施,喷涂Al包Ni粉末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工艺上可行,而且涂层与基体间结合紧密,产生了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团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热焓、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制备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淮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利用等离子弧喷涂技术将人造骨粉喷涂于金属人工关节表面时,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喷涂工艺参数和控制措施,可以获得结合性能较佳的以金属人工关节为基体的人造骨粉涂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原625所)是国内最早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自1965年就开始了等离子喷涂工艺及设备的研究,研制的等离子喷涂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该所先后开发了GP-80、APS-2000型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ZDP-1700型真空等离子喷涂系统、DSK-300型电弧喷涂设备及HP-6型火焰粉末喷涂设备,产品性能达到目前国外先进水平。目前,该所又开展了层流等离子喷涂技术、三阴极轴向送粉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是当今热喷涂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具有焰流温度高、射流速度快等特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几乎可以喷涂任何粉末材料,且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涂层,特别是高质量的陶瓷涂层。装甲兵工程学院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成功实现了低功率(〈80kW)、小气体流量(〈5m^3/h)下的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其备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国防、工业及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高科技维修、制造与再制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提高瓦楞辊齿面耐磨性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瓦楞辊的服役条件和磨损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表面硬化处理工艺的局限性,采用最新开发的超声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在运行后出现磨损的瓦楞辊齿面喷涂了0.2mm±0.01mm厚的高精度WC-6Co涂层。由于超声速等离子喷涂的粒子飞行速度达到500~600m/s(普通等离子喷涂约200m/s),显著提高了涂层的结合强度,涂层的显微硬度平均达HV0.11400,显示出极优异的耐磨性能。喷涂后的瓦楞辊已安装到现场运行了长度约1500万米纸板,涂层仍完好无损,未出现任何磨损、开裂或疲劳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CCD图像处理技术的等离子喷涂粒子温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先进的Spray Watch-2i热喷涂状态监测设备,对超声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纳米结构Al2O3+13%TiO2喂料的粒子温度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喷涂距离。通过监测分析,喷涂粒子温度随喷涂距离变化曲线呈抛物线规律,在距喷嘴8~10cm处粒子的温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正1等离子喷涂1.1氩气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和等离子堆焊等工艺(以下统称等离子喷涂),是制造耐磨零件或修复磨损失效旧件的常用工艺,传统的等离子喷涂多以氩气为喷涂用气,称为氩气等离子喷涂。氩气在等离子喷涂时有2个作用。一是氩气在等离子喷涂枪的弧柱区热电离为等离子体,并压缩形成高温、高压、高速的等离子焰流,使喷涂粉末材料在该焰流中熔融,并高速喷涂到零件表面,形成耐磨、耐蚀等优良物理机械性能的涂层。二是氩气是惰性气体,它与各种金属均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溶解于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通电弧喷涂和高速电弧喷涂进气压力高、耗能大、噪音高和涂层金属氧化严重的不足,以及针对精细喷涂的要求,采用空气动力学理论模型分析、计算了进气压力、喷管喉部直径、扩张比等参数对喷管出口气流速度分布、气体流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以实现气体高速流动的前提下,减小喉部尺寸和降低进气压力是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微束流高速电弧喷涂枪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高速电弧喷涂枪是实现高速电弧喷涂的关键装置.本文介绍了采用高速气流技术方案研制的高速电弧喷涂枪,在喷枪的设计中优化采用了超音速喷管,使得喷枪出口80mm范围内雾化气流的速度达到600m/s以上,有利于增强喷涂粒子的雾化效果,提高粒子速度,从而使喷涂层的质量和性能明显改善,为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前言等离子弧具有温度高、热量集中、工作气氛可控、用磁场能够控制其运动和形状等特点,因此,等离子弧加热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国防上.例如等离子切割、等离子焊接、等离子喷涂等. 粉末等离子弧喷焊(以下简称喷焊)也是等离子弧应用方面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新工艺。喷  相似文献   

19.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0三所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大功率HT-200型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2003年1月17日,由热喷涂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通过了对该设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喷涂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等离子喷涂设备、新型功能涂层、与等离子喷涂相关的测量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