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化物聚集形成的磁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瑛  付立群  杨克杰 《无损检测》2008,30(11):835-837
通过对减震环零件磁痕显示的深入分析,指出了碳化物聚集产生磁痕的原因及特点。大量的对比试验证明,碳化物聚集形成的磁痕显示为非相关磁痕,存在此类显示的零件,其强度和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对零件不会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2.
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钢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线性磁痕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对磁痕显示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磁痕的形成原因。试验发现,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细针状δ-铁素体是造成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零件在进行磁粉探伤工序时出现线性显示的原因。结论为航空制造过程中马氏体不锈钢的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激光直接沉积修复的1Cr15Ni4Mo3N钢零件在磁粉检测时出现的磁痕现象,采用接触通电、湿磁粉连续法,对设计的试样进行磁粉检测,确定磁痕显示位置;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磁痕显示处形貌及修复接头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磁痕的性质和形成原因。研究发现:激光直接沉积修复1Cr15Ni4Mo3N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与修复区外轮廓完全重合的磁痕显示是伪磁痕显示,主要是由修复区与基体中奥氏体含量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对某调整垫圈(9Cr18不锈钢)进行磁粉检测时,内孔发现线性磁痕显示,通过荧光渗透检查及金相法检查,确认线性磁痕显示与碳化物偏析有关。对磁化工艺进行分析,以及制作特殊样件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调整垫圈,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的磁化电流偏大。通过控制零件表面切向磁场强度,可以有效地排除偏析磁痕显示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飞机机尾罩与机体连接用ZG0Cr14Ni5Mo2Cu不锈钢锥裙锁铸钢件,在磁粉检测时,其表面有多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采用表面形态?组织特点?成分分布?磁性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表面形态电镜观察、显示区剖面金相检查、组织微区成分能谱分析、材料硬度测试、XRD相分析以及模拟热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锥裙锁磁痕显示区未见表面缺陷,铸钢的枝晶间存在较粗大条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差异破坏了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其表面出现磁痕显示;锥裙锁宏微观组织不均匀,存在奥氏体富集区,其产生与C、S、P类元素偏析有关,研究为该材料零件在磁粉检测时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磁粉检测、低倍组织检测、显微组织分析、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检测及相变点计算等分析方法对TM210A钢制零件磁痕显示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TM210A钢制零件磁痕显示是由于局部合金元素成分偏析导致Ms、Mf点降低,使固溶处理后材料基体中局部残留奥氏体含量较基体正常部位偏高。而奥氏体组织(顺磁)与马氏体组织(铁磁)在物理磁特性上存在着显著的不一致性,这种磁性差异会引起磁粉探伤时磁场异常,从而形成磁痕显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磁粉、X射线、CT和超声等无损检测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40CrNi2Si2MoVA钢制零件的磁痕显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40CrNi2Si2MoVA钢制零件的磁痕显示为显微成分沿变形方向偏析导致的马氏体转变点Ms差异所致.显微成分偏析是钢锭结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可通过优化熔炼工艺参数降低显微偏析的程度.本文还分析了四种磁痕显示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旋翼轴机加工后进行磁粉检测,发现沿轴向存在多条磁痕显示。采用磁粉检测、低倍组织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磁痕显示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痕显示部位对应的亮条区为粗大的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r、Mo、Mn、Ni含量均高于正常区,因此旋翼轴的磁痕显示为沿轴向分布的奥氏体,其产生原因为成分偏析导致的马氏体转变点Ms降低。  相似文献   

10.
段怡雄 《无损探伤》2009,33(6):31-33
通过对某型机车抱轴箱体磁痕的分析和试验,找出了机车抱轴箱体产生磁痕的原因是不规则蠕虫状石墨引起,而不是裂纹磁痕显示。为了区分不规则蠕虫状石墨产生磁痕和裂纹磁痕,在检测中采用磁粉探伤结合渗透探伤的方法进行甄别。  相似文献   

11.
对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定期检验时,经磁粉检测发现其封头拼接焊缝存在多处缺陷磁痕显示。分析了缺陷形成原因并制定了相应处理方法;对缺陷进行了打磨、补焊、消除应力热处理;最后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型柴油机曲轴表面缺陷磁粉探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必荣 《表面技术》2004,33(3):67-68
曲轴是柴油机重要的运动零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总体性能及使用寿命.分析了曲轴过早失效或断裂的主要原因,其中表面缺陷是导致曲轴产生过早失效或断裂中最常见因素.经比较,在实际生产中选择磁粉探伤作为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介绍了生产中磁粉探伤的方法,分析了曲轴的假磁痕、非相关磁痕,探讨了疏松、皮下气孔、夹渣、铸造裂纹、机加工缺陷、热处理缺陷等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存在部位、磁痕特征,可进一步保证曲轴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某阀套(材料Cr12MoV)的磁粉检测过程中,内壁出现线性磁痕显示。经过荧光渗透检测复验与磁粉检测复验,结合金相检验结果,对形成内壁线性磁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织中存在的碳化物带状偏析条带是磁粉检测时出现线性磁痕显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影响表面缺陷磁粉探伤检测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必荣  董家美 《表面技术》2004,33(5):66-67,74
磁粉检测被认为是表面裂纹检测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表面不平或表面不规则性与所需检测的裂纹相比大得多的情况下,磁粉探伤通常被考虑为表面裂纹检测最好的方法.介绍表面缺陷磁粉探伤原理,对磁粉探伤的磁痕特性,磁痕形成受到磁粉性能、磁化规范、磁悬液的浓度和黏度、零件表面状况、裂纹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高磁粉探伤检测质量,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便于使工件的表面缺陷经磁化形成的磁痕能清晰地显示出来而且能被准确地予以判断,提高表面缺陷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车牵引电机转轴磁粉探伤中的磁痕显示现象,通过对转轴受力情况的比较分析来判别磁痕的危险性,结合补充检测、实际印证的结果,得出有该磁痕显示现象的电机转轴不必采用更先进的探伤技术重新检测,仍可继续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磁粉探伤对某批列车用高频淬火销轴进行无损检测,发现圆周方向批量出现多路磁痕,对磁痕进行了分析判定。结果表明:磁痕为组织不均匀产生漏磁场而形成的非相关显示,工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且销轴硬度达46~49HRC,满足技术要求,因此判定该批销轴可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7.
HXD3C型机车新制车轴磁粉检测,磁痕显示呈轴向锯齿条状分布,两端尖细,长度3mm~8mm,同裂纹磁痕特征相似。对磁痕显示的缺陷性质判定决定车轴的最终验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缺陷由非金属夹杂物引起。依据TB/T 1619-2010标准中定义,确定该类缺陷为发纹。依据标准对发纹缺陷进行判定,避免了车轴磁粉检测误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球铁曲轴石墨磁痕的性质和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dentificationofGraphiteMagneticTraceofDuctileIronYangTinting0前志为了保证球铁曲轴的质量,我们一直按照现行的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无损检测磁粉探伤》标准,坚持进行全数磁粉探伤检测,并对曲轴中存在的缩松、夹砂、裂纹及冷隔等缺陷进行严格控制。笔者在多年球铁磁粉探伤实践中发现两种不同于上述标准中的磁痕缺陷。当零件经通电磁化后,在铸件凝固的上表面,会出现两种磁痕,即不均匀的点状或较为签齐的线条状磁痕。这两种磁痕的川视对曲轴的性能和使用会造成影响,在测试中加测判别和掌握等,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在讨论了…  相似文献   

19.
牵引电机在线运行达到检修规程规定的运行里程后,应进行高级检修。在高级检修时,对转子转轴进行磁粉检测过程中,在转轴的某特定部位多次发现磁痕显示。分析并判定这些磁痕显示的性质,即是相关显示(疲劳裂纹),还是非相关显示、伪显示等,以为确定转轴是否报废以及牵引电机的在线运行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平均粒径约为18nm的Fe3O4水基磁悬液,并用XRD(X射线衍射)、TEM(透射电镜)、VSM(磁滞回线)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利用锯床加工、焊接、打磨等工序制作不同厚度带裂纹缺陷涂覆层的人工试块;并分别用纳米Fe3O4水基磁悬液和HR-1型红磁膏配置的水基磁悬液,对制作的含裂纹缺陷试块进行磁粉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涂覆层厚度的增大,使用纳米Fe3O4磁悬液和常规HR-1型红磁膏进行检测所得的磁痕均由密实变得稀疏;涂覆层厚度较小时,纳米Fe3O4磁悬液的磁痕清晰度稍优于常规HR-1型红磁膏的磁痕清晰度;涂覆层厚度较大时,外加磁场施加过程中,纳米Fe3O4磁悬液的磁痕清晰度稍优于常规HR-1型红磁膏的磁痕清晰度;但外加磁场撤离后,纳米Fe3O4磁悬液的磁痕显示变得松散、不连续,显示效果不如常规HR-1型红磁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