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论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积木化结构PCMS(Process Computer Modular Structure),提出一系列观点及如何利用PCMS设计思想构造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例举若干实例加以说明。 文中介绍了PCMS的一级结构元素,二级结构元素,从理论上总结了系统构成方法。且列举了单级系统、多级系统、分层式结构系统、总线式结构系统、环形式结构系统。 本文最后指出了有关PCMS设计要点,及其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微型计算机是七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的、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一代新型计算机。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出单片4位的微处理器4004,采用PMOS半导体工艺。它是在台式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片中央处理装置,外配适量的存储器、外部设备及必要的控制电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计算系统,没有中断功能,主要用于十进制串行运算及简单的数据处理,基本上仍是一种可编程序的高级计数器。不久,Intel公司又研制出8位的单片微处理器8008,它具有完整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中央处理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装置,已与计算器有原则的区别,指令执行时间约20微秒,这是微处理机的第一代产品。  相似文献   

3.
(1)前言微型计算机可以构成各种计算机系统,在这方面微型计算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果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作者以为能够制作计算机的只是少数的技术人员。即使是现在,对于小型计算机以上的计算机,情况仍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最低级的计算机却给使用者带来许多方便。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寻求自由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人的双  相似文献   

4.
硬盘是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及其程序都硬盘是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及其程序都存储在硬盘上。也应此,硬盘在固定存储设备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存储装置包括软盘、CD-ROM、磁带、可移动驱动器等等),它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  相似文献   

5.
一、计算机DDC控制的趋势 自从1971年4位微处理机芯片出现以来,短短的十来年已发展到16位机的成熟阶段,32位机也已出现,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可以说“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各行各业乃至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微型计算机体积小、功能强、容易掌握、价格便宜。正因为如此,过去用一台计算机控制整个机组、全部生产过程的大规模集中控制系统,发展成为当今的信息集中处理,控制分散化的集散型控制系统。这样,就把过去一台计  相似文献   

6.
1 故障点的快速定位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般由13个部分组成,它们是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软驱、显卡、声卡、显示器、机箱电源、键盘、鼠标和音箱。这些部件都可能出故障,快速找到故障点对排除故障极为重要。在查找计算机系统故障点时,必须反复开关计算机,观察计算机的故障现象,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找到故障点。通常定位故障点的过程如下:●观察故障发生的时间计算机发生故障的时间段一般可分为五个:打开主机电源时、计算机启动时、操作系统启动时、操作系统启动之后和某个应用软件运行时。当故障出现…  相似文献   

7.
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控制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的重要分支,这种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测量和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普及应用中极具潜力和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强有力的工具,其应用几乎遍布工业的所有领域,无论是新建的大型工业企业或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它都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装备。  相似文献   

8.
<正> 由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北终端设备公司和沈阳计算机厂研制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0604微型计算机”十月三十一日在北京通过部级设计定型。 0604微型计算机以M68000系列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构成16/32位板级微型计算机系统,使用了门阵列逻辑电路,采用了性能优良的“微处理机系统总线Ⅱ”为计算机系统总线。该系统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硬件和软件资源丰富,兼容性、可扩充性强,工  相似文献   

9.
一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配上一套相应的工作程序,并在这些程序的控制下,使系统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工作。所以程序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关键。程序从形式上看,是一串指令和数据的有序排列,但其实质是用计算机的指令(或计算机所能接受的某种语言),对要计算机处理的每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步骤以及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完成这一描述的工作过程称为程序设计。所以,讨论程序和程序设计,不仅要熟悉和了解计算机,而且也不能脱离具体的问题或对象,不能脱离对这些问题或对象的处理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DOS的再认识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硬件设备与软件产品日益丰富,如果要求用户对所使用的计算机的硬、软件细节都很清楚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是不现实的。因此设计者编制了操作系统这种综合管理软件,让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和用户的运行程序,都置于操作系统的管理之下,而用户则通过操作系统来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如果让您去使用一台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此外,我们还知道,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任何数字电子计算机都必须在其硬件平台上加载程序相应的操作系统之后,才能构成一个可以协调程序运转的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的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Intel公司以其微处理器和工业控制计算机闻名天下,92年由于80486 CPU成功的推向市场,Intel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半导体生产企业。 同样,在多年来,Intel设计了多个系列的工业标准计算机系统,推动了技术进步。最近Intel又推出了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Omni RACK“万能型系统”。它以多品种、多型号、更高的可靠性、更强大的功能等诸多种优越特性,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大哥大”的地位上。  相似文献   

13.
微计算机技术发展令人眼花缭乱,一般认为有影响的三项技术,即RISC技术;小型超级机与多微计算机系统,VLSI技术。 1、RISC(简化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 RISC技术的主要指导思想可归纳如下: (1) 把大量寄存器堆做在CPU芯片上  相似文献   

14.
<正> 本讲座将介绍微处理机及微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微处理机与微计算机概述;微处理机结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处理机与微型计算机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等内容。本刊自本期起分4次连载。  相似文献   

15.
0604板级微型计算机是电子部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等开发的新一代16/32位微机系统。该系统使用M68000系列微处理器(MC68000,MC68010和MC68020),采用国际标准的微处理机系统总线Ⅱ(VMEBUS)。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微型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工业过程控制,分布式计算机系统,CAD设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一、VMEBUS—一种通用的32位  相似文献   

16.
张开 《软件》2012,(7):131-132
计算机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与其文档,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软件是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一个独立的、关键的阶段,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实际,首先阐述了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意义,然后对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6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在将电子计算机同步并列运行以便提高其可靠性的计算机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可将故障计算机撤除,换上正常的计算机继续工作。但是,对于在高速运算中进行实时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因正常计算机的记忆内容时刻都在变化,所以,在修理故障计算机并再次投入并列运行之际。在并列前的准备阶段中。故障计算机的记忆内容必须跟踪更新的正常计算机的记忆内容。为此,本发明是以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随着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由单机向多机系统发展或向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发展,就需要在各个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间进行数据通信,因而数据通信是任何过程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信线路把检测器、传感器和变送器连接到工业控制计算机,把现场的工业控制微计算机连接到控制室的监控计算机,把监控计算机连接到工广总部的管理计算机。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通信不同于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标的邮电通信,也不同于办公室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它传递信息是以引起物质或能量的运动为最终目的,因而用于工业的数据通信特别强调其可靠性、安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两台计算机同步并联运行,以提高其可靠性的计算机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故障机用正常计算机继续运行。但是,在高速进行实时处理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正常计算机的储存内容在不断变更。因此要使修理好故障的计算机重新投入并联运行,则必须在并联动作的准备阶段,更新修理完故障计算机的存储内容,使其符合正常计算机的存储内容,这样、动态地保持了两台计算机的存储内容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一、接口的定义和分类接口的广义定义是指计算机系统中两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控制逻辑,如CPU与存贮器之间的连接称作存贮器接口;CPU和I/O设备之间的连接称作输入输出接口;微机与微机之间的连接称作微机连接接口。本讲着重介绍输入输出(I/O)接口技术,即微型机与过程通道及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技术。对微机控制系统来说,一般有四种基本类型(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