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黄凯  李闽  李道轩  李春芹  梁彬 《海洋石油》2006,26(4):62-65,73
纯107块新区油田是低渗透油藏。这类油藏注水开发困难、井况较差、油井产量低。“注气开发”是国内外针对低渗透油藏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针对纯107块新区的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研究了注气开采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器论证了不同井数、不同注入气体、不同注气速度、不同注气时机对油藏开发指标和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通过注气开采,能大幅度提高该区块的原油采收率;不同注气速度、注入介质对增油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新增生产井和注气井,也可大幅度增加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2.
G块油藏为一深层、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开展直井网火驱现场试验时,存在火驱平面波及不均及纵向火线超覆的问题,从而影响火驱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直井水平井组合火驱布井方式、注气井射孔位置及厚度、注气速度等注采参数进行研究,将水平井引入到直井网火驱试验,进行直平组合火驱开发。设计水平井部署在注气井侧下方,水平井长度300m,注气井射开油层上部1/3,注气井最大注气速度为3×104 ~4×104m3 /d。直平组合火驱现场实施后,水平井产量稳定,周围直井产量上升,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火烧油层(火驱)技术已成为辽河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主体接替技术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以及超稠油油藏厚层油藏在火驱过程中火线超覆严重,影响了火驱开发效果。重点针对制约火驱开发效果的注采井射孔技术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认识了厚层火驱二次燃烧现象,通过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认识了厚层油藏平面及纵向火驱动用状况,并应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对厚层常规火驱、重力火驱注采井射孔层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不同火驱方式注采井射孔优化方案。该研究可为厚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火烧油层是薄层油藏开发的有效技术之一。结合某低渗薄层区块的实际地层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多种因素对低渗薄层油藏火驱开发的影响,给出了油墙掠过生产井时刻的判别方案,并优化出了最优生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排状井网相比于左起井网和反九点井网采收率更高、生产更平稳,但热联通更慢;井距在70~141 m区间变动时,采收率随井距增加而降低;单侧生产井数量多于一排时,选择生产井产气中氧气含量突增的时刻关井较为合理;对低渗薄层油藏而言,注气开孔位置对采收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注气量达到25 000 m3/d后,继续增加注气量对采收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推荐最优生产参数为70 m中央排状井网,注气井上部开孔,注气量25 000 m3/d。  相似文献   

5.
火烧油层作为接替蒸汽吞吐后的稠油开发方式,在厚层稠油油藏中常面临纵向波及效率低、易发生窜槽型燃烧等诸多问题。针对该类油藏的特点及开发历程,提出一种利用已有的蒸汽吞吐开发井网,对采油直井开窗侧钻水平段,变平面火驱为重力火驱的方法。从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2方面考虑,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的内在增产机理,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采收率与主控因素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对于厚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提高幅度达42%;直井侧钻长度约为井距的1/2时可获得较好的开采效果;建立的采收率评价模型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吻合度达到85%以上,能够为矿场转换开采方式时机及中长远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烃类气驱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而只有在了解注烃气提高采收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开发效果影响程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注气方案,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和油田经济效益。以泉28断块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5种影响注烃气开发效果因素的方案;对各方案运算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优选了适合研究区注烃气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确定了影响最终采收率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并明确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注气段塞尺寸、转气驱时机、气水比、压力保持水平、注气速度。该组合方案对研究区注烃气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火烧油层是开发稠油油藏的一种有效方式,分析了厚层稠油油藏开采的难点以及蒸汽吞吐后存在的问题,利用现场数据采用CMG软件对火烧油层生产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方式开采情况下的不同布井方案的油藏数值模型,然后依据模拟结果分析火烧油层后的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以及空气油比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得出了最优布井方案,结果表明直井排状井网采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边底水油藏边水不活跃、底水锥进快等普遍突出的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辽河油田齐2-15-012块下莲花油层为例,研究了水平井布井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根据油藏实际情况,综合水平注水井在油藏中的合理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水平生产井水平段长度三个因素,设计了18个模拟方案。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得出了水平注水井与水平生产井的合理布井方式,为同类边底水油藏的水平井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雁翎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现有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中,注气驱是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方法,特别是注氮气驱由于其气源广泛、价廉经济、无腐蚀性,以及要求的油藏地质结构特征和原油的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变化范围广泛等特产,这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应用的最为普及,代表了目前提高采收率的发展方向。结合雁翎油田实例,简要介绍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气井组建设、制氮工艺及注气后的采油完井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牛东火山岩油藏为异常低温正常压力系统的特殊油藏,具有火山喷发期次多、油藏规模小的特点。储集层裂缝发育,裂缝以低角度缝和水平缝为主;油层垂向跨度大,单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油藏开发初期,采用衰竭式开采的单井产量递减率大,开展直井井组注水先导试验,邻井日产油量略有上升,注水见效程度低,水平井注水吞吐先导试验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注水吞吐、井网调整和压裂进行不断优化,形成了水平井与直井混合立体注水开发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火山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后经推广实施,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见效比例达44.4%,见效后单井初期平均日增油量为1.7 t,预计提高采收率5.7%,油藏立体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技术在欢喜岭油田开发中的实践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欢喜岭油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以水平井技术为核心,广泛运用于区块扩边部署、底水油藏挖潜、薄层油藏动用、老区二次开发、多点注汽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稠油油藏废气压力试验等方面,在欢2-17-10块等12个不同类型的老区块实施水平井72口,投产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极大地改善了欢喜岭油田开发效果,达到了老油田稳产的目的,为老油田持续高效开发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刘英 《钻采工艺》2012,35(2):48-50,10
单层厚度大的油田很可能储层岩性和物性差异也较大,平面和纵向的非均质性也较强,采取常规注水开发模式很容易造成油层中部水洗,顶部水驱效率低.文章通过常规水驱驱油、天然气驱驱油,注天然气和注水相结合、水气交替驱油4类室内实验,评价和对比不同驱动方式下的岩心驱油效果,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天然气驱与优化注水相结合提高厚油层采收率方案,并在渤海LD10-1油田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文章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海上油田天然气富余但储运困难的情况,有效气驱不仅保护资源且能提高油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苏北油田底水驱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易发生水锥并处于低产低效开发状态的难题,CO_2吞吐是提高低产低效稠油水平井产量的有效措施。为此,选取HZ区块水平井开展了CO_2吞吐试验,进行了CO_2吞吐的合理参数和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并对影响CO_2吞吐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平井多轮次CO_2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平井的选择、注入CO_2量、注气强度、注入速度、注入压力、闷井时间和采油强度等参数,添加CO_2缓蚀剂、不动管柱注入CO_2、使用抽油泵采油是与之相配套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如何高效开发凝析气藏尤其是带油环凝析气藏已成为国内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滩海某带油环凝析气藏为例,主要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合理井网井距、井型、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合理油气开发程序、油环注水效果及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具体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平井挖潜底部强水淹的厚油层剩余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绥中36-1油田为东营组下段湖相三角洲沉积的大型披覆背斜稠油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如何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油速度,是目前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通过建立精细井组油藏模型,在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段井技术与多相垂直管流(VF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平井部署的可行性.现场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XJ研究区浅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充分发挥水平井注汽开发技术的优势,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浅层稠油油藏模型,对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水平井眼位于油层中下部,水平井段长度250~350 m,注汽速度200~250 m3/d,注汽压力5~6 MPa,注入蒸汽干度0.7~0.8,注入蒸汽温度300℃的模式进行开发可获得最优的注汽开采效果。优化结果在研究区浅层稠油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研究区增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陈家庄南区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效果的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岚 《钻采工艺》2009,32(4):58-6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陈家庄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热采防砂有效期短,层薄、净总比低,热损失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采油厂进行了提高薄层稠油热采效果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展了薄层稠油热采防砂新工艺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有效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开展了油溶性降黏剂+CO2+蒸汽的复合吞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优化了CO2注入强度以及油溶性降黏剂的注入量和浓度,有效提高了蒸汽在薄层稠油油藏的波及体积,同时也有效补充了地层能量;开展了薄层稠油水平井配套技术的研究,优化了水平井注汽参数,研究应用了均匀注汽管柱,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敏感性稠油油藏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洪军 《断块油气田》2010,17(5):621-623
针对济阳坳陷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段油藏油稠、储层敏感性强、生产过程中出砂明显等影响产能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储层敏感性分析、注蒸汽实验、水平井设计优化(水平井段200 m、油层厚度大于4 m、井距150 m)和配套工艺等研究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实施后水平井单井产液能力基本上在40~60 m3·d-1,单井产油能力由1.8m3·d-1上升到28 m3·d-1,含水率由88%下降到48%,同时在水平井网条件下最终采收率为19.5%,比直井提高10%,增加可采储量为38.9×104 t,改善了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