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混配棉对开清棉除尘系统的影响.介绍了混配棉方法与开清棉除尘系统的联系,针对混配棉对开清棉除尘系统的影响及控制,分别介绍了负压运行方式和正压运行方式下除尘设备的配置.认为:通过实践混配棉中的粉尘杂质及短绒含量与除尘净化效率和净化能力呈正相关,在混配棉过程中采取处理能力与含杂相结合的原则,能够消除影响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开清棉除尘系统管网改造和工艺参数设计,降低了开清棉车间空气的含尘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节约能耗,提高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转杯纺纱流程除尘机组节能减排的措施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降低转杯纺流程中除尘机组的能耗,对开清棉除尘机组和转杯纺除尘机组进行了改造。分析了开清棉除尘机组运行中的问题,通过加密一级过滤,提高主风机转速,保证一级滤尘室负压稳定在650Pa-700Pa之间,可实现气流稳定通畅。通过组合优选转杯纺除尘机组,对比了不同机组机台工艺负压和纺纯棉OE36.4tex纱的质量。针对一级过滤堵塞,采用稀密滤网措施,即一级过滤上半圆100目/25.4mm、下半圆140目/25.4mm,可实现能耗不变,减轻二级过滤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开清棉除尘设备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转杯纺纱工程中为适应除尘负荷大的麻棉、麻粘混纺纱的纺制要求,开清棉除尘设备的改造方案、改造过程和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产仿“LTG”型滤尘系统用于开清棉工序除尘的设计要点,经济技术指标和有关维护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慧江  薛卫东 《新疆纺织》2003,(4):33-33,31
本文主要介绍进口清梳联配用国产除尘设计的特点,双面吸多筒式滤尘机组的应用实例,以及除尘系统和除尘机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立达公司开发的新型集成开清棉设计.比较了带有两个精清棉机B 60的开清棉工艺和带有CLEANfeed的开清棉工艺的纱线质量和经济性.讨论了CLEANfeed的特性.新型立达开清棉设计把关键的精清棉加工与其他几个梳棉通道喂入分开.因此这是生产效率高达1 200kg/h的开清棉系统,迄今为止,它是以无与伦比的质量和紧凑性为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国产新型开清棉机组的使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棉八厂以江阴市澄江纺机厂生产的新型开清棉机组与引进的部分设备合成一套新型的开清棉流程。本文对该流程及主要机组的特点作一简介,并分析了新流程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9.
积极采用新型的废棉处理系统.是棉纺厂解决原料问题,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一条捷径。我厂早在1982年初就组织废棉处理生产,但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除尘效果差.车间空气含尘浓度高达29.5mg/m~3,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处理废棉后的回用档次.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创造低含尘的生产环境,我厂于1991年6月选用了江阴纺机厂生产的SFU系列的废棉处理联合机组,并配套使用了江阴空调除尘设备厂生产的“新桥型”除尘系  相似文献   

10.
LA系列开清棉机组优化速度配置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LA系列开清棉机组单机台速度的配置实验,找出了LA系列开清棉机组单机台速度配置的较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制丝线环境除尘系统时,根据物料下落时诱导空气压力分布的特点,将吸口设置在正压区,尽量消除扬尘区域内的正压,使扬尘区域呈负压状态,可有效地控制扬尘外逸,改善除尘效果,节约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给出了制丝线环境除尘系统中几种常见吸口的设计要点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食品加工中淀粉产生粉尘污染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粉尘收集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和气力输送的理论,提出具体的粉尘收集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对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实际应用表明,该粉尘收集系统可使粉尘浓度降低96%.  相似文献   

13.
探讨清梳联系统风量风压的优化设置。论述了清梳联流程管道中各主要部位风量风压的要求及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开清棉机组和梳棉机组为例进行了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将开清棉机组风量风压调整后,开清棉部分的杂质去除率由原来的49%提高到62%,棉结增长率由原来的69%降低到63%;将梳棉机吸落棉管道内的气压适当提高后,生条根数短绒率明显减少。认为:清梳联系统各机台间风量风压的正确匹配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和改善生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卷接机组开机台数较少情况下,集中风力除尘系统过度冗余而造成能源浪费等问题,利用模块化、柔性化设计理念和管道切换技术,以12台PROTOS 70卷接机组为例,对卷接机组布局以及除尘系统的运行数量等进行了研究与改进:①3套除尘系统(FC/FS)中的2套由连接4台卷接机组改为连接6台;②第3套除尘系统连接的4台卷接机组设计为双系统除尘管道,2台与第1套除尘系统连接,另2台与第2套除尘系统连接;③在各双系统除尘管道上配置切换执行单元,增加系统切换功能。结果表明:①在卷接机组不多于5台情况下只需运行1套FC/FS,在不多于10台情况下只需运行2套FC/FS;②在满足卷接机组运行前提下可减少1套FC/FS,节约电量2640 k Wh/d,节约电费1663.2元/d。该设计方案的应用,实现了卷接机组与除尘系统联机的快速切换与优化组合,减少了除尘系统的运行数量,有效提高了集中风力除尘系统风能的利用率,较好地解决了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低等级配棉纺纱的成纱质量,通过合理选用低等级配棉的混用比例;优选各工序工艺配置,开清棉降低打手速度、减少尘棒根数、增大尘棒间距;梳棉增大刺辊与锡林线速比,适当提高盖板速度;并条采用"顺牵仲,重加压,中速度,中隔距"工艺,粗纱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及减小后区牵伸,细纱采用"两大两小"工艺配置;合理选用纺纱专件及器材,加强温湿度及运转操作管理,使得用低等级配棉纺C 27.8 tex毛巾用纱的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妙福 《棉纺织技术》2005,33(11):25-28
清梳联既要重视棉结、短绒率,也要关注混棉的均匀性.清梳联开清棉流程中自动抓棉使传统的"立体混棉"和"开混结合"转变为"时差混和"和"开混分离",破坏了瞬时输出棉流都要全成分按比例混和的要求,降低了混棉效果,提高清梳联开清棉流程的混棉效果必须从设备、管理、工艺各方面综合治理.自动抓棉机采用宽幅抓臂、双抓棉辊、小单元混棉、按成分组合科学排包和快抓、浅抓工艺;多仓混棉机采用加大仓位数、多仓串联、增加混和次数的方法,可基本克服清梳联开清棉混棉不匀的缺陷,达到较好的混棉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降低清梳联棉结与短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降低清梳联棉结与短绒的途径.分析了原棉性能及清梳联工艺与生条棉结、短绒率的关系,通过正确选配原料,以控制棉结短绒增长率为目的对开清点组合、各级打手速度、梳棉机速度、隔距、定量及针布选型等进行工艺优化配置,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使清梳联生产线生条棉结和短绒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探讨Aircell纤维纺纱的生产工艺.根据Aircell纤维的性能特点,为了减少Aircell纤维的损伤,开清棉采用短流程、多分梳、轻打击、混和均匀的工艺;梳棉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多梳少落、快转移工艺;并条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轻定量、低速度工艺;粗纱采用重加压、低速度、小张力工艺;细纱采用大隔距、大牵伸、重加压工艺;络筒采用较低速度、合理设定清纱器参数等工艺,可使Aircell 18.5tex纱的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探讨JWF9562型粗细联输送系统特点及应用效果.介绍了JWF9562型粗细联输送系统的技术参数、技术特征、设备安装配置、维护及运行改进情况.指出:JWF9562型粗细联输送系统采用PLC控制,拨叉机构结构简单,运行灵活,输送线路准确、设备运行稳定.实现了粗纱满空管的自动输送,减轻了挡车工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粗纱的损伤,提高了粗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艳  李明辉 《中华纸业》2007,28(3):59-61
简要介绍了碱回收燃烧工段的工艺流程,重点阐述了燃烧工段节能控制系统方案,即完成了送风、引风、炉膛负压控制子系统的设计及其硬件实现,并将变频器运用于其中,既可以很细微地调节送、引风量,又有显著的节能效果,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