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于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计算机教学与实践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也由此衍生了各个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专业和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计算机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随着教学目标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于专业性要求的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必然需要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结合学生在求职中面临的新环境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经验,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就我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总结提出可行性的意见,为高职家算计应用基础教学的课程改革提供可参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计算机优秀人才成为了社会急需的人才资源.高校作为向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的场所,必须面向社会需求,不断地调整和充实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学中不仅注重计算机知识理论性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本文首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简要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加深了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计算机技术成为社会生产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思维,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本文尝试将迁移教学引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以此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从根本上强化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福建电脑》2008,24(7):200-201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先进,如何能够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升教学品质以及转变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培养新人才的能力提升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寻找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道路.本文将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上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运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大组织机构,承担着光荣而伟大的社会责任。除了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以外,高校还应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从现今教学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现状出发,分别从教材的建设、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和教学评价体系出发,提出了几项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在我国当前教育界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计算机为辅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计算机作为热门的专业依然还有很大的就业压力。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实用性有较高的要求,以就业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将研究分析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序设计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分类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的学生群体非常广泛。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因此其实验教学模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计算机专业、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三类学生群体,从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以及实验的考核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群体的、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可参考的具体手段,这些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作辉 《软件》2014,(1):132-133
21世纪伊始,全国各校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虽然叫法各异,但是目的都是让广大学生及时掌握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然而因为学生基础不同,教育背景各异,其计算机故有知识水平差异巨大,已经对课程实施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传统说教、照搬文化课教学模式等都已落伍,本文结合亲身体验,探讨新型的分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愈来愈迅速,应用也愈来愈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很多课程已渗透到其他专业,计算机教学已越来越普及、重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计算机教学的体会,简单总结和分析了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强化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比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自学能力、考核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根据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体系设置,探索计算机基础课实验的教学改革模式,对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越来越为教育部门所重视,即便是职业学校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主,但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达到普遍学习和应用。职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因此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用于实践,不断创新。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四方面探究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根据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体系设置,探索计算机基础课实验的教学改革模式,对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Aiming at the singl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easily causing two-level differenti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he 1 + 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offline one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on- line e-network teaching is built. 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lasses of the computer major of our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par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1 + 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rogram- ming ability.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1 + e fusion teaching mod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modern teaching of the C language pro- gramming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good.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教学优化的改革目标与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的进步,逐渐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并且对于中职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职计算机中由教学而生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实践能力与计算机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可是,在中职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促使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拥有较高的效率,学生们不能够消化理论知识,在实践动手能力上也较为缺乏。所以,项目教学法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会拥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源特点及地域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微机操作能力良莠不齐。对专业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分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带来的教学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分层教学更适合按专业分班的授课制度。文章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微机操作能力差异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五步螺旋教学法,探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希望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应用场景不同。计算机课程的开拓应用,还需要其他课程技术支撑与支持;综合高校不同专业方向及开设课程的不同阶段,包括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主要职业技能培养方向进行分析,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改革的依据,还必须避免了某些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成为孤立课程,无法拓展应用。同时,对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意义重大,强调项目导向必须作为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