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近日报道,该公司用一种光学干涉显微术,来观测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效果。该方法是用刀片在橡胶试片上切出切口,利用光学干涉原理,观察胶片的切口,并测定其表面的三维粗糙度。该粗糙度与炭黑分散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可测量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度。该方法的优点是,采用现代化技术,提供快速而精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哥伦比亚化学品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方法———干涉显微技术,使用一台Zygo仪来表征填料在橡胶中的分散效应。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可以提供快速、精确的测试结果,且为非接触式测试法。测试分散度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改善聚合物中配合剂的分散性可以带来更好的物理性能。如果能够做出快速精确的分散度测试,则可有效地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且可以节能。该方法采用刀片在橡胶上切出切口,利用光学原理检查橡胶切口,并测定其三维表面粗糙度,而该粗糙度与炭黑分散度是有相关性的,从而可以测得分散度值新的分散度测试法@谢立…  相似文献   

3.
哥伦比亚化学品公司新近开发的干涉显微技术(IFM)是将光学显微技术得到的景化结果与快速表面粗糙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能快速地测量炭黑分散度。  相似文献   

4.
涂学忠  摘译 《橡胶工业》2004,51(5):301-301
英国《欧洲橡胶杂志》2 0 0 4年1 86卷1期2 4页报道:  炭黑分散度测量仪Dispergrader是一种测量炭黑在胶料中分散度的仪器。TechPro公司于2 0 0 0年从Optigrade公司手中购买了生产这种仪器的权利,而且立即着手提高其效率。  Dispergrader可以测量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度,但是  相似文献   

5.
混炼胶中炭黑分散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传生  祝卫国 《橡胶工业》2004,51(12):755-758
根据胶料混炼的基本原理,对炭黑分散度测定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途径。目前炭黑分散度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测定法,包括表面观察法、粒径直接测量法、表面粗糙度分析法和改进的显微照相法等。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综合反映炭黑粒子的分散与分布情况,信息量小。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包含“分布因子”)、彩色摄影、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等方法对显微照相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炭黑分散度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炭黑分散度对轮胎胶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黑分散度对轮胎胶料质量的影响.著唐云峰译由于认识到胶料的质量与炭黑分布的均匀性有关[1,2],因此对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分散问题给予了特别注意。已经查明在橡胶耐磨性和填充剂分散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3],但胶料性能与炭黑分布之间的关系则是较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7.
(二)方法 1.光学显微镜检查法此法最适宜于目视比较或目测弹性体胶料或塑料中炭黑的附聚程度,可用来分析几乎所有的小块胶料或塑料,而不必考虑是否已知聚合物的种类和炭黑的填充量。对置于光学显微镜(放大40到100倍)下的低温切片胶料进行简单的目检,就足以根据附聚程度而将分散度作从  相似文献   

8.
1新技术在混炼过程中,胶料过度混炼会增加生产成本,而填充剂在胶料中分散不均匀则会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产品报废。表征填充剂分散度的最古老而又很重要的方法是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对胶料薄切片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技术受到了显微切片技术的限制,因为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耗时较长,不适用于常规的、快速的分析。表征填充剂分散度的较快速、相对廉价的方法是分析制备试样时对试样进行切削后形成的表面粗糙度。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试样制备较为容易,然而,对试样表面粗糙度的结果进行量化通常较为困难。因此,把光学显微技术…  相似文献   

9.
胶料中炭黑分散性的Fisher判别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兰 《橡胶工业》2000,47(9):551-554
提出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Fisher判别法对胶料中炭黑分散性进行判别并定出分散度等级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机对胶料的彩色照片进行灰度化及黑白化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黑白图形件然后计算不同大小炭黑颗粒的面积及个数,丙代入Fisher数学模型进行炭黑分散度等级判别。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客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比例的N234/N660炭黑在SBR1712橡胶中的分散状态及物理性能分析,发现N234/N660以不同比例并用时分散度均较其加权平均值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胶料的脆断面发现炭黑结团数目降低,说明N234/N660炭黑的并用能促进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同时炭黑并用混炼胶的各项物理性能高于其加权平均值,说明炭黑分散度的提高对于胶料的各项物理性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不同比例的N234/N660炭黑并用时均产生了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徐艺  李威  倪淑杰  邓彩霞 《轮胎工业》2021,41(9):0590-0593
分别通过PR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和炭黑分散度仪对混炼胶和硫化胶中炭黑分散度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测得的混炼胶中炭黑分散CBDI值与通过炭黑分散度仪测得的硫化胶中炭黑分散等级有很好的相关性,可根据胶料状态选择适宜的炭黑分散度测试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胶料中炭黑分散性的模糊判别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兰 《橡胶工业》2001,48(5):302-305
依据模糊模式识别提出了对胶料中炭黑分散性进行判别的模糊判别法,用计算机对胶料的彩色图像进行处理,成为显示炭黑粒子在胶料中分布情况的黑白图像,取得合理表征炭黑粒子分散性的数量指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后构造模糊集,获得贴近度函数后比较大小,从而判定出待测胶料的炭黑分散度等级。  相似文献   

13.
HNBR4种补强填充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研究了炭黑N330,炭黑N550,炭黑N660和炭黑N774对氢化丁腈橡胶(HNBR)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4种炭黑在HNBR中的分散度和Payne效应。结果表明,炭黑N550的胶料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均最长,分散度最好。随着炭黑粒径的逐渐增大,硫化胶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硬度均逐渐减小,拉断伸长率却逐渐增大。4种炭黑胶料的Payne效应强弱顺序为炭黑N330〉炭黑N550〉炭黑N660〉炭黑N774。  相似文献   

14.
蒋琦 《轮胎工业》2005,25(2):83-86
考察卡博特公司液相混合NR/炭黑复合材料(CEC)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CEC可以节约混炼工时,减少炼胶车间的炭黑粉尘污染;CEC中炭黑分散度很好,所得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也较好;CEC胶料的耐磨性能与干法混炼胶相当。  相似文献   

15.
对均匀剂H501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做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轮胎胎面胶中使用均匀剂H501可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改善耐磨性;提高胶料的炭黑分散度,降低门尼粘度,改善胶料的工艺性能;缩短胶料的混炼时间,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正>将补强剂(例如炭黑)混入胶料中是一个决定胶料性能的关键性步骤。混炼的主要功能是将补强剂和其他助剂混入、分散和分布到聚合物基体中。传统的混炼方法是用间歇式密炼机,将粒状补强剂加入、分散到固态聚合物中。密炼机破碎炭黑,并使其分散到橡胶基体中的混炼程度取决于密炼机对胶料所做的功。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混炼强度来提高炭黑的分散度,但也容易使聚合物分子链断裂,降低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使用大比表面积和低结构炭黑时,传统混炼工艺很难达  相似文献   

17.
李静萍 《轮胎工业》2016,36(11):678-678
正由武汉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5913450A,公开日期2016-08-31)"基于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的轮胎橡胶炭黑分散度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的轮胎橡胶炭黑分散度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样本集中的胶料图像,对其进行预处理,并提取特征数据;(2)获取样本集中一部分胶料图像的特征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分别根据BP  相似文献   

18.
孙振宇 《轮胎工业》1997,17(3):156-159
本研究降低拖拉机轮胎胎体帘布胶含胶率的方法是:在生胶体系中用充油丁苯橡胶替代SBR;提高炭黑用量或用SAC硅铝炭黑、SOS超细活性碳酸钙部分替代炭黑。结果是:胎体帘布胶的含胶率下降至55.39%,胶料混炼工艺正常、炭黑分散度高、工艺操作性能改善,成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9.
炭黑分散度对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度是胶料的重要性能标准,本文通过对全钢胎面胶配方实验数据的整理,进一步分析了炭黑分散度对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总结出隐藏在外部因素干扰下的影响规律:分散度越好全钢胎面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就越好。  相似文献   

20.
朱兴玲 《炭黑译丛》2007,(7):7-17,F0004,3
本发明炭黑和通用炭黑一样,也可用作胶料配合和制备中的颜料、填料和补强剂。本发明涉及含有橡胶和本发明炭黑的改良胶料。炭黑的性质是决定该炭黑填充胶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