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器具艺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以手工制作形式存在的传统陶艺逐渐发生分野,一部分实用为主的器皿陶瓷逐步走向产业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现  相似文献   

2.
当前工业化生产及产品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着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陶瓷文化。本文主要以景德镇为例从现代市场语境下探究生活陶艺的发展变化、生活陶艺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生活陶艺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通过对当今生活陶瓷艺术与消费市场的深入研究学习、比较和分析,能了解并掌握现代生活陶艺的设计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活陶艺作为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陶瓷艺术形式,从彩陶时期,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在拥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很有趣味性。本文围绕生活陶艺的趣味性展开,从我国古代陶瓷趣味性的萌芽出发,重点论述如何运用趣味性元素发展我国现代生活陶艺。  相似文献   

4.
刘伟华 《山东陶瓷》2012,35(3):42-44
正生活陶艺随着历史的脚步向前不断发展与创造,从而生活陶艺脱离使用功能的局限更注重设计和审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的改变,促成了生活陶艺的内涵和文化意义发生了改变,从而对生活陶艺文化美学意义的研究,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内容和探索未来生活陶艺发展方向和设计形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陶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生活陶艺以其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品格日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不仅具有陶艺的一般文化内涵 ,而且以实用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因此生活陶艺对陶艺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伍文华 《中国陶瓷》2006,42(7):52-54
生活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围绕生活陶艺的提出背景,从生活陶艺的发展现状出发,重点论述如何发展生活陶艺。  相似文献   

7.
生活陶艺以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色存在于现当代社会并成为最贴切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从历史与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活陶艺设计的本质与理念,阐述了生活陶艺的审美特征及其审美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8.
生活陶艺是陶瓷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现代陶艺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兴的生活陶艺有它独特的风格,它注入了创作者的情感和心血。现今生活陶艺已经进入了家居装饰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且接受生活陶艺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正是这种生活陶艺在艺术上和使用功能上的突出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通过对生活陶艺概念的研究以及生活陶艺在家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对生活陶艺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地剖析。一、生活陶艺的概念研究1、生活陶艺的概念生活陶艺是处于生活劳作状态有感而发的创作或为生活空间增加审美色彩、生活情趣设计制作的陶瓷艺术品。主要体现陶艺  相似文献   

9.
三大构成作为现代陶艺及其它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要求、价值取向等这些都需要更多设计方式的研究与创新来实现。分析三大构成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挖掘构成设计丰富现代陶艺设计形式的方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论述三大构成和现代陶艺之间的关系,从三大构成在现代陶艺中的所占地位和重要性而出发,着重研究分析现代陶艺与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之间的应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活陶艺涉及了陶艺、日用陶瓷设计、工业设计等,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来探索生活陶艺最具特色的两个部分--审美与形式。人性化设计包含个性设计、人文设计、绿色设计。本文将引用人性化设计中的个性化设计与人文设计中的来论述生活陶艺的功能与情感设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晴  张亚林 《中国陶瓷》2004,40(6):74-76
本文从历史的考察与作品的赏析入手,探索了生活陶艺的产生过程,分析了现代生活陶艺赏用结合的本质特征,指出它是一门拓展性的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12.
吴兴安  徐小红 《中国陶瓷》2006,42(11):62-64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环境陶艺走入生活成为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环境陶艺是现代环境大力改善和现代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人不断提升的审美趣味需求。以环境陶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艺术表现为切入点,探讨了环境陶艺的审美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空间表现的相互关系,论证了环境陶艺以不同形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彩陶器与青铜器都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艺术珍品,是传统艺术的精华,体现了柔刚之美的高度和谐。它们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我们所熟知的各个方面,更为难得的是彩陶与青铜器的形式美是我们各类艺术取向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云南建水紫陶由建水民间实用陶器发展演变而来。清末民初,建水文人直接参与制陶或将文人画与建水"阴刻阳贴"、"残帖淡艳"、"无釉磨光"等传统制陶工艺技术相结合,容艺术与技术于一身,从而直接改变了建水制陶的风格和艺术取向,提升了建水陶的艺术品位,使其由民间实用陶器向艺术紫陶发生了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艺雕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青珍 《中国陶瓷》2003,39(1):58-59
本文阐述了保有雕塑的一般特质又有其独特艺术特色的现代陶艺雕塑走入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优越性,倡导探索现代陶艺雕塑的形态语言,丰富现代陶艺雕塑的表现语汇,形成独具特色的“活”立体艺术,是现代陶艺雕塑与城市公共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入点,从而具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吴白雨 《中国陶瓷》2012,(9):56-59,65
云南建水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陶瓷工艺中的杰出代表,历史上,它与宜兴陶、钦州陶、荣昌陶齐名。这里试从建水陶产生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民间实用造物和文人艺术观念两个层面为考察角度,论述建水陶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陶艺的与其它艺术的区别在于其独有的艺术特征。泥性、空间特征、火之精神是陶艺本体特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现代黑陶艺术是中国现代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今天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看待黑陶,如何看待现代黑陶艺术,如何将黑陶从工艺品、商品的套路中走出来,将它融入到现代陶艺格局中,这将是所有陶艺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0.
辛婷 《中国陶瓷》2006,42(3):73-75
陶艺有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在陶艺作品中体现写意特征:“意象”是一种内在精神,一种高品格的精神世界;是陶艺媒介物质(泥、釉、火)的个性特征与陶艺家审美感知及内在精神相契合的结合。本文力求借助陶艺的写意性特征来分析陶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