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化学需氧量(COD)作为当前工业排污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分析方法的研究成为当前环境监测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典滴定法相比,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主要探讨了高氯离子对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COD测定中产生的影响及消除办法,比较了硫酸汞加入法、稀释法、直接测量法等方法在不同化学需氧量及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的分析结果,利用分析结果与配置的标准溶液浓度相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找出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中氯离子干扰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含高浓度铁离子溶液中的Cl-时,需要调整pH到6.5~10.5,产生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判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本研究在含不同高铁浓度模拟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胶体洗涤出铁离子,再用硝酸银滴定法分析Cl-浓度,结果显示在Cl-浓度20 mg/L时,相对偏差小于5%,浓度为200 mg/L时,相对偏差最大为1.03%,并把该方法应用在分析花岗岩铀矿浸出液中的Cl-浓度,与采用选择氯离子电极法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差不大。因此该方法消除高铁对硝酸银滴定法分析氯离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环氧丙烷废水COD质量浓度在100 mg/L以下时,采用HJ/T 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测定会产生较大偏差。通过改进氯气校正法,采用0.025 mol/L重铬酸钾,并以相近Cl-浓度的空白盐水作为空白值进行扣除,来测定环氧丙烷废水COD浓度,相对偏差小于2%,COD平均回收率为96.9%~102.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在COD检测中,氯离子(Cl-)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干扰物。受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的Cl-的干扰,COD检测往往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对近年来水中COD检测过程中Cl-的干扰(Cl-的浓度从1000到25000mg·L~(-1))消除方法进行评述,包括在COD检测标准方法基础上改进的汞盐-Cl-比例优化法、氯气吸收校正法、低浓度氧化剂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催化剂改进法、密闭消解法等,以及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与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全新检测方法如光电催化氧化法,为水体特别是高氯废水中COD的准确、快速、低污染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脱硫废水零排放作为燃煤电厂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而备受关注,特别是脱硫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适用于脱硫废水中氯离子检测的类别和方法,在阐述容量分析、色谱分析、光学分析和电化学分析4类氯离子分析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硝酸银滴定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长周期光纤光栅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7种氯离子检测方法及实际应用,并针对脱硫废水特殊条件对7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响应快速、易微型化、在线监测等优点,是最适合发展成为脱硫废水氯离子检测标准方法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用于高氯废水COD测定时消除氯离子影响的相关改进方法,认为对不同氯离子浓度和COD的水样可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并对其中的分段测定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氯离子质量浓度在2000~15000mg/L、COD<200mg/L时可用分段测定法;氯离子质量浓度在2000~20000 mg/L、COD>20...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氯离子化工废水中COD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浓度氯离子的存在直接影响化工废水中COD值的测定准确性,通过对稀释法、硝酸银沉淀法、硝酸银和硫酸铬钾法、氯气校正法以及标准曲线法等测定方法的比较,得出采用相应的标准曲线校正系数,以最有效地消除氯离子的干扰,而且操作灵活,可获得较为准确的COD测定值,同时还可减少因使用有毒药品而造成的人体伤害和环境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在氯碱废水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加标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验,得出用该方法测定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要好于常规的硝酸银滴定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氧化剂,在HgSO4加量为氯离子质量10倍时,对C1-≤20 000 mg/L,COD≤100 mg/L邻苯二甲氢钾标样进行分析,并对低浓度氧化剂法、氯气校正法和重铬酸钾国标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浓度氧化剂法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准确性较高,相对误差小于8.8%,适合大批量废水COD分析,可满足高氯离子钻井废水低浓度COD日常分析和监测需要,是油气田钻井和作业等高氯离子低浓度COD废水快速可靠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常规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工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是在基本了解废水中氯离子含量后,加入定量的固体硫酸汞进行测定,而本方法在加入硫酸汞的步骤上由固体改为30%硫酸汞溶液,通过控制加入硫酸汞的量,最大限度的掩蔽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进而获得准确的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含置.  相似文献   

11.
易春叶  林亲铁 《广东化工》2012,39(7):166-166,168
Cl-会严重干扰高氯废水COD的测定结果,在COD测定过程中必须消除Cl-的干扰。文章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国内COD测定中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对不同Cl-浓度和COD的水样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pplicability of ozonation combined with electrolysis as a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1,4-dioxane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has been studied. The combined process easily decomposed 1,4-dioxane, and two byproducts were detected in treated water. Although bicarbonate alkalinity was a strong radical scavenger, its influence was abated by air-stripping of carbon dioxide at the anodic compartment of the reactor. Free chlorine produced through anodic oxidation of chloride ion accelerated the COD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ion acted as a weak radical scavenger. The combined process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ble to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bicarbonate alkalinity and chloride ion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对COD分析标准方法中硫酸汞屏蔽氯离子效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硫酸汞对于氯离子的屏蔽作用有限,采用高浓度氧化剂进行低浓度含氯废水COD分析易造成结果误判。在电极电位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段氧化分析含氯废水COD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相对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4.
姜玉梅 《当代化工》2009,38(2):198-200
研究了用硝酸银代替硫酸汞掩蔽氯离子测定化工废水中COD的分析方法;试验了从COD测定废液中提取氯化银沉淀,直接用氯化银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银催化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从根本上避免了汞对环境的污染及银的浪费,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电生成活性氯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生成活性氯的机理,通过间歇实验,考察了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pH值和阴离子对电生成活性氯的影响,并对比了有无氯离子时苯胺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和pH值对电生成活性氯的影响较大,当氯离子浓度为1.5 mol/L左右.pH为10时,电生成活性氯含量最高,电流密度超过40 mA/cm2后,电生成活性氯的量趋于恒定;CO-3和HCO-3对电生成活性氯影响不大,SO2-4和NO-3抑制活性氯生成,而具有还原性的阴离了则大量消耗活性氯.当体系中存在氯离子时,电化学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同时进行,有利于废水COD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Fenton's Reagent is a strong oxidant for 2,4,6 Trichlorophenol (TCP) in aqueous phase. This reaction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treat an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ntaining TCP,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of the discharg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s of the oxidant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catalyst (ferrous ions), relative to TCP, on the rates and extents of reaction. The progress of each reaction has been monitored in terms of TCP removal, chloride ions release from the organic structure, change in pH, and the reductions in COD and TOC. This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level of treatment with minimu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s. A set of optimum molar ratios of oxidant to substrate, and catalyst to oxidant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7.
改性黏土对染料工艺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青  杨新宇 《工业水处理》2006,26(10):84-86
采用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改性后的改性黏土吸附剂Y处理不同类型的染料工艺废水.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不同类型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以及吸附规律,探讨活性黏土和改性黏土吸附剂Y所带官能团与其降低废水中COD和色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罗贵昌 《河南化工》2011,(15):32-34
某化纤厂排放的二甲基亚砜废水不但恶臭大,而且COD值高,现有处理工艺由于引入大量新的污染物氯离子,且水中需保持较高的余氯,对后续生化系统影响较大。本文研究了多元催化氧化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表明,经过多元催化氧化装置,废水中的COD值去除率在62%以上,且可生化性(B/C比)由0.18提高到了0.38,为后续进一步生...  相似文献   

19.
对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研究了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不同混凝剂对压裂返排废水COD的去除效果,考察了p H、混凝剂投加量和助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配混凝剂为硫酸亚铁和聚合氯化铝(质量比为1∶1),混凝剂投加量为12 000 mg/L,p H为8.5,助凝剂投加量为10 mg/L的最佳混凝处理条件下,压裂返排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2.49%,出水COD由1 984.32 mg/L降至744.32 mg/L。  相似文献   

20.
氯离子是高氯废水COD测定中主要干扰物之一.如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消除氯离子干扰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供高氯废水COD测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