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岗岩薄片不同矿物成分在图像中可能存在相同灰度分布甚至相似纹理。通过结合正交偏光镜镜下图片干涉色信息和单偏光镜图片信息分析,提高了花岗岩薄片石英分割的准确率。方法是从单偏光镜和正交偏光镜下图片中提取图像块的特征信息,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图像块进行分类,在分类为石英的图像块中选取种子,再根据两张图片信息,用区域生长方法完成石英分割。该方法实现了自动化分割,分割准确率高,实验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显微构造岩石学角度,对位于南桐局鱼田堡矿中部的F1构造带的变形特征、构造运动期次、力学性质转化以及对突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对于矿井构造预测和突出危险性预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花沟金矿田含金石英脉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花沟金矿田石英脉的空间分布、岩石学、显微构造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该矿石含金石英脉的若干判别标志,为该区寻找含金石英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但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基于对S3-1井的岩芯观察和系统的微观岩石学、结构学特征研究,总结出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孔,而非溶蚀孔。其主要证据包括:①高沉积速率的暗色层段难以发生暴露溶蚀;②白云石为岩石最重要的矿物组分之一;③场发射扫描电镜下可见棱角状晶间孔广泛发育;④岩芯上观察到的孔洞系统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其均发育于裂缝之中,为盐类矿物结晶所致,非溶蚀而成;⑤“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⑥较高的排驱压力、较小的连通孔喉半径以及极低的退汞效率;⑦荧光显微镜下表现为整体发光特征。这些发育极广的基质孔隙储油是英西地区亿吨级油田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之一,研究结果对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岑溪矽线石玉是首次在广西发现和研究的一种玉石。 借助常规宝石学仪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对该玉石的宝玉石学特征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根据我国《珠宝玉石 名称》(GB/ T 16552-2017)将其定名为矽线石玉。 岑溪矽线石玉颜色多样, 包括深色系列的黑色、蓝色、灰 蓝色和浅色系列的灰白色、黄褐色; 主要呈丝绢光泽, 不透明至半透明, 致密块状, 相对密度 3. 08 ~ 3. 18, 折射率 1. 64~1. 66, 摩氏硬度 7 左右。矽线石玉以显微纤维变晶结构为主, 局部可见扭曲变形的褶皱状; 组成矿物主要为纤维状、长柱状的矽线石, 次要矿物为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锆石、氟磷灰石、独居石等。加热到 1 000 ℃ , 玉石的热稳定性依然很好。  相似文献   

6.
对胜利油田胜坨地区碎屑岩储层岩芯样品和岩石薄晶片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镜下观察与能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碎屑岩中骨架矿物石英和长石中存在纳米尺度的结构特征;石英镜下可见类蚀像凹坑、雏晶单晶、平行脊线、晶体位错、类包裹体晶内核等5种纳米尺度的结构;长石镜下可见晶面平行凹痕、溶蚀针、纳米级薄层断阶、长石高岭石化、晶体位错和超微包裹体等6种纳米尺度的结构;这些结构大多在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纳米;矿物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的结构特征与其本身的硬度变化、晶体晶格缺陷、晶体生长过程以及成岩作用的显微表现和显微构造应力改造作用有关。对碎屑岩骨架矿物中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有望为岩石显微变形的应力作用机制和方式以及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模式做出有效分析,进而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岩石薄片研究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当矿物颗粒细小或观察某些细微构造时,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这在火山岩薄片研究中表现更加突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乃矿物颗粒的空间立体性质与其偏光显微镜下的平面图象偏差很大。尤其在高倍镜下,矿物颗粒几乎呈一个直径100μm,高30μm的园柱,致使平面图象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8.
渝东南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岩石学特征与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渝东南綦江、南川、石柱及涪陵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TOC、脆性力学、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测试手段,综合探明页岩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特征、孔隙特征、力学脆性等岩石学特征,对储层进行岩石学角度的评价,并讨论岩石学特征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可以分为以石英为主的脆性矿物和以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底部脆性矿物含量更高;TOC平均值高于2%,达到过成熟阶段;孔隙类型复杂,识别出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片状孔、骨架矿物溶蚀孔等多种形貌-成因孔隙,纳米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储集空间;孔隙形貌复杂,发育平行板状等多种形态类型;岩石力学脆性较好,有利于微裂隙发育与压裂造缝。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形成于深海陆棚相,经历了晚成岩作用阶段,矿物组分适宜,纳米孔、微裂隙发育,具有较好的力学脆性,是具有特殊岩石学特征的优质页岩气储层。页岩储层的岩石物质组成特征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从岩石学特征的角度对储层展开研究,对探究页岩储层的物性成因及其受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厘清复杂物源供给背景下各物源体系演化规律,对长岭凹陷乾北地区上白垩统青三段—姚一段37口井不同层段内砂岩骨架组分与重矿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SPSS软件的Q型聚类法将源于不同母岩区的单井重矿物组合在平面上加以区分,再依据ZTR指数与砂岩百分比的平面分布趋势明确物源方向,进而结合古物源水系分布格局,最终揭示了晚白垩世区域构造动力体制与古气候转换背景下研究区由双物源供给(青三段)到多物源汇聚(姚一段)的演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姚一段较其下伏的青三段砂岩岩屑百分比整体增加8.14%,而稳定重矿物百分比降低9.25%,指示着母岩区剥蚀作用的增强.平面上青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南部受整体沿SW-NE展布的保康、通榆体系的影响,分别发育以"锆石_(93.41%)+电气石_(3.56%)+锡石_(0.64%)"和"锆石_(69.42%)+白钛石_(22.89%)+电气石_(5.6%)"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均为古铁法岭地区出露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基岩.至姚一段沉积时期,区域构造挤压使得古湖盆面积迅速萎缩,同期古气候逐渐干热,周缘物源区均遭受大量剥蚀,供屑能力增强,除工区西南部整体继承青三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体系格局外,工区西北部、东北部还分别受到整体沿NW-SE展布的白城沉积体系和整体沿NE-SW方向展布的长春—怀德沉积体系的影响,二者分别发育以"锆石_(58.72%)+电气石_(28.73%)+石榴石_(8.2%)"与"锆石_(51.04%)+石榴石_(28.95%)+电气石_(7.2%)"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分别为古大兴安岭地区出露的中酸性岩浆岩、中高级变质岩与古张广才岭地区出露的高级变质岩、中酸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一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的决议和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精神,为了及时交流、讨论和总结一九八一年以来我国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新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促进这一学科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呈报中国地质学会及构造专业委员会批准,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第二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具体会务委托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组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喷焊Stellite6钴基合金粉末,制备钴基合金喷焊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喷焊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喷焊层的显微硬度,通过环—块磨损试验评估喷焊层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喷焊层组织均匀细小,主要由γ-Co固溶体和(Cr,Fe)7C3相组成;喷焊层的显微硬度在370~420HV1之间;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喷焊层失重为基体失重的21.2%,喷焊层的耐滑动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韧性剪切带在铧厂沟金矿床非常发育,并经历了右行—左 行—右行多期(次)活动。北部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以左行剪切为主,位于 铁夹树—庙湾北部厚层灰岩的下部。北部金矿带受北部控矿剪切带控制,长度大于1km,厚度约70 cm,从地表延伸至1120m标高,未见尖灭趋势。黄铁矿是该类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自然金是主 要金矿物,有明金和显微金两种。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集中反映了热液矿床的构造特征。矿带的形 成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原生矿石中绝大部分明金、显微金中的包体金和裂隙金都与黄铁矿密切 相关。黄铁矿(Ⅰ)经历了韧脆性变形,因而是金的最佳载体矿物。北部韧脆性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 使金富集成为工业矿体。结合地质特征,预测该矿带可延伸至1120m以下一定深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疲劳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对AA6082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疲劳断口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缝主要为树状晶的铸态组织,熔合区为柱状晶,母材显微组织中α(Al)固溶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强化相Mg_2Si.接头热影响区宽度达到14 mm,存在软化区.对疲劳断口进行微观和宏观分析发现,AA6082铝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MIG)焊接接头的断口具有解理断裂的特征,同时也有少量的韧性断裂特征,断口中存在解理台阶、韧窝和大量长短不等的二次裂纹.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岩石薄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阴极发光显微分析及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等,研究塔东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石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灰岩中发育钠长石自生矿物,钠长石的发育和分布具有独特性,集中发育于鹰山组灰岩地层,以偶见、分散状和沿缝合线富集3种产状分布,主要交代灰岩微晶方解石沉积组分及海底胶结物方解石等早期成岩组分;钠长石的流体温度较高,温度在340~440℃之间,与沉积时或沉积期后不久的浅海岩浆热液喷流作用有关;钠长石被晚期热液鞍状白云石交代,被缝合线及构造裂缝切割改造,为古城地区第一期热液地质作用.该地区钠长石的发现丰富塔里木盆地热液地质作用的矿物学标志,为研究热液地质作用期次和热液演化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王山剪切带内出现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糜棱岩条带,广泛发育S面理和C面理,还出现一系列次级拉伸折劈理、剪切条带和不对称小褶纹。剪切带中的石英、云母等基质矿物以塑性变形为主,出现动态重结晶、亚晶、波状消光等显微构造。长石主要以破裂和香肠化为主,出现粒内的张裂隙和肿缩构造。石英和长石存在明显的流变学差异。通过构造和显微构造特征判定,大王山剪切带为右旋剪切带。吴川-四会断裂曾经历过右旋韧性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宇宙尘是重要地外星球物质。研究宇宙尘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近年来颇受重视,并成为地学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南京下扬子地区二叠系下统碳酸盐岩时,发现了沉积的宇宙尘。其表面显微特征可分为:(1)似文象构造、(2)气印构造、(3)熔蚀构造、(4)流纹构造、(5)气孔构造、(6)晶洞构造、(7)空心构造、(8)撞击坑构造及(9)球粒构造等九种类型。这些构造反映宇宙尘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了熔融、凝聚、熔蚀等多种作用。经电子探针分析,本区宇宙尘含有 I_r、N_i、C_r、T_i 等亲铁元素,推测这种宇宙尘为铁质宇宙尘。其中铱(I_r)含量甚丰,进而证实上述颗粒确为地外星球物质。  相似文献   

17.
在1 500℃下,采用毛细管-熔池法进行钒在高锰钢中的扩散试验,用EPMA分析和测定钒在毛细管轴向的浓度分布,采用一维稳源半无限长棒扩散模型,由Fick扩散第二定律求解钒原子的扩散系数.用光学显微镜和XRD研究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和微区成分分析表明,在材料的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颗粒状和团块状碳化物增强相,并以毛细管靠近扩散源一端为起点,钒元素浓度及碳化物的数量沿毛细管轴向呈梯度下降(减少)分布.用HX-1000TM显微硬度计检测试样的硬度,结果表明材料硬度沿试样轴向也呈下降趋势,梯度分布特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岩石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三大岩类固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征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岩石类型及质量特征,分析了影响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相关因素,为选择和找寻高质量的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料场,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石灰石、拜耳法赤泥、钡泥等为主要原料制备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研究CaF_2掺量对水泥矿物形成情况、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分析熟料的矿物形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适量CaF_2的引入能使C3S、C3. 75B0. 25A3S珔低温共存,掺量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矿物的形成及力学性能;当掺量为0. 7%(质量分数)时,矿物的形成情况最好,1、3、28 d时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6. 1 MPa/34. 5 MPa、7. 3 MPa/39. 2 MPa、9. 2 MPa/59. 0 MPa。  相似文献   

20.
以矿渣粉作为矿物掺合料,配制了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研究了高弯曲应力比(弯曲荷载与弯曲强度的比值,0.7)条件下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早期(1~3 d)弯曲徐变的影响.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两种矿渣粉混凝土试样弯曲徐变断裂后的裂纹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粉混凝土弯曲徐变增长速率随着龄期和加载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高强矿渣粉混凝土(C60)在早期(1~3 d)的裂纹扩展比普通强度矿渣粉混凝土(C40)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