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国内有些圬工拱桥出现承载能力不足及病害等问题,需采用外观检查和专项检测并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结合相关评估规范等多种评定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定方法,对其进行承载能力评估计算。文章以平溪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外观检测得到桥跨结构线形、材料参数以及病害状况,基于检测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承载能力评估计算,评定该桥现有状况。  相似文献   

2.
王小兵  王青 《四川建筑》2016,(4):124-127
圬工拱桥因其取材方便,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抗震能力差。在地震力的作用后,圬工拱桥将会出现拱圈开裂、拱上结构开裂等常见病害,导致该类桥梁的正常运营受到了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震后救灾工作的开展。以某座震后圬工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常规检测、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评定该类桥梁的既有状况。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震后圬工拱桥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以实测数据为依据,提高了对桥跨结构运营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座旧圬工拱桥的承载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试验车辆沿桥面纵向逐步移动的方法取得拱桥的内力变化曲线,根据实测的内力变化曲线反演结构的内力影响线,然后进行荷载布置,分析结构各危险截面的受力状况,并与理论内力影响线作比较,评定圬工拱桥的承载能力。与传统的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明了,易于实际运用,为旧的圬工拱桥承载力评定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海生  曾祥林  王奇 《山西建筑》2011,37(24):155-156
以某圬工拱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得出评估结论,并结合荷载试验综合评定该桥的承载力,对同类桥梁的承载力评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实际工程中圬工拱桥的承载能力进行安全评估,本文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桥的静力特性,并对其进行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果 表明,该桥各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主拱圈的截面强度均存在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情况.在考虑了病害不利影响后,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承载能力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13,(Z1):277-280
以有限元分析模型参数更新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荷载试验的圬工拱桥结构力学分析参数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参数更新的目标是使试验实测结构各力学效应与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理论值最为接近,进而识别出结构体系的各参数;经实例验证,用所提出的方法建立的有限元修正模型可实现对圬工桥梁结构力学效应的分析,从而可为同类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价和加固改造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欣  田浩亮 《山西建筑》2014,(11):198-199
为达到桥梁的拓宽、提载要求,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方式对某圬工拱桥进行加固,并通过MIDAS对圬工拱桥加固前后的内力进行分析可知,钢筋混凝土套箍承担了部分内力,提高了全桥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齐岩 《山西建筑》2012,(17):226-227
介绍了某中承式拱桥的承载能力评定实例,通过对桥梁的静力性能参数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工作性能,为今后类似桥梁设计、新桥验收及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一座3跨100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为例,对其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和计算评估。静载试验中,测试并分析了主拱圈和桥面板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力。动载试验中,测试并分析了该桥的自振特性以及行车激振下的冲击作用。根据实测拱轴线坐标,考虑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3跨连拱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分析试验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拱圈拱脚附近截面承载能力不足,桥面板承载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主拱圈和桥面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整体受力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静动载试验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可以准确而全面地评定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可用于桥梁设计和桥梁倒塌过程分析的控制截面内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研究有限元实体模型的截面剖分算法,提出并分析比较分块索引及相邻单元优先等算法的优劣;其次,在得到截面应力或截面节点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截面应力分布和截面节点力计算截面内力的方法;最后,分别在悬臂梁和圬工拱桥中对采用VS.NET及C#开发的截面内力计算系统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并分析圬工拱桥倒塌过程的内力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分块索引相邻单元优先算法进行截面内力计算具有迭代次数少且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另外,采用等效节点力计算截面内力具有误差小、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为桥梁抗倒塌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刘能文  金晶  李儒 《特种结构》2012,29(5):75-80
本文以某双曲拱桥的承载力评估为例,在总结几种有限元模型离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曲拱桥的结构形式,提出采用梁板结合的模拟方法,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双曲拱桥的模型建立.同时,阐述了双曲拱桥的动载及静载试验的试验方法与过程,包括用等代荷载的方法确定荷载车辆、各种工况的分级加载、动载及静载试验测点的布置.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动静力荷载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工程实例桥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得出了该桥当前的结构性能和状况.结果表明,正确的计算模型是评定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关键,有限元法中的板梁法结合双曲拱桥的结构形式,是双曲拱桥结构空间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以有限元理论分析和动静力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能较为全面地评定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可为同类桥梁计算分析及承载能力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特点,采用包含初应力的实体—空间梁单元法来计算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承载力的方法,计算3种哑铃型拱肋,分析了不同初应力系数、不同含钢率和不同跨径的因素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承载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应力导致拱肋的极限承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姜静 《山西建筑》2006,32(18):274-275
针对我国现有双曲拱桥梁使用功能逐步老化的现状,介绍了几种有效评定双曲拱桥的方法,并着重对荷载试验法加以阐述,指出应及时准确地评价旧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以便及时维修、改造、改建。  相似文献   

14.
梁端砌体的卸荷与约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有上部荷载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工作性能,根据试验和分析研究提出了考虑墙体内拱卸荷作用的梁端局压强度计算方法。同时讨论了上部墙体对梁端的约束作用及其对局压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石拱桥建模进行各力学指标计算,介绍了简易石拱桥承载力验算的计算方法,以明确原有桥涵是否需要加固及有针对性的对桥涵进行加固处理,节省成本,避免功能过剩。  相似文献   

16.
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综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进展,着重刚度取值、内力计算、应力计算与验算、极限承载力验算、局部受力计算、稳定计算与验算、变形计算与验算和动力性能分析等,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汪胜辉  王俊平  曾涛 《山西建筑》2008,34(3):99-100
介绍了钢拱的失稳分类及特点,以及钢拱结构稳定问题理论的发展,阐述了钢拱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以及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拱桥极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目前研究拱结构稳定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masonry arch bridges is evaluated by using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as suggested by several modern standards such as UNI ENV 1998-1 2003, OPCM 3274 2004, and FEMA 440 2005. The use of inelastic pushover analysis and response spectrum approaches becomes more difficult when structures other than the framed ones are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ology to masonry arch bridges by presenting two particular case studies. The need for experimental tests in order to calibrate the materials and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bridge is highlighted, in order to correctly model the most critical regions of the structure. The choice of the control node in the pushover analysis of masonry arch brid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is investigated. The ensuing discussion emphasizes important results, such as the unsuitability of the typical top node of the structure for describing the bridge seismic capacity. Finally, the seismic safety of the two bridges under consideration is verified by presenting an in-depth vulnerabil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