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为生产服务业提供优质的应用型检验人才是社会对工科院校提出的重要需求。因此,作为实践教学重要载体的高校实验室势必成为培养高质量检测人才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高校实验室重建轻管、大型设备闲置的现象屡见不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影响到人才的培育。高校实验室引入第三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对于增强实验室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品检测教学与科研平台项目建设实践经验,浅谈了工科院校建设纺织类第三方实验室的难点与重点,为同类高校应用型检测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书明 《纺织教育》2012,27(5):473-475
纺织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类毕业生肩负着产业创新的重大使命。文章对纺织类本科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高校纺织类本科生的就业指导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标")顺利通过了由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组织的校准实验室扩项评审工作,并取得了校准实验室资质。校准能力范围涵盖纤维、纱线和纺织服装领域相关设备,包括:纤维类测试仪器、纱线类测试仪器、纺织服用类测试仪器、染整类测试仪器、纺织通用类测试仪器和产业用纺织品类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4.
染整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纺织类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专业实验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实验室建设,促进项目课程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从而达到促进纺织类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围绕就业市场的基本需求,适当超前地建设专业实验室,可以更好地保持院校建设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检测窗帘幕布类公共纺织制品燃烧性能的三项标准,以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基础对各标准燃烧性能的等级、试验方法及分级判据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窗帘幕布类公共纺织制品符合相关燃烧性能的检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一家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的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为法人依托的技术机构,是国内唯一一家集纺织与皮革于一体的国家质检中心。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5200平米,下设化学残留与微生物实验室、材质鉴别实验室、物理性能实验室、HVI实验室四大实验室。检测范围涵盖了纺织品、服装、皮革、鞋类、毯类、汽车内饰等六大类产品。能够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同时检验纺织及皮革产品的需要。目前,仪器设备总数612台(套),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价值3385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93台套,进口设备153台套;对关系民生与消费安全的重点项目,配备了关键大型仪器设备,如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ICP·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7日,2018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在东华大学开幕,来自全球26个国家127所高校和行业协会的385位纺织服装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国际化等问题开展研讨。这也是继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之后,在东华大学举办的又一世界级纺织学术盛会。会上,"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系当前参与高校最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率最高的世界纺织类高校联合组织。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环境中,高校实验室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材料科学实验室,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然而,实验室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高校材料类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材料类科研实验室的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纺织教育》2009,24(1):21-21
2008年12月2日,由东华大学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东华杯”全国高校纺织类学术创意作品大赛在东华大学举行颁奖典礼。来自全国9所纺织类高校的26名学子凭借其个性化的学术创意赢得了评委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6,(6):131-13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纺织设备被应用到工厂中,各纺织企业对于能够掌握先进纺织设备的人才更是短缺。作为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场所,高等院校就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纺织企业对于现代化纺织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高等纺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具体分析高校纺织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来探索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从而提高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学科是全国纺织类高校中首批重点学科,2001年又以通讯评议100%得票率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是高校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而日益受到各级各类部门的高度重视。华中师范大学针对物理实验室安全现状,从实验室新建改建的技术安全、设备安全、实验室技术操作手则、实验室准入等方面出发,对物理类实验室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及福建省纺织印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结合近年来纺织类实习生的情况,提出了纺织类技术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指出了纺织类技术人才的培养,要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四方面进行全面培养。纺织类高校和企业应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依托现有教育资源,使社会广泛参与,按市场化规律运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真正达到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实现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将虚拟仿真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分析了目前高校纺织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探讨了虚拟仿真在纺织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纤检建设     
《中国纤检》2009,(4):7-7
北京市纤检所顺利通过实验室能力复评审及扩项评审 2月28日至3月2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进行了实验室复评审和新增项目扩项评审。通过本次国家实验室扩项评审,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新增检验标准123个,检验能力涉及标准410个,检验范围覆盖了棉花,毛绒、化纤、纺织品、服装、皮革及其制品、地毯及汽车内饰等七大类系列产品,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为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育人系统是主动服务区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升级的人才新需求,依托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以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职业技能链为轴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整合校企优质教学资源,以系统式思维将纺织服装与商贸 2 类 5 个专业进行有机融合而构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7.
《纺织教育》2008,(6):55-55
2008年10月16日,武汉科技学院“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该实验室是在原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通过整合纺织、材料、染整、服装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建立起来的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实验室的建立体现了该校做大做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决心,也体现了该校纺织、材料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周建军 《广西轻工业》2011,27(12):195-196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对所有国家提出了要求。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也要顺应这个大趋势,进行不断的革新。作为纺织服装类高校更应该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不断调整思路,为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家具制作实验室为例,探索高校木工类实验室实践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实验室需求调研,指出高校木工类实验室资源高效使用的迫切性,以实验室安全管理为前提,面向实践课程、学生课外实践需求、服务社会等几种层次下,提出实验室实践教学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实践课程、创立校内木工社团、开设兴趣课程、开发中小学生科普课程、创办减压工作坊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课程和初中生科普课程的教学效果好。为高校木工类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高效多功能复合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毕业季,麦可思研究院的“红绿牌”专业排行榜激起网友的热评,许多报考时所谓的热门专业反而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都较低。纺织服装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他们的就业“冷热”情况如何?纺织服装类高校专业设置是否“靠谱”?各高校有何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