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Al2O3/Cr12MoV界面层微观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试了通过爆炸喷涂获得Al2O3/Cr12MoV界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Al2O3/Cr12MoV界面层中Fe、Cr、Al等元素呈梯度分布,界面层内存在海绵状结构,同时Al2O3/Cr12MoV存在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2.
(1 4 )  5Cr4Mo3SiMnVAl钢 ( 0 1 2Al)5Cr4Mo3SiMnVAl钢系属基体钢 ,是一种空冷硬化型的热作和冷作模具兼容的钢种 ,已列入GB12 99标准。该钢也是在 4Cr3Mo3V钢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合金元素 ,添加Si、Mn、Al等元素进一步合金化。与 3Cr2W 8V钢相比不含钨 ,但钼、铬、锰、钒、硅及铝的含量明显提高。 5Cr4Mo3SiMnVAl钢6 0 0~ 10 0 0℃的抗氧化性、80 0℃和 910℃的热磨损性能、保持 35HRC的热稳定性以及 75 0℃的高温硬度均优于 3Cr2W 8V钢。同样 ,其室温拉伸强度、6 0 0~ 10 0 …  相似文献   

3.
利用Al与Cr2O3间的自蔓式燃烧合成工艺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Cr+Al2O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Al2O3金属的组织是由Cr和Al2O3两相呈柱状交替分布组成的;试样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孔洞,其数量和尺寸可通过控制合成反应结束后加压的时间和压力的大小、提高反应物压坯的密度、改善Cr和Al2O3两相的湿润性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型高温用渗碳轴承钢(10Cr4Ni4Mo4V)及高温用完全化轴承钢(Cr4Mo4V)的接触疲劳寿命及其组织。结果表明,10Cr4NiMo4V钢的接触疲劳寿命高于Cr4Mo4V钢,10Cr4Ni4Mo4V钢渗碳层中存在较高的残留压应力,渗层组织中碳化物细小且呈均匀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5.
Fe-Mn-Al(Cr)-C系合金中体心结构相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Mn-Al(Cr)-C系合金进行1100℃水冷.在250℃、350℃、420℃、520℃、600℃重新加热处理,经磨损实验表明:Fe-Mn-Al(Cr)-C系合金的耐磨性与其体心结构相的量有关。当体心结构相的量(体积百分比)大时,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研究金属饲中10 种非稀土杂质元素(Mg,Al,Fe,Ti,Cu,Ni,Mn,Co,Zn,Cd,Ba,W,Cr,Sr,Mo,Pb)的分析方法。选择了测量同位素,讨论了酸度对测定的影响,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和误差统计实验,元素的检出限在0.05ng/mL,测定下限在0.1-10μg/g。  相似文献   

7.
在TiAl合金中添加过渡族合金元素,观测了其微观组织和结构,测定了室温弯曲性能和高温氧化性能,研究了改善塑性及提高其高温氧化抗力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相γ-TiAl不同,添加过渡族元素Cr、Nb的Ti-48Al-2Cr-2Nb钛铝化合物所形成的双相或等轴γ和α2/γ片层状双态组织,改善了脆性γ-TiAl合金的室温塑性,使弯曲强度达490MPa,弯曲挠度为0.39mm;;大量层错带和变形孪晶的形成是室温变形的主要机制。另外,在高温下,钛铝化合物的表面由表及里形成了不易剥落的TiO2、Al2O3及TiO2+Al2O3三层氧化层,连续、致密的Al2O3层是提高氧化抗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氨合成塔用Cr-Mo钢的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SA387MGr11C12(14Cr1MoR),SA387MGr22CL2(12Cr2Mo1R)钢用于制造氨合成塔,焊接预热,焊后消氢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工艺及方法,对以后采用Cr-Mo钢制造容器,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含EDTA,溴代苯羟乙酸(Br-BHA)的硫-磷混酸介质中,变价元素,钼(VI)钨(VI)-Br-BHA络合物分别产生不太灵敏的极谱电流,加入NaClO3后,产生灵敏催化电流(比在苯羟乙酸(BHA)体系分别增敏2.3倍和3倍),峰电位(Ep)分别移至-0.44V和-0.78V,系统研究了10余种易质子化有机染料和8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上述催化电流进一步增敏效应,其中以亚甲蓝(MB)为最佳无NaC  相似文献   

10.
32Mn25Al3Cr5RE耐空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32Mn25Al3Cr5RE不锈钢振动空蚀现象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状态32Mn25Al3Cr5RE的耐空蚀性能比1Cr18Ni9Ti高3-7倍  相似文献   

11.
陈德广  赵少汴 《机械强度》1995,17(3):101-104,100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为焊接结构,本文根据某新型国产装载工作装置的实际结构,模拟简化了七种焊接接头,试验研究了这些接头的疲劳强度,给出了不同接头的10条S-N曲线,同时还就焊脚尺寸对不同载荷形式下十字接头及丁字接产砂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载荷形式临界焊脚尺寸的大小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试验所得S-N曲线及国产装载机动臂的实际载荷谱,对三种机型动臂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超塑性力学方程式S (ij)=2/3K(ε e){sup}(m-1)ε (ij)对矩形断面条料在超塑性压缩状态下,采用主应力法与能量方程进行推导,得到变形力计算的理论公式。近拟地估计Zn-22%Al合金在250℃下的单位平均压力P (avc),与经验数值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工程计算法(即主应力法)对金属超塑性状态下反挤压时变形力进行推导,得到其单位平均压力,对锌铝共析合金作了计算,与试验所得值接近。可作为近似地变形力估算来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14.
毛君  王鑫  陈洪月  张瑜 《机械强度》2018,(2):274-279
为了研究牵引速度对采煤机滚筒工作载荷的影响,建立截割部与牵引部相互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并考虑截割阻抗为随机量,服从正态分布,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其求解,并对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采煤机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及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和方差随着初始牵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后经仿真值与实验测量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以提高吸能原件的抗撞性为目的,研究正方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长度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正方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构件长度和截面边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实际吸能原件的设计,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械强度》2017,(2):360-366
为研究采煤机端盘截齿的载荷特性,以MG500型采煤机滚筒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建立采煤机螺旋滚筒与被截割煤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斜切工况下端盘截齿的受力特点和截齿载荷特性随安装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斜切进割过程中,端盘截齿截割阻力和滚筒截割阻力矩随端盘截齿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端盘截齿截距的增大而增大;滚筒截割阻力矩的特征值均随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加其减小的趋势随之减缓,随截距的增大其增加的趋势也随之增强;为使滚筒拥有良好的截割性能,端盘截齿宜选用较大的圆周切向安装角和较小的截距。  相似文献   

17.
18.
紧固件柔度是飞机连接部位疲劳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常常作为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主要参数。通过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对紧固件的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假设和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取出了柔度计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不同材料和尺寸柔度值对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确定其待定系数,最后再利用紧固件柔度的试验值对有限元修正公式进行试验修正,得到更合理和准确的柔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强度》2017,(5):1092-1098
针对电火花加工复杂、时变、多参数的特点,在单晶硅Si放电成型加工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等工艺目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综合考察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对P型单晶Si放电成型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响应曲面法分别获得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响应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程度和适应性。以提高材料去除率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实验结果表明,料去除率的实验结果与优化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8%,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结果与优化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3%。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快速的实现P型单晶Si放电成型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0.
齿式联接不对中转子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